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评价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在老年慢肺阻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实验收入样本均为我所与体系医院2022年至2023年期间收治老年慢肺阻稳定期患者,共计人数80例,以电脑随机分组方式作为标准,将参与者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评价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对实施过程中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作整理记录,结合统计学系统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评价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肺功能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相比另一组均呈现出较高优势性,组间对比P值﹤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慢肺阻稳定期患者实施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评价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可明显改善肺功能指标,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整体效果确切,适合推广。

  • 标签: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评价模式 老年慢肺阻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服用两种剂量瑞舒伐他汀对PCI术后心肌酶的影响。方法对确诊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n=46)瑞舒伐他汀10mg组和(B,n=42)瑞舒伐他汀20mg组治疗术前治疗3天后均行PCI术,测定术前、术后24h和术后48小时血浆CK-MB、cTnI水平变化。结果两组UA的患者PCI术后24h和48h的心肌标记物CK一MB、cTnI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PCI术后24小时心肌标记物CK一MB、cTnI升高较B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UA的患者PCI术后48h的心肌标记物CK一MB、cTn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大剂量20mg瑞舒伐他汀治疗3天后行PCI术后减低心肌酶升高、减轻心肌损伤、保护心肌。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不稳定型心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酶标记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评估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22年9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对患者均实行三维超声和CT血管造影(CTA)检查。以CTA检查为金标准,对比三维超声和CTA检查结果。结果:三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6.00%,与CTA诊断一致性较好。不稳定组三维超声检测出颈动脉狭窄度、IMT、斑块总体积均大于稳定组,GSM低于稳定组(P<0.05)。结论:三维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准确率较高,操作简单,对患者的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三维超声 血管斑块定量分析 斑块稳定性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患者应用辛伐他汀干预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72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35例)和常规治疗组(37例),辛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40mg·d-1),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分别检测两组血浆hs-CRP、纤维蛋白原水平,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厚度、血流参数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变化.结果辛伐他汀组患者干预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血浆hs-CRP浓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颈动脉内膜厚度减小,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缩小,颈动脉血流参数改善,且12个月后上述变化更为明显,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辛伐他汀干预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浆hs-CRP、纤维蛋白原水平,对防治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及稳定斑块起一定作用.

  • 标签: 辛伐他汀 高敏C反应蛋白 不稳定型心绞痛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检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Apelin-12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和Apelin-12水平;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Gensini评分结果分组,将Gensini积分(GS)按照四分位数间距划分为四组:GS≤18,18~32,32~47,>47。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BP4在GS1及GS2组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pelin-1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与对照组比较,RBP4在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中均高于对照组(P<0.001),单支、双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单支与三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pelin-12在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比较,RBP4在LAD病变组中高于对照组、Apelin-12在LAD病变组中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在RCA、LCX病变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RBP4、Apelin-12水平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脉病变狭窄程度有关,并且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有关。

  • 标签: 稳定性心绞痛 视黄醇结合蛋白4 APELIN-12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目的:探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并分析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某院住院的首次发病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梗死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梗死组入院第3天、第14天及健康对照组体检当天血清IGF-1水平,对所有入组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及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内壁,根据斑块彩超表现分为斑块稳定组与斑块不稳定组。入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梗死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分组,将梗死组分为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并比较分析3组患者入院第3天、第14天血清IGF-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梗死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且第14天血清IGF-1水平有所升高,对梗死组及对照组的所有人员颈动脉斑块情况进行检测和统计,可得以不稳定斑块居多,共76例,其余44例为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显著低于稳定斑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组分为轻型组25例、中型组40例、重型组15例,轻、中、重型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中型组低于轻型组(P=0.008)、重型组低于中型组(P=0.009)和轻型组(P=0.009)。结论:梗死组患者体内的血清IGF-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而且不稳定斑块组的血清IGF-1水平低于稳定斑块组,血清IGF-1水平的下降可能与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存在一定的关系,并与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6-2021.6)在我院医治的86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独采用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式,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采用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益气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采集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诊治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采取系统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基础组;基础组实施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基础组上实施益气补肺汤治疗,统计分析其治疗疗效和肺功能指标;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2%)明显高于基础组治疗有效率(70%),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基础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补肺汤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治疗中具有补脾益气、止咳化痰的功效,可提高其治疗有效率,改善肺功能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益气补肺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有效性肺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阻肺稳定期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和噻托溴铵的价值。方法:2019年10月-2021年9月本中心接诊慢阻肺稳定期病人64名,随机分成试验和对照组(n=32),前者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和噻托溴铵,而后者只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比sf-36等指标。结果:针对总有效率这项指标,试验组是96.87%,和对照组75.0%比较更高(P<0.05)。针对sf-36这项指标,治疗后:试验组是(89.36±2.48)分,比对照组(83.19±3.64)分更高(P<0.05)。结论:慢阻肺稳定期病人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和噻托溴铵,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且其疗效也更为理想。

