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早期帕金森(Parkinson’sdisease,PD)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偏侧PD患者(Hoehn-YahrI级)和20例年龄匹配正常对照者双侧纹状体进行1H-MRS检测,对比分析PD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纹状体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肌酸复合物(Cr)和含胆碱化合物(Cho)/Cr比值变化。结果PD患者患侧肢体对侧纹状体NAA/Cr比值显著低于同侧和正常对照者(P〈0.05),Cho/Cr比值显著高于同侧和正常对照者(P〈0.05);但PD患者患侧肢体同侧纹状体NAA/Cr和Cho/Cr比值与正常对照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H-MRS是可以为偏侧PD患者纹状体神经细胞病理学改变提供有价值信息一种无创技术,有助于早期PD诊断。

  • 标签: 帕金森病 磁共振波谱 纹状体 诊断
  • 简介:非典型抗精神药使用中一个重要临床问题:代谢方面的异常表现,即代谢综合征,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焦点之一。本文主要对既往该方面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试图发现其间临床特征及相互关系,为今后基础研究或临床实践等提供帮助。

  • 标签: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血脂 血清催乳素
  • 简介: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SORL1基因rs2070045位点基因多态与阿尔茨海默(AD)发病风险关系。方法应用SORL1、sortilin—relatedreceptor、Alzheimer等关键词,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发表文章并附以文献追溯方法。应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篇文献共11组不同种族人群纳人分析.共有AD组2927例,对照组3869例。AD组和对照组rs2070045位点基因多态现象中GG+GT基因型频率与最常见纯合子TT基因型频率比合并比值比(OR)值为1.19,95%可信区间为1.08~1.31.Z=3.39.P=-0.0007,等位基因频率合并OR值为1.17,95%可信区间为1.07~1.27,Z=3.67,P=0.0002。结论SORL1基因rs2070045位点多态性与AD患病风险相关。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SORL1基因 多态性 META分析
  • 简介: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具有自我更新和神经分化能力。我们在此探讨移植转染了v-myc基因HB1.F3细胞克隆是否为治疗帕金森一个可行手段。体内绿色荧光蛋白标记HB1.F3细胞(200,000个活细胞每3μL)立体定向移植(即日病灶移除范例)与对照组(营养因子或灭活细胞移植)相比帕金森行为症状明显减轻鼠模型6-羟基多巴胺毁损纹状体。此移植影响来自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免疫反应性在黑质-纹状体通路上保护作用。移植HB1.F3细胞在神经元标志丝裂素活化蛋白2标记及突触体素阳性反应端标记受损大脑中能够存活。而且,内源性神经发生在移植大鼠脑室下区被激活。为了进一步研究HB1.F3细胞移植后神经保护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细胞培养研究.发现大量HB1.F3细胞都是酪氨酸羟化酶、多巴胺和环磷酸腺苷调节磷酸化蛋白32表达阳性细胞,同时大多数细胞也呈巢蛋白阳性表达,表明这一群细胞为成熟和未成熟细胞混合体。

  • 标签: 人神经干细胞移植 神经保护机制 帕金森病模型 大鼠 6-羟基多巴胺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
  • 简介:目的研究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PD)合并抑郁障碍长期疗效并探讨其神经机制。方法对15例合并抑郁障碍PD患者实施STN脑深部电极植入,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随访和临床评价。结果术后运动功能症状如肢体僵硬、震颤、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改善良好,停药后PD分级量表运动评分显著下降(P〈0.01)。术后抑郁障碍症状如焦虑、绝望和激越症状改善良好,停药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STN-DBS能显著改善PD抑郁障碍症状,STN在PD抑郁障碍神经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术 丘脑底核
  • 简介: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培养现代医学生要求。北京天坛医院在血管神经学临床教学中引入了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入结合课程内容与特点进行教学方法调整与转换,以便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就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血管神经临床教学中应用谈几点体会。

