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红外线内瘘治疗仪在血液透析治疗内瘘手臂疼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治疗内瘘手臂疼痛的56例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在透析时行远红外线内瘘治疗仪照射治疗,比较分析干预前后患者内瘘手臂疼痛感、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患者内瘘手臂疼痛感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10.031,P<0.05);干预后透析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较干预前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5,χ2=9.195,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内瘘手臂疼痛患者采用远红外线内瘘治疗仪照射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疼痛感,还可以使透析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大大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激酶微量泵泵入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并总结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笔者单位选择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使用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依据患者使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入两组,即行微量泵泵入的40例研究组患者、行外周静脉注射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溶栓效果与不良反应率的对比。并对影响溶栓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溶栓成功率为92.5%,对照组的溶栓成功率为72.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2.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因素有①血压;②附壁血栓是否存在;③血栓形成时间。结论尿激酶微量泵泵入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有显著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但治疗效果容易因血压、血栓形成时间以及附壁血栓是否存在等因素而受到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综合护理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的满意度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76例,两组患者均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常规组与观察组各38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人性化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结果①满意度观察组为94.7%,高于常规组的52.6%,(P<0.05)。②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为23.6%,常规组高至39.4%,对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经血液透析治疗后行人性化综合护理后,护理价值较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通过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终末期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终末期糖尿病组),另外选择非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非糖尿病肾病组)。两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比较生存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死亡原因。结果终末期糖尿病组患者发生感染、心血管疾病、低血压和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4年生存率低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相比,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应用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较差,并发症更多,4年生存率更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当尽早进行血液透析,积极控制血压、血糖以及并发症,从而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对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不同护理路径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行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的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以及肌肉痉挛等诸多不良情况均高于观察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不利满意程度明显差于观察组满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较为显著的护理成效,并且有效的减少了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病率,改善了患者的满意度以及预后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用于血液透析中的效果评价及护理对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需行血液透析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均接受血液透析过程中采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方法,研究组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时间比较,研究组(13.60±1.70)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9.20±1.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1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给予血液透析患者行血液透析的同时,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有效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106例应用动静脉内瘘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均来自我院,选取范围为2014年2月~2017年2月,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两组。对照组给予动静脉内瘘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67%)明显低于对照组(18.86%)(P<0.05)。研究组的满意度(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81.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终末期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终末期糖尿病组),另外选择非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非糖尿病肾病组),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比较生存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死亡原因。结果终末期糖尿病组患者发生感染、心血管疾病、低血压和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4年生存率低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相比,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应用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较差,并发症更多,4年生存率更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当尽早进行血液透析,积极控制血压、血糖以及并发症,从而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注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给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00例,采用奇偶法将该10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试验组与参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对比试验组与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与参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护理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各项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注联合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给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可全面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广泛在临床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慢性肾衰竭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慢性肾衰竭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对比分析,所选患者全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人性化护理,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应该在临床中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疾病(CKD)非透析患者甲状腺激素的改变情况,探讨其与CKD非透析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CVD)的关系。方法:本组195例CKD非透析患者,按肾小球滤过率(GFR)分为早中期、中晚期2组,10名尿常规、尿微量蛋白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CKD非透析患者(包括亚组早中期、中晚期指标)及对照组FT3、FT4、T3、T4、TSH水平,分析其与颈动脉超声、心脏彩超及既往CVD史的关系。结果:CKD非透析患者的血FT3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4.02±0.78)nmol/L比(4.62±0.59)nmol/L,P〈0.05];其中,中晚期组CKD患者FT3较对照组下降[(3.52±0.65)nmol/L比(4.62±0.59)nmol/L,P〈0.01].而早中期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CKD患者血清FT3水平与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颈总动脉内径呈负相关(r=-0.326,P〈0.001;r=-0.428,P〈0.001),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FT3水平是颈总动脉内径(β=-0.184,P=-0.023)和LVMI(β=-0.200,P=-0.008)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有CVD史或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CKD非透析患者血FT3水平较既往无CVD史、无颈动脉粥样硬化者显著降低[(3.68±0.14)nmol/L比(4.13±0.06)nmol/L,P=0.002;(3.83±0.10)nmol/L比(4.17±0.07)nmol/L,P=0.01]。结论:CKD非透析患者血FT3水平偏低,肾功能减退越严重时该改变越明显;CKD非透析患者血FT3水平的下降与CV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左卡尼汀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下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获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患者,按硬币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参照组,并施以不同治疗方法,参照组60例患者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60例患者另外再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差异。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胫神经、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明显要更快于参照组,数据差异结果有讨论价值(P<0.05)。结论在对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上,采用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的效果确切,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碳酸思维拉姆治疗终末期肾性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终末期肾性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均为2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醋酸钙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碳酸司维拉姆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血磷、血钙、钙磷乘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四项指标水平方面,治疗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上述四项指标水平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终末期肾性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采取碳酸司维拉姆治疗具备理想的疗效,可以使患者的血磷以及钙磷乘积水平;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治疗胰腺炎早期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7例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4例患者治疗期间开展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3例患者治疗前实施循证护理模式。结果采取循证护理的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ALT、SCr、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病死率为3.0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总体健康、心理健康、躯体健康、躯体角色、社会功能、情感角色、身体疼痛及生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治疗胰腺炎早期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肾功能,降低患者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研究血磷与血清白蛋白水平检测结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评估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80例患者进行先后两次的血磷和血清白蛋白的测量,分析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的临床指导意义。结果患者两次检测血磷水平比较。第一次检测60岁以上患者平均水平为(1.82±0.65)mmol,60岁以下(1.97±0.68)mmol;第二次检测60岁以上患者平均水平为(1.71±0.43)mmol,60岁以下(1.72±0.45)mmol。其中60岁以的患者下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上下降不明显(p>0.05)。首次测量60岁以上(40.2±3.3)mmol,60岁以下为(41.2±3.2)mmol;第二次测量(39.8±2.7)mmol,60岁以下为(39.9±2.1)mmol。结论血磷及血清白蛋白变化检测有临床肾病透析患者的阶段评估,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