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创伤颞下颌关节强直以冠状CT为基础分类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1—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关节组收治创伤所致颞下颌关节强直84例(124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进行CT扫描,关节区冠状重建,据此提出创伤关节强直4型分类,A1~A4型。根据分类进行相应治疗。A1型,纤维组织松解或髁突切除+肋骨移植+颞肌筋膜瓣修复;A2和A3型,切除外侧融合骨球,保留内侧髁突和关节盘+颞肌瓣或咬肌瓣外侧间隙填塞(外侧成形术),如果内侧髁突残余较小不能负重,骨球切除后用肋骨移植+颞肌瓣或咬肌瓣修复;A4型,切除全部骨球,肋骨移植关节置换+颞肌瓣或咬肌瓣修复。对治疗结果进行CT和临床随访评价。结果:84例124侧创伤关节强直中,A1型14侧,占11.3%;A2型43侧,占34.7%;A3型46侧,占37.1%;A4型21侧,占16.9%。其中部分A1型,全部A2和A3型有内侧移位髁突残余,占75%(93/124)。根据分类采用治疗方式包括外侧成形术82侧,占66.1%;肋骨移植重建33侧,占26.6%;其他9侧,占7.3%。48例68侧关节强直术后随访10个月~4a,占57%。其中,48侧行外侧成形术关节中有7侧复发,占14.6%;17侧行肋骨移植关节中有4侧复发,占23.5%。结论:基于冠状CT关节强直分类对于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外侧成形术+颞肌瓣修复是治疗A2和部分A3型关节强直(内侧有足够承重髁突和关节盘残余)理想方法,肋骨移植+颞肌瓣修复治疗完全骨强直效果良好。

  • 标签: 创伤 颞下颌关节强直 分类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Beta角判断替牙期与恒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颅面矢状关系可靠程度。方法应用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比较替牙期与恒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Beta角、ANB角、Wits值和APDI指数差异,并进行相关和变异程度分析。结果替牙期与恒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Beta角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ta角与ANB角、Wits值和APDI指数显著相关(P〈0.05),但变异较ANB角和Wits值小,与APDI指数接近。结论Beta角可准确评价前牙反[牙合]患者颌骨矢状关系。

  • 标签: Beta角 前牙反[牙合] 头影测量 矢状关系
  • 简介:目的:评估边缘形态与粘接剂两种因素对全冠边缘适合影响,并探讨两种因素对全冠边缘适合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制作预备体长6mm、直径10mm、聚合度12°树脂模型60个,按不同边缘形态随机平均分为2组,每组模型进而被随机平均分为3个小组。每一模型进行四点标记,常规制作钴铬金属全冠,按标记点就位。边缘形态(因素A)选取2种:A1为凹面肩台,A2为直角肩台;粘接剂(因素B)选取3种:B1为聚羧酸锌水门汀粘接剂(ZPCC),B2为CX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剂(GIC),B3为RelyXUnicem树脂水门汀粘接剂(RC)。按照A1B1、A1B2、A1B3、A2B1、A2B2、A2B3分别对6组金属全冠进行粘接处理,每个金属全冠均采用10kg载荷加压至粘接剂完全固化。每个金属全冠在代型上粘接前后分别用SMZ745T体视显微镜于四个标志点处对边缘终止线到冠边缘外侧之间垂直边缘缝隙进行拍照,用Image-ProPlus6.0软件系统进行测量,计算粘接前后冠边缘缝隙浮升量,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粘接后A1B1、A1B2、A1B3、A2B1、A2B2、A2B3六组边缘浮升量分别为(64.84±35.62)、(47.47±28.27)、(107.78±56.91)、(69.68±39.44)、(58.44±38.39)、(131.90±66.18)μm。A1B2组边缘浮升量变化最小,A2B3组最大。边缘形态不变时,应用不同粘接剂粘接时样本浮升量两两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同一种粘接剂时,不同边缘形态样本浮升量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边缘形态和粘接剂两种因素同时作用时对边缘适合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考虑到边缘适合,边缘形态与粘接剂相互之间对边缘适合影响存在交互作用。临床上铸造金属全冠修复时,建议选择凹面肩台并选用CX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剂粘接。

  • 标签: 边缘适合性 边缘形态 粘接剂 全冠
  • 简介:目的:通过不同体位下舌骨位置与下咽气道相关研究,了解二者关系,为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青年男性30人,每人分别拍摄常规头影测量侧位片及仰卧位头颅侧位片.将舌骨位置与最小矢状咽径大小做相关分析.结果:两种体位下最小矢状咽径大小与舌骨至咽后壁距离均呈显著正相关,与舌骨至蝶鞍点距离呈负相关;两种体位下最小矢状咽径有显著差异.结论:舌骨位置可做为判定F咽气道大小重要指标;体位变化亦对下咽气道产生影响.

