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ofmicrocirculatoryresistance,IMR)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预测价值并分析IMR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错过时间窗(〉12h以上)15d以上仍有症状患者84,择期行PCI治疗后,其IMR进行测定。以IMR=25U为界值将入组患者分为:微循环正常组(n=38),微循环异常组(n=46),比较两组PCI治疗治疗后3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并可能影响IMR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微循环异常组糖尿病患比例、侧支循环不良患者比例、高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脑钠肽、肌酐浓度明显高于微循环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敏C反应蛋白是影响冠状动脉微循环危险因素(OR=2.365,95%CI:1.852~6.025)。微循环正常组PCI治疗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增加,微循环异常组PCI治疗后3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MR能够可靠地预测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择期行PCI治疗后左心室功能恢复情况,高敏C反应蛋白可以预测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是否有微循环功能障碍。

  • 标签: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微循环指数 C反应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30妊娠合并先心病患妊娠结局。方法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分娩30妊娠合并先心病患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妊娠结局对比。结果妊娠合并先心病患不同心功能分级在分娩方式选择上存在明显差异,妊娠合并先心病心功能Ⅰ级患者新生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妊娠合并先心病心功能Ⅱ级患者,妊娠合并先心病心功能Ⅱ级孕产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妊娠合并先心病患妊娠结局与心功能密切相关,提倡在孕前心脏科评估,最好行手术或药物治疗后评估是否可以妊娠,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 先天性心脏病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观察雷米普利联合缬沙坦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血压尿白蛋白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在常规良好控制血糖基础上,随机分为联合应用雷米普利与缬沙坦组(治疗组)和单用雷米普利组(对照组)治疗24周,比较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AlbuminExcretionBate,UAER)、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在治疗前后变化。结果二者联合用药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改善肾功能。结论雷米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并可进一步降低UAER,更有利于保护肾功能,其肾脏保护作用独立于降血压作用

  • 标签: 缬沙坦 雷米普利 高血压 2型糖尿病 尿白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生活质量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108CHF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加用整体护理)。检测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清NT-proBNP、hs-cTnT水平中国心血管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护理前血清NT-proBNP、hs-cTnT水平CQQC评分无显著差异(P均〉0.05)。与护理前比较,整体护理护理后血清NT-proBNP、hs-cTnT水平显著降低,CQQC评分显著升高,P均〈0.01。与常规护理组比较,整体护理护理后血清NT-proBNP[(2.65±0.53)μg/L比(2.07±0.52)μg/L]和hs-cTnT[(0.42±0.12)μg/L比(0.31±0.09)μg/L]水平降低更显著,CQQC评分[(52.87±9.56)分比(57.43±10.20)分]升高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原、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护理 心力衰竭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以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ID)、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系统分别检测35老年冠心病患(冠心痛组,年龄62~91岁)以及32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年龄65-89岁)肱动脉EDDEID;同时采用还原、比色法测定NO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ET水平,并分别与40健康老年人(健康对照组,年龄61~86岁)进行对比。结果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肱动脉EDD、EID以及血浆NO水平均显著低于老年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而老年冠心病组EDD、EID以及血浆NO水平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ET却显著高于老年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老年冠心病组ET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1)老年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肱动脉EDDEID均受损;(2)老年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均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且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内皮功能紊乱更严重;(3)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控制血糖是减少心血管事件重要措施之一。

  • 标签: 冠状动脉痰病 糖尿病 内皮 血管 一氧化氮 超声检查
  • 简介:患者女,64岁。因突然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20h,于2007年6月17日以“脑梗死”收入院。既往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2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等病史。体检:表情淡漠,意识清楚,血压140/90mmHg,面部水肿,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光反应灵敏,双眼睑下垂,伸舌受限;全身轻度水肿,以眼睑略重;甲状腺无肿大、结节。严重构音不清,颈抵抗阴性,克氏征阴性,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 缺血性脑血管病 面部水肿 眼睑下垂 言语不清 肢体活动
  • 简介:目的探讨康复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影响。方法将60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在氯丙嗪治疗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康复护理。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两组患者于入干预时和干预后3个月分别进行评分。结果实施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总积极因子分、总消极因子分、病情总估计项目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试验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康复护理措施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具有良好促进作用

  • 标签: 康复护理:精神分裂症 干预
  • 简介:目的:研究家属行为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抢救效果影响。方法:308AMI患者抢救住院病例进行分析,将家属行为患者抢救效果可能有影响11个正性因素和11个负性因素填写表格,采用SPSS13.0软件资料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11个正性因素和11个负性因素与AMI抢救均相关。其中,排在前六位正性因素为:送医院及时、了解相关急救知识、尊重和信任医护人员、家属意见一致、能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积极协助抢救(OR=13.12~9.87,P均〈0.01)。排在前六位负性因素为:送医院不及时,不信任医护人员、不配合抢救、家属意见不一致、在患者身边讨论病情、家庭经济状况差(OR=13.28~8.47,P均〈0.01)。结论:家属行为与AMI抢救密切相关,要提高AMI抢救成功率,就要增加家属行为正性影响因素,减少负性影响因素

