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在脊柱侧弯矫形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7月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脊柱侧弯矫形手术的患者121例,根据氟比洛芬酯的使用情况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气管导管拔除后接镇痛泵(配方为:芬太尼10μg·kg^-1,按患者体重加入昂丹司琼4~8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A组联合静脉输注氟比洛芬酯50mgbid;B组联合静脉输注氟比洛芬酯100mgbid.结果:2组患者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类似,但B组爆发痛解救药物使用量少于A组.结论:联合芬太尼,氟比洛芬酯50mgbid与氟比洛芬酯100mgbid镇痛效果类似;联合芬太尼,使用氟比洛芬酯50mgbid在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的术后镇痛中安全有效.
简介:目的评估早期静脉溶栓联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对60例发病至治疗时间≤6h的患者进行尿激酶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氯比格雷、舒降之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发病≤4h以内接受治疗45例,血管再通者36例,占80%。发病4h-6h以内接受治疗15例,血管再通者11例,占73.3%。60例中6h内再通者47例,占总例数78.3%。结论早期静脉溶栓联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治疗AMI,其越早应用效果越佳,血管再通率达78.3%,广大基层医院在无心脏介入及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条件下,只要认真选择好适应证,并仔细观察临床变化,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也能及时抢救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可为广大低收入患者所能接受的较好的治疗方法。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Beagle犬血浆中伏立康唑(咪唑类抗真菌药)的方法,并比较伏立康唑冻干粉针(参比制剂)和伏立康唑亚微乳(受试制剂)的药动学特点。方法采用DiamonsilC18柱(250mm×4.6mm,5m),流动相为乙腈-水-乙酸(55∶45∶0.25,v/v/v),流速为1.0mL·min-1,外标法测定。结果在选定的HPLC条件下伏立康唑与血浆杂质分离良好,伏立康唑的线性范围为0.2~50.0mg·L-1,定量下限为0.2mg·L-1。提取回收率为97.37%~110.00%,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10%,Beagle犬静脉滴注伏立康唑亚微乳及冻干粉针后的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6.88±1.16)h和(6.82±1.73)h,Ke分别为(0.107±0.025)h-1和(0.109±0.031)h-1,AUC(0~∞)为(136±47.5)mg·h-1·L-1和(179±48.3)mg·h-1·L-1,MRT0~∞为(9.51±1.83)h和(9.35±2.75)h,消除率为(1.01±0.45)mL·min-1·kg-1和(0.68±0.21)mL·min-1·kg-1。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无杂质干扰,结果准确。两种制剂具有类似的药动学行为,可为伏立康唑亚微乳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真菌性皮肤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共60例,选择电脑随机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伊曲康唑治疗、观察组采取特比萘芬治疗,并将两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以明确效果。结果:观察组手足癣治愈时间(28.25±1.25)d、体癣和股癣治愈时间(14.02±1.52)d、甲癣治愈时间(56.25±1.52)d、孢子丝菌病治愈时间(84.25±1.25)d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真菌性皮肤病患者真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对比中,前者更具有优势,且能够提高真菌清除率,值得研究和推广。
简介:目的研究由喹诺酮类和碳青霉烯类药物诱导的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之间的交叉耐药,以及与庆大霉素(CN)、头孢哌酮,舒巴坦(ScD之间的交叉耐药情况。方法用左氧氟沙星(LEV)和亚胺培南(IPM)分别诱导3株铜绿假单胞菌菌株(1株为标准菌株,2株为野生菌株),使之耐药,通过检测LEV、IPM、CN、SCF对该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末耐药菌株的MIC进行对比,观察药物问的交叉耐药情况。并通过对2005-2008年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的分析,进一步观察上述药物间的交叉耐药情况。结果LEV、IPM、CN、SCF对由LEV诱导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的MIC值分别为32、16、16、32μg/ml,野生菌株的MIC值分别为16、8、8、64μg/ml和8、16、16、32μg/ml;LEV、IPM、CN、SCF对由LEV诱导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的MIC值分别为16、16、128、64~g/ml,野生菌株的MIC值分别为8、8、8、64μg/ml;和4、16、8、64μg/ml。结论由LEV、IPM诱导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对LEV、IPM、CN、SCF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提示喹诺酮类与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滥用都可能导致广泛的细菌交叉耐药。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前列舒通联合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9年3月到2021年12月到我院治疗的慢性前列腺炎者,其中经前列舒通治疗者35例,为对照组,经前列舒通联合喹诺酮类抗菌药治疗者36例,为观察组。对治疗效果做对比。结果 观察组(35例,占比为97.22%)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7例,占比为77.14%),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5例,占比为13.89%)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4例,占比为11.43%)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将前列疏通联合喹诺酮类抗菌药应用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中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同时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诺欣妥)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共计纳入患者60例,入院时间在2021年12月-2022年12月,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诺欣妥进行治疗,每组各30例。