  • 标签: 舌骨 最小矢状咽径 体位势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测颅法 OSAS
  • 简介:目的:比较平台转换和平齐对接两种种植体-基台连接方式在固定修复时对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影响。方法:95例患者,其中41例患者植入平台转换种植体53枚,54例患者植入平齐对接种植体88枚。在种植体植入当天、上部结构完成时、功能负载6个月和功能负载12个月时,四个时间点拍摄X线片,测量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种植体植入当天,上部结构完成时,功能负载6个月和12个月时,平台转换种植体和平齐对接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分别为(0.00±0.00)、(0.08±0.04)、(0.24±0.16)、(0.36±0.19)mm和(0.00±0.01)、(0.18±0.12)、(0.65±0.38)、(0.79±0.41)mm。两组骨吸收量经检验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平台转换种植体在减少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方面比平齐对接种植体有明显优势。

  • 标签: 种植体 边缘骨吸收 平台转换
  • 简介:目的探讨锥形束CT三维图像中标志点定位可靠,以期为建立基于锥形束CT三维头影测量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二维头影测量中常用39个标志点,4名正畸学专业研究生分别对18例正畸患者锥形束CT资料进行标志点定位,使用SimPlant软件输出每个标志点三维坐标,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correlationcoefficients,ICC)计算每个标志点在每个维度可靠.结果32个标志点三维方向ICC>0.9,7个标志点有一个维度0.8<ICC<0.9,其他两个维度ICC>0.9.结论本项研究测量39个标志点中,32个标志点三维方向可靠高,可以根据这些标志点来进行三维头影测量.

  • 标签: 锥形束CT 三维头影测量 标志点 可靠性
  • 简介:目的观察成年大鼠下颌功能前伸后翼外肌超微结构变化.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和4个对照组,每组5只.实验组大鼠配戴固定前伸下颌矫治器,对照组不配戴矫治器.分别于下颌前伸3、7、14、28d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取大鼠左右侧翼外肌,制作电镜标本,透射电镜下观察成年大鼠翼外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在实验组大鼠翼外肌细胞内,下颌前伸3d时,部分肌丝溶解断裂;下颌前伸7d和14d时,肌丝方向紊乱,肌小节宽度不规则;下颌前伸28d时,局部仍可见肌丝方向紊乱和肌小节宽度不规则.下颌前伸3、7、14d时实验组大鼠翼外肌细胞肌膜下及肌丝间线粒体增多,形态改变.下颌前伸28d时,线粒体数量和形态基本正常.下颌前伸14d时,在实验组大鼠翼外肌细胞内,终板内神经递质较多.结论成年大鼠下颌功能前伸后翼外肌细胞结构发生了改变.

  • 标签: 翼外肌 下颌前伸 透射电镜
  • 简介:目的:评估应用矿化牛骨块重建前颌骨牙槽嵴水平缺损onlay(上置式)植骨有效和长期结果。材料与方法:14例需要修复无牙前颌骨患者纳入本研究,他们接受onlay植骨。劈开从下颌支外侧获取皮质骨块,以获得约1mm厚骨板。将皮质骨板和块状移植物压缩并固定到受区。6个月后,记录增加宽度,植入种植体。

  • 标签: 萎缩性牙槽嵴 前颌骨 植骨 骨块 重建 矿化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牙周炎与高脂血症关系。方法本实验于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在福建省高校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比较医学科完成。4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0只。分别进行如下处理:A组,正常饲养;B组,单纯牙周结扎;C组,单纯高脂饮食;D组,牙周结扎+高脂饮食。3个月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同时,取大鼠下颌第一磨牙做组织学观察分析。结果(1)牙周结扎大鼠磨牙牙槽骨出现不同程度骨吸收。(2)各组大鼠血清TG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饮食大鼠血清CHO、HDL-C和LDL-C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饮食大鼠,且D组大鼠血清CHO浓度高于C组(均P〈0.05);C、13组HDL-C和LDL-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高脂喂养和磨牙牙周结扎可建立高脂血症大鼠实验牙周炎动物模型,牙周炎可致高脂饮食大鼠血清CHO浓度升高。