  • 标签: 心肌梗塞 行为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强迫运动疗法(CIMT)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包括手功能康复疗效。方法:符合人选条件40脑卒中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强迫运动组和常规康复对照组.强迫运动组只采用强迫运动疗法.即限制健侧肢体运动,治疗期间健侧上肢穿戴吊带和夹板(即清醒时固定时间不少于90%),根据制定动作程序进行患侧肢体反复训练.每天6h,每周5d。连续4周,不采用其他康复治疗手段;常规康复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即易化技术.以bobath方法为主.进行上肢手功能训练,每天2个单元(每个单元40min),每周5d.连续4周。功能评价采用简化F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和简易上肢功能评价表(STEF)。结果:常规康复治疗后FMA、STEF评分有明显提高(分别为26.3→34.1.38.6→41.4)(P〈0.05).CIMT组有更显著提高(分别为26.3→53.2,38.7→60.5.P〈0.01),且比常规康复组显著(P〈0.01)。结论:CIMT对于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功能是较常规康复疗法更有效康复治疗手段。

  • 标签: 上肢运动疗法 脑血管意外 偏瘫
  • 简介:目的探讨认知障碍简明评价量表(Cog-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检出能力。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1月在江苏省老年医院高干科就诊年龄≥65岁老年患者107,根据有无COPD病史分为COPD组59和非COPD组48,分别采用Cog-12、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等进行评分,计算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各种方法认知功能障碍判断效力。结果COPD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非COPD组(74.6%vs43.8%),其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比例明显高于非COPD组(30.5%vs25.0%,44.1%vs18.8%,P=0.003)。COPD组与非COPD组Cog-12、MoCA和MMSE评分[(15.44±12.60)分vs(7.54±8.09)分,(19.19±7.53)分vs(22.91±6.33)分,(22.46±8.38)分vs(25.71±6.33)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OPD患者MoCA曲线下面积0.964;MMSE曲线下面积0.911;Cog-12曲线下面积0.884。Cog-12界值取6分时,CO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敏感性为82.4%,特异性为78.6%。结论Cog-12是简明而全面的认知功能筛查工具,可用于临床COPD患者认知功能筛查。

  • 标签: 认知障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ROC曲线 阿尔茨海默病
  • 简介:目的探究生脉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血管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脑血管疾病80设置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治疗顺序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各占据40常规组患者给予一般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给予生脉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与77.5%,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血管给予生脉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值得推荐采纳。

  • 标签: 心脑血管病 血塞通注射液 生脉注射液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在降血压治疗同时,辛伐他汀和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用药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事什下预作用。方法选择162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药物联合丁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82,在降血压治疗同时应用辛伐他汀(每晚20mg)和肠溶阿司匹林(75mg/d)。对照组80,仅给予降血压治疗。共随访3年,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第1、2、3年检测颈动脉内-膜厚度、颈动脉内径、颁动脉内-膜厚度/颈动脉内径比值、颈动脉斑块积分血压、血脂、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浆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结果干预组在随访后第1年平均颈动脉内-膜厚度和斑块积分分别为(1.01±0.12)mm、3.8±2.5,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2、3年分别为(0.80±0.16)mm、2.6±1.6;(0.80±0.20)mm、2.5±1.2,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颈动脉内一膜厚度/内径比值在干预后也明显降低。随访结束时,干预组心、脑血管发生率分别为10.90%和4.87%,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有效降血压同时,给予辛伐他汀和肠溶阿司匹林联合用药,能延缓和逆转高血压病患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有很好预防作用

  • 标签: 高血压 颈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阿司匹林 斯伐他汀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接受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肌缺血发生机制,为预防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提供防治依据.方法选择69接受非心血管手术老年心血管,分为缺血组(23)和非缺血组(46),于入院时、术晨和术后第1天晨进行12导联心电图、血压、心率、体温、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同时观察心肌缺血症状,术监测心电图.结果缺血组19表现为无症状心肌缺血,4有症状;与非缺血组比较,缺血组患者术后心率收缩压乘积(RPP,收缩压以毫米汞柱计算)、体温、AngⅡ、ET、cTnT、CKCK-MB显著增高,而N0显著下降;缺血组患者术晨RPP、AngⅡ显著高于入院时;术RPP较术晨显著增加;术后RPP、体温、AngⅡ、ET、cTnT、CKCK-MB显著高于术晨,而NO显著下降.结论围手术期心肌缺血大部分为无症状心肌缺血,相关心肌损伤血清标志物水平升高;围手术期心肌缺血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加,血浆ET、AngⅡ增加,NO减少,上述异常可能为围手术期心肌缺血发病机制.

