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穿琥宁注射液与迪银片对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62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迪银片,治疗组用黄芪联合穿琥宁注射液,对照组用黄芪注射液,比较治疗前后的评分情况和治疗后疗效。结果同组治疗前后相比PASI评分均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两组治疗前PASI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后PASI评分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77.42%,对照组70.97%,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穿琥宁注射液与迪银片中西药综合治疗对寻常性银屑病具有较好的效果。
简介:目的:了解广东省2004~2012年性病流行趋势及流行特点,为制订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东省2004~2012年的性病疫情报病资料进行发病率等流行病学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①2004~2012年全省性病发病呈增长趋势,由2004年的37814例(报告发病率为47.54/10万)增至2012年的146469例(报告发病率为139.43/10万),年均增长21.10%,2008年始上升趋势平缓。②全省性病发病较高的地区为珠三角地区。2012年,性病报告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地市的报告发病率均高于250/10万。全省性病报告发病率较低的地市集中于粤东地区,其报告发病率均低于50/10万。③男女性病病例的比例缩小,由2004年的1.80∶1缩小至2012年的1.01∶1。20~49岁的性活跃人群发病率最高,约占全部性病病例数的75%以上。2009至2012年,≥60岁组报告病例数增长率均高于20~29岁组及30~39岁组。结论:广东省性病流行趋势呈持续缓慢增长,性病报告病例地区差异大,≥60岁组构成逐渐增加,应加强性病监测,有针对性地进行性病防治工作。
简介:目的观察白疕胶囊(土鳖虫,穿心莲,珍珠母,乌梢蛇)对银屑病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及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雌激素灌胃刺激小鼠阴道上皮组织增生的方法制作银屑病小鼠动物模型,直接利用小鼠尾部鳞片模型,给予白疕胶囊不同剂量(0.72g/kg,0.36g/kg),甲氨蝶呤(MTX)2mg/kg及生理盐水(NS)进行干预,14d后计数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指数和小鼠尾部颗粒层鳞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白疕胶囊的各剂量组及MTX组对小鼠阴道上皮基底细胞有丝分裂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且均能促进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的形成(P〈0.05),从而促进表皮的正常分化.结论白疕胶囊可通过抑制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和促进表皮颗粒层生成发挥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简介:目的:评价阿维A联合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VIP、CBM等国内大型数据库,纳入以阿维A结合中药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作为治疗组的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5.3及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个随机对照试验,2108例患者,RevMan偏倚风险评价显示文献质量普遍较低。meta分析显示与单纯阿维A治疗相比,阿维A结合中药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有效率方面,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RR=1.10,95%CI(1.04,1.16),P〈0.01];在显效率方面,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RR=1.34,95%CI(1.20,1.51),P〈0.01];在改善PASI评分方面,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MD=-2.35,95%CI(-3.64,-1.06),P〈0.01]。Begger检验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结论:阿维A结合中药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可能是一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有效疗法,但仍需要更高质量证据支持。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进行治疗的疗效,为临床有效治疗术后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医院进行剖宫产,并且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共56例。试验组产妇选择B超引导下穿刺手段进行治疗,对照组产妇常规治疗。结果:试验组产妇中无效及总有效情况分别为2例(7.14%)、26例(92.86%),对照组产妇中无效及总有效情况分别为7例(25.00%)、21例(75.00%),试验组产妇中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中拆线时间、体温高峰及住院时间平均值分别为(7.02±0.71)d、(36.63±0.28)℃、(4.01±2.93)d,对照组产妇中拆线时间、体温高峰及住院时间平均值分别为(9.82±0.93)d、(37.72±0.69)℃、(9.53±1.4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中硬结及红肿渗液情况分别为2例(7.14%)、6例(21.43%),试验组产妇中硬结及红肿渗液情况分别为12例(42.86%)、23例(82.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发剖宫产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多种多样,临床上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技术进行治疗时,可使产妇切口感染情况得到显著改善,有利于产妇的康复,在临床上值得重视。
简介: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高危因素,为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以期提高该类妇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医院收治的高龄子宫切除术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腹腔感染分成两组,其中感染组有22例,非感染组患者64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和分析,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统计与腹腔感染相关的因素。结果:86例进行子宫切除术高龄患者中,感染的发生率为25.58%;其中感染组中高龄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术前进行化疗、肺部感染,与非感染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胃部排空延迟的感染例数进行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血红蛋白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和谷丙转氨酶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70岁、合并糖尿病、术前化疗、肺部感染、手术时间过长、血红蛋白过低都是高龄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高龄患者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相关的影响因素较多,要求医务人员在整个治疗过程加强感染的控制工作,降低腹腔感染的发生率。
简介: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活血解毒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治疗12周后,进行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中医主要临床症状、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PASI评分、DLQI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在红斑、浸润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活血解毒汤对寻常性银屑病血瘀证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