  • 标签: 牙周炎 高脂血症 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 简介:先天缺牙可系遗传因素引起,也可在胚胎发育阶段因牙胚发育障碍造成。牙缺失可导致牙槽突生长发育不足,可影响面部美观,也可造成发音和咀嚼功能障碍。本文二例先天缺牙病例具有明显家族。病例一:陈××,女,7岁,替牙,11部位两颗多生牙,已萌,呈圆锥形;11...

  • 标签: 家族性 数目异常 先天缺失 先天缺牙 牙齿 牙缺失
  • 简介:侵袭牙周炎(aggressiveperiodontitis,ASP)是一类发生在健康年轻人、进展快速、有家族聚集牙周炎。关于AgP非手术治疗,目前主要以牙周机械清创为主,辅以其他治疗手段(如抗生素、激光、光动力疗法及微生态疗法等)。文章对近年文献所报道关于A妒辅助治疗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牙周病 侵袭性牙周炎 抗生素 激光 光动力疗法 乳酸杆菌
  • 简介:目的调查在全口义齿随访患者中,总义齿戴用时间(CDs)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之间相关。材料和方法应用德国版LI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G)测量总义齿戴牙2到51个月后仍保持复诊50名无牙颌患者(平均年龄±标准差:72.5+9.4;年龄范围:52—91岁,66%为女性)OHRQoL。研究结果是OHIP—G各项和(OHIP—G49;范围0—196)反映了有特征OHRQoL。自变量有(1)戴用第一付总义齿至今时间,(2)之前所戴用过总义齿数目,(3)现有总义齿戴用时间,和(4)戴用第一付总义齿时年龄。在控制了年龄因素影响前提下,应用ordinaryleast—square回归分析研究自变量与结果之间联系。结果现有总义齿戴用时间,戴用第一付总义齿至今时间,之前所戴用过总义齿数目和戴用第一付总义齿时年龄并不显著影响OHRQoL。每个自变量回归系数分别为O.0,95%CI:-0.1到0.2;00.1,95%CI:-O.4到0.3;0.8,95%CI:-1.5到3.0;和0.4,95%CI:-0.1到0.8。结论在戴用总义齿并保持复诊患者中,对口腔内无法避免与无牙颌、义齿戴用、年龄和其他因素相关解剖学和生物学变化反应,不会必然地迅速转化为明显口腔健康变化。

  • 标签: 戴用时间 全口义齿 口腔健康 生活质量 随访 平均年龄
  • 简介:服用可引起牙龈增生药物的人群正在迅速扩大。进行器官移植病人数增加极快,他们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首选为环胞菌素,从而导致了一种牙龈疾病需要治疗。此外,环胞菌素引起高血压常用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如心痛定(nifedipine)治疗,两种药可协同引起牙龈增生。目前临床上缺乏明确定义和容易使用指数对牙龈增生进行分级。本文介绍一种全面而又简便、有助于临床医生对牙龈增生进行标准化评价分级体系,该体系也能为手术治疗药物性牙龈增生时机选择提供指导。

  • 标签: 药物性牙龈增生 新临床指数 环胞菌素
  • 简介:过去几十年.关于牙周疾病及其牙周治疗对牙髓状况影响研究结果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旨在证实伴有深牙周骨缺损牙周病患牙以及包括积极根面平整(如牙周再生术)在内综合治疗,是否会影响牙髓活力。本研究纳入137名符合条件患者。本研究数据并不能支持拟行牙周再生术患牙必须完成预防根管治疗论点。

  • 标签: 牙周骨缺损 牙髓活力 再生治疗 牙周再生术 牙周治疗 牙周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根管治疗过程中操作时长对老年人安全影响。方法:选取需做牙齿根管治疗老年患者,56例伴有冠心病(试验组)和50例无心血管病史(对照组)。在治疗全过程中,我们进行血压、心率、心电图监测观察。结果:在治疗过程中,试验组和对照组血压和心率均呈上升趋势,与术前相比,治疗中30min,45min和60min两组老年患者心率变化皆有显著改变,治疗后心率恢复正常;在治疗中30min至45min两组病人血压有更显著差别;但是,治疗后与术前相比血压变化不显著。老年冠心病患者术中更多出现心电图改变。结论:患有冠心病老年人根管治疗是可行,但是时间控制在30min,不能超过45min。

