简介:摘要:自密实混凝土(简称SCC),是始于1988年日本东京大学冈村甫教授研制成功的一种高性能混凝土,也称为免振混凝土。具备高流动性、高粘聚性、高保水性,以及较好的耐久性能。其配合比设计既要满足强度要求,又要体现自密实混凝土的大坍落度、免振捣、填充性好、抗离析的施工特点。因此与传统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不同,不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选择控制,还需要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
简介:摘要:目前,很多水工隧洞建设在地温高的复杂地质环境中,隧洞开挖引起的应力重分布与温度改变产生的温度应力势必会导致围岩产生塑性变形,进而影响隧洞的稳定性。已有一些学者对高地温环境下地下工程的初期支护理论开展研究,并相应的取得了一些成果。在现场试验基础上,学者提出了考虑温度损伤效应的混凝土-岩石界面剪切本构模型;实验者通过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相结合,得到开挖后隧洞的应力及变形特征,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建立模型并演化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承载特性的影响;根据设计不同的模型对照试验,得出了围岩温度与粗糙度对锚杆极限拉伸力的影响分别满足的多项式函数形式;通过模型试验,得到了引水隧洞支护结构在不同围岩温度和水温环境下的应力变化特征。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水利水电工程锚固支护监测布置优化分析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简介:采用全国土地分类系统,基于Landsat卫星TM遥感影像与天津滨海新区1:50,000地形图,进行相应数据处理,编制出2000年、2005年、2010年三期滨海新区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图,并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近10年来天津滨海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经济、人口等驱动因子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影响。结果表明:十年间,滨海新区的建筑用地面积增加显著,而绿地、湿地、滩涂等高生态价值的土地向建筑用地、未利用地等开发建设用地大幅度转化,后五年变化尤为显著。
简介:利用2000年和2006年TM影像数据、地面调查资料和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对玛曲县沼泽湿地进行了目视解译分析,对比研究了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和专家分类的精度,初步探讨了玛曲沼泽湿地退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该县沼泽湿地面积从2000年的19598.67hm^2减少到2006年的14080.80hm^2,沼泽湿地面积平均年递减率为4.69%。非监督分类结果由于受山体阴影、坡向、云的阴影等影响,多分误差高,总分类精度仅为31%;监督分类的总精度为54.1%;专家分类的总精度高达84.2%。因此,专家分类可以用于对玛曲县沼泽湿地的监测和自动提取。草场不合理利用和过度放牧是导致玛曲县沼泽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黄河干流、各支流径流量减少是导致流域内沼泽湿地退化的直接原因,当地气候变暖促进了这一过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