  • 标签: 慢阻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生活质量 噻托溴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伴血脂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例)和观察组(n=44例)。对照组予以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指标情况、两组患者血脂检测对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强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指数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伴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钙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增加患者治疗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提升患者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曲美他嗪 阿托伐他汀钙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伴血脂异常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通心络胶囊联合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通心络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心肌损伤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DD、CK-MB和c Tn 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尼可地尔应用于UA患者PCI术后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通心络胶囊 尼可地尔 心肌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在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患者96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内固定术相比,关节置换术在老年不稳定粗隆间骨折治疗中效果更为显著,有利于促进髋关节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 标签: 粗隆间骨折 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术 并发症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减少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和血管内皮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134例既往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其中60例PCI术前12h内顿服阿托伐他汀40~80mg者为他汀治疗组,未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74例为非他汀治疗组.记录所有患者临床特征和介入术中情况,并分别于PCI术前及术后6、24h抽取静脉血,测定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细胞、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血脂水平.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患病率、吸烟史、既往血运重建史、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血肌酐、多支血管病变支数、治疗药物、造影下病变特征、介入治疗情况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PCI术后阿托伐他汀和非他汀治疗组静脉血总胆固醇含量分别是(2.74±0.47)和(2.66±0.44)mmol/L,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分别是(1.81±0.37)和(1.72±0.13)mmol/L,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PCI术后心肌损伤(CK-MB高于正常值上限)发生率和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数量明显低于非他汀预处理组[10.0%比23.0%,(3.4±2.7)个/ml比(5.3±2.9)个/ml,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减轻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可能与保护血管内皮结构完整性有关.

  • 标签: 心绞痛 血管形成术 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阿托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CYP2C9、VKORC1、CYP4F2(rs2108622)和EPHX1(rs2292566)基因多态性对中国汉族人群华法林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连续三次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测量结果在治疗范围内服用华法林剂量稳定的患者181例,收集非遗传因素资料,华法林服用剂量及INR值,出血、血栓病史,用药史。抽血分离DNA并通过高分辨熔解技术(PCR-HRM)对CYP2C9,VKORC1,CYP4F2和EPHX1进行基因分型。多因素回归分析来确定遗传和非遗传因素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结果除了年龄,CYP2C9、VKORC1和CYP4F2的基因多态性是影响华法林稳定剂??量的显著预测变量,能够解释剂量差异的39.7%。VKORC1和CYP2C9基因型仍然是华法林剂量的主要预测变量,首次明确CYP4F2(rs2108622)基因型有助于确定中国汉族人口华法林的稳定剂量。结论服用华法林的患者进行CYP2C9、CYP4F2和VKORC1基因多态性筛查,有助于确定华法林抗凝的初始剂量,减少频繁抽血检测INR的负担,可指导临床抗凝治疗及个体化用药。

  • 标签: 华法林 CYP2C9 CYP4F2 VKORC1 EPHX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42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组各21例,参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实验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率等观察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0%)比参照组(80.95%)高,P<0.05。实验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4.76%)低于参照组(28.57%)P<0.05。结论:替格瑞洛用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疗法更加安全可靠。

  • 标签: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稳定型冠心病
  • 简介:稳定型心绞痛为临床常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类型之一,主要是因冠状动脉内斑块不稳定,血管不完全狭窄,致使心肌血流、氧供减少,从而引发心绞痛症状,严重者可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1]。以往临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多采用常规西医疗法,如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长期服用,易出现多种药物不良反应,效果并不理想[2]。

  • 标签: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绞痛患者 生活质量 酒石酸美托洛尔 B型脑钠肽 老年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