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的应用对胃溃疡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从2020年1月至12月随机纳入64例胃溃疡患者进行研究,分组办法是随机法,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此次实验中,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胃黏膜溃疡面积(0.48±0.16)cm、SF-36分值(88.25±9.51)分、护理总有效率96.87%均明显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胃黏膜溃疡面积、SF-36分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有利于胃溃疡患者护理效果改善,意义重大,值得临床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治疗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85例手足口病患儿为调查样本,对所有患儿治疗方式进行整理,统计患儿治疗效果,针对治疗后病情改善不佳且平均住院时间超过7天的患儿进行调查,明确疾病治疗影响因素。结果:85例患者中痊愈者58例、病情改善19例,治疗无效者8例,无效率为9.41%,有效率为90.59%。轻症组患儿口腔溃疡、反复发热、嗜睡精神差、神经反射异常、血糖超过10mmol/L、呕吐、首次注射免疫球蛋白无效、肠道病毒71型感染比例以及患儿体温峰值、发热时间与重症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腹泻、心电图异常以及干扰素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整体治疗效果理想,临床中要合理使用免疫球蛋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0-5岁儿童贫血普查具体结果,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献。方法:择取本院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本县内3326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儿童开展血常规检查,分析贫血检出率、贫血者以及非贫血者血常规指标对比情况以及两组叶酸、维生素B12以及SF指标对比情况。结果:3326名儿童中,432名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占体检人数的12.98%;在432名贫血儿童中,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主,共计198人,占45.83%。和非贫血儿童相比,除PLT外,贫血儿童的各项血常规指标偏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非贫血者,贫血者的叶酸、维生素B12以及SF指标明显更低,P<0.05。结论:0-5岁儿童是出现贫血的重要群体,主要贫血类型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尽早对儿童开展血常规检查能在短时间内确诊,针对该群体实施有效治疗,能全面促进儿童的智力水平以及身体发育。这一点值得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结核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儿童肺结核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1月-2022年1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37例结核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结果:男性 86例,女性 51例,就诊年龄13.04±5.05岁,农村或乡镇80例(58.4%),城市57例(41.6%) ,常见的症状为咳嗽99例(76.7%)和发热51例(38.9%),除发热外仅24 例(18.3%)伴有其他结核中毒症状(盗汗、乏力、体重下降)。白细胞计数(7.23)×109/L,IGRAS阳性率87.6%(106/121),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82.9%(29/35 ),痰涂片阳性率17.5% (20/114) ,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率26.2% (27/103),96.9%患儿为接种卡介苗,19.7%有活动性结核的密接史,原发性肺结核3 例( 2.2% )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4 例(2.9 % ) ,继发性肺结核 67例(48.9 % ) ,结核性胸膜炎 25 例( 18.2 % ) ,支气管结核19例(13.8 % )其他肺外结核19( 13.8 % ) ,胸部 CT 主要表现为结节影伴空洞18例(13.4%)、肺实变2 例(1.5%)、支气管播散24例(18.3%)、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36例(27.5%)。好发部位依次为上肺57 例(41.6%)、下肺45例(32.8%)及双肺33例(24.1%)、肺部中叶9例(6.6%)。结论:儿童肺结核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合并肺外结核诊断困难,需要结合接触史、卡介苗接种情况、胸部影像学表现,提高儿童结核的诊断,对限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并总结急性喉炎患者的治疗经验,规范化治疗,提高治愈率,最大限度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的17例急性喉炎患者临床资料,并做系统分析。结果:17例经积极治疗后均获得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成人急性喉炎治疗的关键是控制感染、及时使用激素和保持呼吸道通畅,大部分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得以痊愈,但暴发型急性喉炎需及时行气道干预。
简介:目的分析药房管理措施对儿科中药制剂临床不良反应的影响及药房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到本院治疗的患儿做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儿童实施药房儿科中药制剂管控方案,对照组的儿童未施行药房儿科中药制剂管控方案,分析两个阶段内因中药制剂引发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在两个组内随机选择到药房取药或咨询中药制剂合理使用相关知识的患者各150例,对比两次考核成绩,以及两个组内医、护、患三方对药房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内不良反应发生率0.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46%(P<0.01);观察组药房管理措施相关知识考核成绩为(93.12±3.4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8±5.95)分(P<0.01);观察组医、护、患三方对于药房工作满意率分别为93.88%、92.31%、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9%、80.00%、84.67%(P<0.05)。结论加强药房管理措施,全方面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有助于提高儿科中药制剂合理化应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同时可以提升医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