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在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NICU早产儿96例(选自2019.01-12),随机分成A、Z组,各48例。A组行常规护理模式,后者行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对比应用效果。结果 Z组临床结局A组(P

  • 标签: []NICU早产儿 家庭参与护理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NICU患儿在出院后采取新生儿家庭护理的现状。方法:选取130例在我院NICU入住的患儿为本次分析对象,选取时间为2019年10月-2021年4月。随机将所有患儿均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各有患儿65例,在所有患儿出院后,针对分析组患儿采取新生儿家庭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电话以及社区随访,随后对两组患儿的再入院就诊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儿再入院就诊率明显高于分析组,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存在临床可比意义(P

  • 标签: NICU患儿 新生儿家庭护理
  • 简介:总结13户家庭聚集性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护理经验,均为一个家庭中出现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认为针对这一特殊的患病群体,护理重点在于做好心理护理,针对夫妻患者、有血缘关系患者及患者家属有针对性地实施;尽可能提供社会支持;由于该组疾病的高死亡率,注重患者生死教育;提供健康指导,把防治恶性血液病的相关问题提升至家庭的整体健康环境中。本组13户恶性血液病患者中2例患者均去世的有5户,其中1例患者去世的有4户,其他患者目前仍在血液科接受检查与治疗。

  • 标签: 家族聚集性 恶性血液病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产后抑郁症家庭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23例正常足月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17例和对照组10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产后抑郁症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产后1个月抑郁症发生率为2.56%(3/117),产后6个月抑郁症发生率为5.13%(6/117);对照组产后1个月抑郁症发生率为19.81%(21/106),6个月抑郁症发生率为21.70%(23/106)。两组产后1个月、6个月抑郁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家庭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对于改善产妇心理状况、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 家庭护理干预 产后抑郁症
  • 简介:摘要: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气流阻塞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控制,因此对于护理要求极高。此病与吸烟、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等密切相关,做好家庭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本文即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康复护理措施,主要内容见下文:

  • 标签: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康复指导 措施 家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关怀融入儿科护理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的分析目标,均来源于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儿科住院患儿,从中随机选取90例符合研究要求的患儿,并将其按照平均45例分组的方法分配至研究期间组建的研究组和参照组中,以便对比研究的顺利开展。同时为了更加明确本研究主题中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对两组患儿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护理,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中研究组患儿护理期间应用家庭关怀模式;参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所有患儿接受护理后观察临床效果,记录护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同时统计两组患儿护理前进是否出现差错。并观察患儿家属是否对护理满意。结果:对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后得知,护理质量相比,研究组的优势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期间出错率比较{研究组4.44%(2/45)比参照组11.11%(5/11)},统计后的数据比较后者明显较高,存在明显差异与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得有43例,参照组有39例,数值比较后者较低(P<0.05)说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融入家庭关怀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并减少护理出错的情况发生,同时对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儿科 护理 家庭关怀 效果
  • 简介:摘要: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由于其各器官发育不完善,胃肠功能和免疫功能不成熟,吸吮及吞咽协调能力差,各种消化酶供应不足,胃排空延迟,早期经常导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高,易发生呕吐、腹胀、胃滞留、胃食管反流、吃奶困难等。充足均衡的营养供给是早产儿存活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促进早产儿喂养管理,提高喂养的耐受性,成为影响早产儿生长发育及远期预后至关重要的问题。现将早产儿喂养管理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 早产儿 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于产后抑郁患者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产后产科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在取得患者同意后开展此次研究,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以及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并开展护理。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各项相关指标的变化进行评估。结果:通过此次研究结果,能够看到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均有了好转的趋势。但相对而言,观察组患者的好转趋势更胜一筹。在各项数据的对比中,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均存在差异,p>0.05,在统计学中有意义。结论:根据此次研究结果,能够得出结论,这种以家庭为中心实施的优质护理,对于患者的病情控制而言,有着一定的帮助。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 产科优质护理 产后抑郁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在实际落实儿科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探讨家庭中心式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我院接诊的80例儿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家庭中心式护理。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来说,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整体更高。结论:在对儿科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相比于常规护理方式来说,家庭中心式护理模式能够更好地提升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家庭中心式护理 儿科护理 应用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家庭延续性护理的对其居家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在我院康复训练的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成2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家庭延续性护理,对比2组运动功能评分(FM)、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干预前,2组FM、Qol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FM、Qol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应用家庭延续性护理,提高其运动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家庭延续性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阻肺患者应用社区-家庭联动护理模式对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慢阻肺患者入组实验研究,共选择60例患者入组,采取双盲模式分组,共分成2组,探讨组及参照组,探讨组为患者实施社区-家庭联动护理模式,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分析锻炼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结果:探讨组锻炼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相比参照组更高(P<0.05)。结论:社区-家庭联动护理模式可促进慢阻肺患者提高整体锻炼、服药依从性。