  • 标签: 心血管疾痛 心血管外科手术 手术期间 心肌缺血
  • 简介: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EPO)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CVS)疗效及其核因子κB(NF-κB)表达影响。方法取雄性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AH组和EPO治疗组,每组12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SAH模型诱发迟发性CVS。EPO注射剂量为1000IU/kg,1次/8h;对照组和SAH组均给予EPO溶剂(含人血清蛋白2.5mg/ml、氯化钠352mmol/L蒸馏水),以1ml/kg经腹腔注射,连续腹腔注射15次。造模后第5天处死动物,取基底动脉,采用HE染色测定基底动脉管腔横截面积,并用凝胶电泳迁移分析法检测NF-κB活性。结果①对照组、SAH组和EPO治疗组兔基底动脉管腔横截面积分别为(0.412±0.034)、(0.210±0.018)和(0.342±0.030)mm2。SAH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EPO治疗组与SAH组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②对照组、SAH组和EPO治疗NF-κB活性灰度值分别为:1.20±0.11、9.30±1.12和6.60±0.13,SAH组与对照组比较、EPO治疗组与对照组和SA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PO能够缓解SAH后迟发性CVS,并抑制SAH后血管NF-κB表达。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 颅内 NF-ΚB 红细胞生成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急诊高血压病患健康教育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急诊收治216高血压病患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8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监测、健康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个体化延续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血压,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掌握高血压相关健康教育知识,促进了高血压防治,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急诊高血压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加强随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依从性1年预后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中国人民警察部队总医院心内科诊断为冠心病并择期行PCI介入治疗患者126,其中男性62,女性64。分为常规随访组和加强随访组,每组各63,分别进行常规随访和加强随访。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在随访依从性、冠脉造影复查依从性、冠心病二级预防依从性1年预后差异。结果与常规随访组比较,加强随访组随访依从性(年随访人次)、冠脉造影复查依从性(19%vs.61.9%)二级预防服药依从性(68.3%vs.95.2%)增加,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加强随访组再发心绞痛比例明显低于常规随访组(9.5%vs.26.9%,P<0.05)。常规随访组再次血运重建3,心肌梗死2;加强随访组再次血运重建1,心肌梗死1,两组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随访制度提高了冠心病患PCI术后依从性,改善1年预后。

  • 标签: 冠心病 加强随访 介入治疗 依从性 二级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危重冠心病患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80高危冠心病患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资料.80患者,平均年龄(66.2±8.5)岁.术前1月内急性心肌梗死14,3室壁瘤形成,1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穿孔、心源性休克.80患者均伴有多项高危因素.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62;非体外循环下CABG(OPCABG)18,其中7为急诊手术.平均移植血管(3.2±1.1)支.结果围术期死亡4,占5%.其中2为急诊手术患者:1OPCABG术后3h突发室颤;1急性心肌梗死并室壁瘤、室闻隔穿孔患者,术后顽固低心排,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3d死亡.另1术后5d死于急性肾衰.纵隔感染伴真菌性败血症死亡1.其他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低心排17,明显影响血流动力学心律失常12,肺部并发症16,脑梗死1,切口感染3.随访时间3~50个月,98%患者心绞痛消失,心功能Ⅰ~Ⅱ级.结论CABG治疗危重冠心病患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强调手术指征,把握手术时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 标签: 冠状动脉分流术 体外循环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替罗非班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急诊PCI治疗124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术中使用普通肝素)和替罗非班组(术前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测量比较两组在PCI术前,术后2h、6h和36h一氧化氮(NO)和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浓度,以及两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与术前比较,常规治疗组术后2h、6h和36hNO浓度均显著降低,vWF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替罗非班组术后2h、6h和36hNO浓度无显著改变(P均〉0.05),仅2h、6hvWF浓度显著升高(P均〈0.01),36hvWF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879)。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替罗非班组术后2h、6h、36hNO浓度[6h:(40.46±9.79)μmol/L比(54.84±10.76)μmol/L,36h:(49.42±9.82)μmol/L比(55.39±12.34)μmol/L]显著升高,vWF浓度[6h:(243.14±19.99)μmol/L比(121.58±18.92)μmol/L,36h:(223.38±19.76)μmol/L比(105.32±23.05)μmol/L]显著降低,P〈0.05或〈0.01。替罗非班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4.8%比16.1%),P=0.040。结论:急诊PCI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能够显著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提高再灌注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替罗非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影响效果。方法本文选取4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疗法,对比两组脑梗死相关临床症状发生情况以及疾病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只有1偏瘫患者,脑梗死相关临床症状发生率为5.00%,对照组脑梗死相关临床症状发生率为25.00%,除了偏瘫症状外,还有语言功能障碍、四肢麻木以及单肢无力等其他临床症状,两组脑梗死相关临床症状发生情况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后,可以明显提升疾病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同时也有助于缓解患者梗死不良临床症状。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短暂性脑缺血 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