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140例新生儿,将其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监护室内护理工作中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总结不安全因素,并就其防护措施展开分析。结果140例新生儿监护室患儿中5例出现护理不安全事件,包括1例院内感染、3例针刺伤、1例烫伤,不良事件发生率3.57%。造成新生儿监护室内不安全事件的原因包括外界因素、人员因素、技术因素及组织管理因素等。结论新生儿监护室护理工作中容易因外界多种因素、人员因素及技术因素等影响护理质量,导致出现护理不安全事件,影响患儿疾病治疗。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要做好护理知识的普及、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抽选出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资料、疾病情况及自我管理水平等方面,对调查结果实施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人均年收入、服药种类、DM知晓率及治疗复杂程度与依从性相关,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经济收入、DM知晓率及治疗复杂程度是影响自我管理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有多种因素可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故而应根据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来避免心血管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方法选取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对60例患者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于此对10位参与了这6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包括医院、患者自身、医护人员,其中医院的护理人员所占比重最大,最为突出的影响因素是护理工作者缺乏专业的护理专业知识。结论对于心血管内科护理有很多不安全的影响因素,要避免这些因素需要医院、护理人员、患者的共同努力。因此,我院应切实加大对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培训,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瘢痕子宫再分娩剖宫产相关因素以及并发症发生的状况。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对瘢痕子宫76例孕妇与非瘢痕子宫76例孕妇,所有孕妇分娩一律为剖宫产手术分娩。瘢痕子宫76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讨论组,非瘢痕子宫76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参照组。统计分析两组孕妇进行分娩时选择剖宫产的相关因素以及并发症发生的状况,并将统计分析的相关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两组孕妇选择剖宫产的相关因素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讨论组孕妇主要是由社会因素、胎儿窘迫两种相关因素造成孕妇再次选择剖宫产手术,而两组孕妇在产后出血、产后发热、盆腹腔粘连三种并发症情况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其他并发症情况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瘢痕子宫孕妇选择再分娩剖宫产的主要因素是由社会因素所造成的,所以瘢痕子宫孕妇应当减少社会因素所造成的剖宫产因素是,并且需要把握孕妇分娩时的阴道分娩和剖宫产两种分娩方式的具体方法,降低孕妇选择再次剖宫产的可能,保证孕妇与胎儿的安全。
简介:【摘要 】 目的 了解市徐州市 201 8 年成人麻疹疾病严重程度的 影响 因素 ,为徐州 市成人麻疹的有效 预防及 控制提供科学证据 。方法 对徐州市 201 8 年成人麻疹发病的影响因素 进行单因素分析及有序 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 201 8 年徐州 市成人 麻疹严重程度的可疑因素是年龄、高血压、糖尿病、 SAA ;有序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SAA 的影响系数为 0.142 ( p<0.05 )、不同年龄组影响系数为 -1.081 ( p<0.05 )、 -0.947 ( p<0.05 ),糖尿病的影响系数为 -0.538 ( p<0.05 ) , 高血压的影响系数为 -0.441 ( p>0.05 ) 。 结论 SAA 水平越高,成人麻疹病情越严重,年龄因素及糖尿病也是成人麻疹疾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中抽选657例进行研究,根据是否患有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6例,被诊断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对照组621例,为非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回顾分析两组新生儿相关资料,对比找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影响因素,性别、胎次、胎龄、分娩方式等两组差异不大,P>0.05。出生体重、自然分娩概率实验组明显更低,早产概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呼吸衰竭发生率、肺炎发生率、败血症发生率、感染性休克发生率实验组明显更高,母亲产前应用抗生素、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人工喂养等概率明显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亲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败血症、早产等均为诱发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重要因素,为了减少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率,应该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预防。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痴呆患者吞咽困难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吞咽功能作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分为2组,即吞咽困难组(n=53)及无吞咽困难组(n=47),并作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与无吞咽困难组比较,吞咽困难组的年龄(84岁以上)、痴呆程度(中重度)、并存基础疾病(脑血管疾病)、进食依赖(需喂食)、食物类型(固体食物为主)及牙齿缺失(6颗及以上)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或P<0.01。年龄75岁或以上,伴有中重度痴呆程度,合并脑血管等疾病疾病、以喂食为主要进食依赖、进食时间30分钟或以上、进食固体食物为主、且牙齿缺失6颗及以上均为老年痴呆患者吞咽困难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吞咽困难情况的发生率较高,临床需尽早发现,积极预防存在相关吞咽困难危险因素,以通过多途径干预措施,从而延缓老年痴呆患者的吞咽困难情况发生及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全麻下鼾症手术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鼾症患者术后躁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前瞻性的研究方式,随机选取156例全麻下行鼾症手术的成年患者,对其临床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依据镇静-躁动评分(SAS)对患者躁动进行评定。