  • 标签: 慢阻肺 联动护理 社区 家庭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风险评估在社区家庭病床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近两年内开设的社区家庭病床患者74例,对患者使用护理风险评估表格进行问卷调查,对目前护理措施进行改进,并进行比较。结果:改进后显著更优,改进前则相对一般,P

  • 标签: 护理风险 病床管理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家庭支持干预对糖耐量异常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4月86例糖耐量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予以日常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家庭支持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15d后糖脂代谢数据情况,以及心理波动。结果:护理前两组糖脂代谢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15d后观察组HbA1c ,FBS,TC,Hcy和I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15d心理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家庭支持干预 糖耐量异常患者 糖脂代谢 心理波动
  • 简介:摘要:探讨家庭交流在妇科病护理中的应用作用。方法:最近一年内,我院86例妇科疾病患者按护理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比较护理+家庭护理2组患者的交流,精神状态(SAS、SDS评分)、健康知识获取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结束后,SAS和SDSB组的分数比A组低。p

  • 标签: 家庭式沟通 妇科疾病 护理 心理状态 健康知识掌握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庭因素对学龄前儿童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对家庭环境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家庭环境对于学龄前儿童行为发育的影响。结果:不同家庭结构对学龄前儿童的语言能力、数字能力及情感能力具有影响(P

  • 标签: 家庭因素 学龄前儿童 行为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管理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家庭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120例在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肿瘤PICC置管化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将被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给予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予以实验组应用延续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接受常规管理的对照组管理效果显著低于延续护理管理的管理效果,两组的数据之间具备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延续护理管理 常规管理 PICC置管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家庭化产房护理中开展互动达标法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为60例产妇,经随机抽签法分为均组30例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干预组(采用互动达标法护理),研究时间为2023.1-2023.12,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平均分娩时间短于参照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 家庭化产房中开展互动达标法护理能够有效缩短产妇分娩时间,减少其产后出血量,值得被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产房护理 互动达标法 家庭化分娩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家庭功能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有助于医护人员认识到家庭干预几家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及家庭的心理社会支持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 :所发放问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家庭功能量表、应对方式评定量表。采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家庭功能与应对方式在性别、年龄、家庭收入、学历上存在差异:女性在求助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性。在情感反应维度上20-30岁组得分明显高于31-40岁组以及>40岁组别且具有显著差异,在幻想维度上31-40岁组得分明显高于>40岁组别且具有显著差异。在沟通维度上本科以上组别得分明显高于本科组别且具有显著差异,在角色维度上发现高中组别得分明显高于本科且具有显著差异。在合理化维度上发现家庭收入为8000-10000组得分明显高于家庭收入为5000-8000组且存在显著差异。第二,家庭功能与应对方式之间有密切联系,在问题解决维度上,求助维度于其存在显著负相关,与退避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沟通维度上,自责维度与其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家庭功能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女性较男性常会采用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20-30岁组在情感反应维度上的表现不良,>40岁组较常采用幻想的消极应对方式。学历为本科以上组别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不良 ,而学历为高中组别的家庭则是不能合理的承担自己的角色。如果家庭成员不能在问题解决上合理的承担自己的责任,将会导致患者在面对问题时出现退避的消极应对方式,若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不愉快,则患者将会采取自责的消极应对方式。

  • 标签: 家庭功能 应对方式 原发性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纳入我院在2022年12月~2024年1月期间内的120例母婴同室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比两组的新生儿情况。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新生儿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家庭参与式护理可以改善新生儿情况。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 母婴同室新生儿 新生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