  • 标签: 多元化教学模式 血管神经病学 临床教学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8岁,因四肢末端麻木乏力5个月,于2006年5月入院。入院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缓慢进展性四肢末端麻木,伴乏力、肿胀,僵硬(晨起时明显,持续1h以上),最初为双手指末端麻木,渐进性出现全手、腕部、双足麻木及四肢末端怕凉、双手指及足趾皮肤变黑(以右端为重),伴有全身大关节疼痛及多个指(趾)关节疼痛肿胀,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经治疗(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后,病情无明显好转。既往史:有“淋巴结结核”史,已行手术切除;有“美尼埃氏”史;1982年曾因左肩关节外伤于当地医院手术治疗,术中有输血史;平素全身皮肤易出现瘀斑。入院查体:神志清,四肢末端皮肤稍黑、发凉,四肢肌力稍低于5级,双侧肱二头肌反射、双膝反射活跃,双侧桡骨膜反射、双侧踝反射减弱,双侧病理征阴性。

  • 标签: 结缔组织病 重叠综合征 病因 多发性神经病 免疫功能紊乱
  • 简介:老年痴呆是指由于神经退行性病变、脑血管病变、感染、外伤、肿瘤、营养代谢障碍等多种原因引起以认知功能缺损为主要临床表现一组老年疾病,常见类型包括阿尔茨海默(AD)、血管性痴呆(VD)和混合性痴呆等。老年痴呆除了表现认知功能障碍以外,多可伴有程度不同精神、行为症状(BPSD),所以小剂量抗精神药物在老年痴呆患者中使用较为普遍。抗精神药物治疗老年痴呆伴发BPSD显著疗效已被人们广为认同,但是近年来回顾性研究发现抗精神药物会增加老年痴呆患者脑血管意外(CVAEs)风险,甚至增加了患者病死率。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老年痴呆 脑血管意外
  • 简介:目的:探讨脑血管合并睡眠障碍患者运动功能与认知行为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80例脑血管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未合并睡眠障碍,观察组合并睡眠障碍,分析比较2组睡眠质量、认知行为、运动功能、精神状态以及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分别为:PSQI(9.53±2.75)分、ESS(7.36±2.43)分;认知行为(42.65±5.32)分、运动功能(4.52±1.43)分、精神状态(22.74±4.12)分;生命质量各项评分分别为:心理功能(73.45±7.23)分、认知功能(75.36±6.42)分、躯体功能(74.35±8.73)分、社会功能(75.26±7.59)分,均显著比对照组差(P〈0.05)。结论:脑血管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夜间失眠状态以及日渐嗜睡状态严重,且该类患者认知行为、运动功能、精神状态以及生命质量均比脑血管未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差,临床应加强关注。

  • 标签: 脑血管病 睡眠障碍 运动功能 认知行为 分析比较
  • 简介:目的:通过学科评估了解医院学科发展优势与不足。方法2012年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39个临床医学学科进行评估,与2006年和2009年评估数据进行比较,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优势、劣势、机会和制约(strengths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s,SWOT)分析。结果2006年和2009年学科评估中≥600分学科分别为2个和9个,2012年学科评估≥600分学科增加到14个,学科评估中医疗、科研、教学、学科队伍和支撑条件等各个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提升。神经内外科脑血管专业在3次评估中一直占前两位,学科优势明显。结论我院学科水平整体发展势头良好,脑血管专业一直是优势学科。

  • 标签: 学科评估 脑血管病 发展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神经学分会主办第十二届全国神经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中法神经学交流会议拟定于2009年10月15—1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会议将围绕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神经影像学、癫痫、认知障碍、肌肉疾病和周围神经、神经电生理学、变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脱髓鞘疾病、免疫性疾病、遗传性代谢性疾病、神经康复、神经内科中情感障碍、

  • 标签: 神经病学 学术会议 交流会 征文通知 十二 国际会议中心
  • 简介: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神经学学术年会定于2006年9月6—9日在广州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神经学分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承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总医院,广州市第一医院,广州市第二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协办。此次会议重点内容是:神经肌和神经电生理;

  • 标签: 神经病学 学术年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征文通知
  • 简介:目的探索胼胝体全段一期切开安全性,观察该术式治疗癫疒间性脑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手术治疗37例癫疒间性脑临床资料。经临床症状学、神经电生理学、神经影像和神经心理学综合评估后,于全麻下额部切口、经前纵裂入路显微镜下一期切开胼胝体全段。依Engel分级标准评判手术效果。结果随访18~34个月,Engel-Ⅰ级3例,Engel-Ⅱ级25例,Engel-Ⅲ级7例,Engel-Ⅳ级2例,手术总有效率达75.7%。跌倒发作、强直发作、痉挛发作和强直-阵挛发作有效率分别为86.2%、77.5%、61.6%和40.8%。1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手术后并发症,缄默11例、轻偏瘫7例、颅内感染1例。其中13例患者分别在出院时和出院后1月内痊愈,1例患者仍遗留轻偏瘫。结论胼胝体全段一期切开安全、微创,无新发并发症;它能有效减少癫疒间性脑癫疒间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