统计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水平。结果:对照组疗效为70%,治疗组疗效为93.33%,对照组低于治疗组,组间比较的差异性明显,P<0.05;心功能水平在两个组别治疗前的组价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的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治疗,诺欣妥可提高疗效,同时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提高,所以其应用价值高,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简介:目的:建立比格犬血浆中喹硫平浓度测定的H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喹硫平缓释片在犬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6只健康成年比格犬随机分成2组,双交叉试验设计进行单剂量给药,并于相应的时间点采集血样,采用HPLC-MS/MS测定比格犬体内的血药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经统计分析,与普通参比制剂相比,受试缓释制剂的Cmax降低,tmax延迟,t1/2延长。结论:缓释片与普通片相比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
简介: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预防乳腺癌患者服用他莫昔芬所致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我院乳腺癌术后雌激素受体(ER)阳性需长期口服他莫昔芬的绝经前患者50例,按其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服用他莫昔芬前均在月经干净后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活检示:子宫内膜分泌期改变.对照组患者单纯服用他莫昔芬,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分别在用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经阴道超声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并在12个月后两组均再次在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活检.结果研究组子宫内膜活检示:子宫内膜腺体萎缩伴扩张,间质蛻膜样变,符合药物性子宫内膜改变.研究期间研究组有4例出现卵巢囊肿,1例多发子宫肌瘤增大行子宫切除,术前乳腺外科会诊后结合患者病史、年龄、意愿术中同时行双附件切除,退出试验.1例拒绝复诊退出试验.对照组子宫内膜活检示:14例子宫内膜增生期改变.4例分泌期改变.1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1例乳腺癌复发退出试验.1例拒绝复诊退出试验.5例子宫内膜息肉住院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研究组用药后12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能够有效预防乳腺癌患者服用他莫昔芬引起的子宫内膜病变.
简介: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及罗格列酮对高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大鼠系膜细胞分别培养在正常糖浓度(5.5mmol/L)、高糖浓度(25mmol/L)、25mmol/L葡萄糖+非诺贝特(FB)100μmol/L及25mmol/L葡萄糖+罗格列酮(RG)20μmol/L。ELISA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Ⅳ型胶原(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Phospho—ELISA法检测胞浆及胞核内p38MAPK和磷酸化p38MAPK(p-p38MAPK)蛋白的表达:以及RT-PCR法检测p38MAPK的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MC合成基质蛋白Col-Ⅳ、FN增多;胞浆及胞核内P—p38MAPK的表达增加。非诺贝特及罗格列酮干预能使高糖培养系膜细胞合成Col-Ⅳ、FN显著减少,胞核内p-p38MAPK表达显著下调,但对胞浆内p-p38MAPK的表达则无显著影响。各组总p38MAPK蛋白水平及p38MAPK的mRNA表达则没有明显改变。结论:非诺贝特及罗格列酮能够显著下调高糖培养的Mc核内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进而减少胞外基质合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研究对象抽取我院科室于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段内收诊的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总86例予以分组。就对照组选取43例研究对象用恩替卡韦治疗与观察组选取43例研究对象应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展开各临床观测所得结果展开对比。 结果:经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清病毒标志物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测,观察组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移酶(GGT)、乙型肝炎表明抗原(HBsAg)、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呈更低显示(P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免疫比浊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中存在的差异和偏倚的评价。方法 通过选择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8名作为本次的研究的实验组对象,与此同时选择128名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参考组,两组患者均运用免疫比浊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采集的标本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最后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关性和偏倚等进行评价。结果 设定Y为免疫比浊法的测定值,X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值,最终得出直线回归的方程式=(0.966X+0.0491),r=0.9912,进一步表明两者间的相关性良好。免疫比浊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均具良好重复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显著高于免疫透射比浊法,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结果十分准确,能够当作临床的参考标准,而免疫比浊法的检测整体较为简单且容易操作,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也具备一定的相关性,比较适用在广大的基层医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