  • 标签: 冠心病 根管治疗术 老年人
  • 简介:目的研究正畸-正颌手术联合矫治骨开[牙合]15年后以及牙变化。方法本研究样本为10例成年骨开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正畸-正颌手术联合矫治。上颌采用了LeFortI型截骨术,下颌采用了双侧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O)。选择患者在正畸治疗前(T1)、治疗后(T2)以及正颌手术后平均15年(T3)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双颌手术矫治骨开雅15年后,虽然骨骼出现了一定程度复发,但是前牙覆雅基本稳定。结论双颌手术和正畸联合治疗是矫治骨开骀行之有效方法。

  • 标签: | 长期稳定性 正畸一正颌手术联合矫治
  • 简介:目的:研究在不同应力条件下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内组织学变化。方法:选用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为2组。通过截骨方法,在兔下颌骨相同部位造成斜行和垂直2种不同类型骨折,用小型接骨板进行固定。对骨切开线下方、骨折间隙、牙槽嵴3个骨痂不同部位,用影像学和组织学方法对不同愈合时期骨痂内组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2组骨折在骨折愈合方式、愈合顺序上基本类似。垂直骨折组在愈合速度上略快于斜行骨折组,骨痂内分化组织时间分布在垂直骨折组和斜行骨折组略有差异。结论:由于2组动物实验生物条件基本相同,造成2组骨折愈合过程中组织学变化不同源于其不同生物力学条件。

  • 标签: 下颌骨 骨折愈合 组织学 影像学
  • 简介:神经贪食对于牙体组织具有损伤作用。胃酸不仅可以酸蚀牙釉质和牙本质,而且会进行性地破坏牙齿美学表现及生理功能。对于这种病症.传统修复理念是对息牙进行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这种治疗需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并影响牙齿生理功能。随着复合树脂及粘结剂发展,该类患牙修复时可以尽可能减少牙体预备量。本文介绍一例神经贪食症并发牙齿酸蚀造成重度牙体组织丧失患者行复合树脂直接修复过程。对所有余留牙均只行少量预备并保存牙髓活力,继而以纳米树脂进行修复。该过程不涉及技工室操作部分。经过短期观察,修复后所有牙生理功能、美学状态均可达到要求。

  • 标签: 复合树脂修复 神经性贪食症 酸蚀牙 临床病例报告 患者 根管治疗后
  • 简介:目的探讨香港人群中口腔颌面部疼痛(OFP)与异常疾病行为相关。方法本研究为在社区人群中进行横断面的病例-对照研究。研究样本为注册在香港医院管理局/香港大学家庭医学部35~70岁香港居民。通过面对面问诊结合临床检查了解受访者在过去1个月中口腔颌面部疼痛状况。疾病行为由30条患病行为问卷(IBQ-30)进行评估。结果200名有口腔颌面部疼痛症状的人及200名没有痛症的人参加本研究。口腔颌面部疼痛与IBQ-30量表中5个分量表(一般疑病、疾病信念、情感紊乱、否认心理问题、易激惹)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有痛症的人中,在否认心理问题分量表,老年组高分值的人数明显多于中年组(P=0.034)。口腔颌面部疼痛症状不同临床分组IBQ-30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颌面部疼痛与异常疾病行为显著相关,在治疗口腔颌面部疼痛病症患者时,需考虑衡量精神心理因素所起作用。

  • 标签: 口腔颌面部疼痛 疾病行为 社区居住人群
  • 简介:龋病是一种以变形链球菌为主致龋菌引起感染性疾病,起始于变形链球菌在牙面的黏附和聚集。使用疫苗诱导机体产生抗体,阻止细菌与宿主细胞受体黏附和细菌在口腔内定植,可能是防止致龋菌感染最有效手段。链菌黏附相关因子主要有葡萄糖基转移酶(GTFs),葡聚糖结合蛋白(Gbps)和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PAc)等,针对这些黏附因子设计防龋疫苗具有广阔前景。本文就变形链球菌黏附相关分子特点及其针对防龋疫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葡萄糖基转移酶 葡萄糖结合蛋白 表面蛋白 防酶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