  • 标签: 胼胝体全段切开 一期手术 癫疒间性脑病 癫疒间发作
  • 简介:为了加强本刊与读者交流,向全国医师介绍本刊新内容,并推动全国脑血管规范化诊疗及管理水平。由《中国卒中杂志》与“中国卒中培训中心”联合主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脑血管规范诊断与治疗城市巡讲”将在全国不同城市进行。主要内容有脑血管分层诊断与治疗、个体化影像诊断策略等。首次讲座将于2009年4月25日在深圳进行,之后还将在天津、郑州、乌鲁木齐、杭州等城市召开,敬请各位医师关注。

  • 标签: 脑血管病 诊断策略 城市 治疗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培训中心
  • 简介:目的研究CT扫描结合计算机辅助计算定位,术中电生理验证确定丘脑腹外侧核(VL)苍白球腹后外侧部(VPLP)在治疗帕金森(PD)中作用.方法对520例PD病人施行582次手术,CT扫描后,将扫描资料在计算机中确定阴性靶点后,行电生理验证,再调整后结果行射频毁损.结果CT扫描结合计算机模拟重建定位,准确率达95.2%,电生理纠偏率4.8%.结论CT扫描计算机模拟重建定位准确率很高,但术中电生理验证仍有必要.

  • 标签: 帕金森病 CT扫描计算机模拟重建定位技术 电生理验证 立体定向毁损术
  • 简介:由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世界卒中组织、南京大学医学院、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学分会联合主办第7届国际脑血管高峰论坛定于2011年7月8-10日在南京召开。会议将邀请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就脑血管及神经介八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参会注册代表将获得国家继续医学教育I类学分8分。

  • 标签: 脑血管病 高峰论坛 征文通知 国际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江苏省医学会
  • 简介:目的探讨产后脑血管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一例产后脑血管病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治疗和预后进行报道,结合38例文献报道病例进行复习。结果均急性发病,雷击样头痛是共同临床症状,可伴有短阵性血压升高。MRI检查大多数患者表现双侧大脑半球皮质、皮质下白质多发斑片状T2WI、Flair高信号,DWI高信号、ADC图呈高信号或低信号。脑血管造影或TCD检查存在颅内大动脉及其分支多发节段性、可逆性痉挛。病理检查无血管炎性改变。;绝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复查MRI异常信号影消失。结论(1)产后脑血管病因未明,可能与免疫机制异常有关,雷击样头痛是主要临床表现。(2)MRI检查多表现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综合症改变,可伴有皮质、皮质下或分水岭区腔隙性脑梗塞、少量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3)颅内大动脉及其分支可逆性痉挛是产后脑血管病理生理改变。(4)解除脑血管痉挛是治疗成功关键。

  • 标签: 产后脑血管病 脑血管痉挛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提高对Ⅱ型神经纤维瘤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复习收治并随访50年1例Ⅱ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总结其疾病临床演变过程和治疗经过。结果女性患者,53岁,无家族遗传史。临床表现为先后发病双侧前庭神经许旺细胞瘤,符合Ⅱ型神经纤维瘤诊断。34岁时发现右侧前庭神经许旺细胞瘤,行开颅肿瘤切除术,后因肿瘤复发而行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42岁时诊断为左侧前庭神经许旺细胞瘤,行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影像学随访至今双侧前庭神经许旺细胞瘤无复发。同时存在右侧三叉神经许旺细胞瘤、多发脑膜瘤、脊膜瘤,以及周围神经神经纤维瘤,神经系统受累广泛。近20年来多次施行手术及γ-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病理诊断为前庭神经和三叉神经许旺细胞瘤、过渡型脑膜瘤、纤维型脑膜瘤、神经纤维瘤等。现患者能够生活完全自理,右侧面部感觉减退,右侧耳聋,右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左侧肢体肌力4级。结论Ⅱ型神经纤维瘤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预后差,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保留患者听力、延长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 标签: 神经纤维瘤病2型 神经外科手术(学) 放射外科手术 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