按Logistic回归分析的要求进行量化和赋值,先进行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各因素再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中,性别、ASA分级、术前焦虑、麻醉方式、利多卡因使用情况、术中低体温、术后疼痛、是否留置导尿管以及苏醒方式对患者术后躁动有显著影响;进一步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术前焦虑、留置导尿管为术后发生躁动的危险因素;使用利多卡因和自然苏醒为术后躁动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成人全麻下鼾症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与很多因素相关,医护人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患者躁动的发生,保证患者平稳度过苏醒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增高的因素,并提出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之间在我院实施剖宫产的产妇500例,对其剖宫产产妇的临床病历进行分析,对产妇为何实施剖宫产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再制定相应降低剖宫产的措施。结果发生剖宫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①胎儿因素;②产妇因素;③社会因素,并给予产妇加强预防干预的措施、加强心理干预,对降低剖宫产率有积极的意义。结论对产妇在产前加大相关知识水平宣传的力度,充分了解产妇的病情和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分娩前应对产妇是否符合剖宫产的指征进行控制,能减低剖宫产率,但是需要产妇和医生的共同配合。
简介:摘要目的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至我院就医的MMP患儿136例,分为研究组(68例)与对照组(68例),研究组为RMPP患儿,对照组为普通型MPP(GMPP)患儿,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RMPP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年龄、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对照组,ICU入住、吸氧、发热、寒战、胸闷、肺外并发症、咳嗽、呼吸音减弱、胸膜增厚、右肺病变、胸腔积液、大叶性肺不张例数均较对照组多,PA较对照组低,IL-10、IL-6、CRP、CK-MB、IFN-γ、LDH、IgA、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较对照组高,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IFN-γ、LDH、IL-10、IL-6及CRP为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MPP患者的临床表现较GMPP患者更为严重,主要危险因素有IFN-γ、LDH、IL-10、IL-6及CRP,其升高对RMPP具有较明确的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CMV肺炎合并ARD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肾移植手术后67例发生巨细胞病毒(CMV)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患者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29例)和死亡组(38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对影响预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病程、术前血液透析时间等对预后并无显著影响(P>0.05),而糖尿病、有无免疫排斥反应、X线胸片浸润程度、是否进行机械通气以及是否进行早期药物治疗均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肾移植术后患者出现CMV肺炎合并ARDS的临床死亡率较高,其中药物早期治疗、肺部浸润程度、是否机械通气以及有无糖尿病等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强预防CMV肺炎的发生,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疗效差异的相关因素予以探讨。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212例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分析。结果非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开展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开展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非激素抵抗型与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患者IgA水平存在明显差异;14~24岁患者对于激素的敏感性较高,IgA肾病患者、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轻微病变患者对于激素治疗的敏感度比较高。结论对于应用激素开展治疗的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来说,其临床疗效要IgA水平、年龄、病理类型等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2015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300例进行研究,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组,所选患者均进行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其中168例患者未并发心脑血管疾病,132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选取同时期在我院体检健康的120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持续性血液透析组患者透析前、透析后五聚素3水平高于对照组,持续性血液透析组患者透析后五聚素3水平高于透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有吸烟史、血液透析的时间、心肌肌钙蛋白T、五聚素3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6日~2018年3月29日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8例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心源性猝死相关的危险因素与发生时间。结果因冠心病而导致的心源性猝死27例,所占比25.00%;其次是风湿性心脏病,18例,所占比16.67%,除此之外还有高血压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脏病、肥厚性心脏病、肺心病、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入院治疗2~3周内夜间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时间,大部分患者于发病后1h内死亡。结论心内科老年患者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各种基础疾病而诱发心源性猝死,临床应全面分析、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与疾病史,尤其要加强对冠心病、心脏病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