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超分子水杨酸与胶原贴敷料治疗玫瑰痤疮的价值。方法选取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时间内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玫瑰痤疮的患者130例,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130例患者分为甲硝唑凝胶组(65例)与联合治疗组(65例),其中我院医师对甲硝唑凝胶组患者采取甲硝唑凝胶药物进行治疗,而医师对联合治疗组患者采取超分子水杨酸与胶原贴敷料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与甲硝唑凝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分子水杨酸与胶原贴敷料治疗玫瑰痤疮的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时总结湿疹病人接受循证药学基础上开展不同药物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湿疹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根据对病人所开展治疗药物的不同对其施行分组,对照组病人遵照循证药物方式,为病人提供复方酮康唑软膏实施治疗,研究组病人遵照循证药物方式,为病人提供复方硝酸咪康唑软膏实施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针对湿疹病人,为其按照循证药学方式,给予复方咪康唑软膏实施治疗,能够显著提升疾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疾病康复,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恩替卡韦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肝硬化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其设置为实验组,选择同期门诊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入选患者均进行各项生化检验项目检测,实验组肝硬化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分析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恩替卡韦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TBiL、DBiL、TBA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TP、ALB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40例患者治疗后28例肝功能有所恢复,患者临床症状等缓解,10例肝功能提升,治疗总有效率为95%;2例转变为肝癌死亡。结论采用生化检验项目是判断肝硬化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确诊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替诺福韦联合拉米夫定对艾滋病(AIDS)合并乙肝(HBV)患者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2例AIDS合并HBV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拉米夫定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诺福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艾滋病毒的核糖核酸(HIV-RNA)载量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4周后,且实验组HBV-DNA和HIV-RNA载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诺福韦联合拉米夫定在AID合并HBV患者中治疗效果好,有利于降低HBV-DNA和HIV-RNA载量。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干扰素与利巴韦林用于丙肝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丙肝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为36~73岁,平均年龄为(60.5±5.3)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为38~70岁,平均年龄为(62.3±4.9)岁。对观察组采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护肝用药。结果观察组转阴率为90%,对照组为0,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值和谷草转氨酶值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对照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值和谷草转氨酶值暂时性恢复正常,停药后,谷丙转氨酶值和谷草转氨酶值上升。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食欲下降和轻微皮疹的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2例出现死亡。结论从两组患者用药后的转阴率以及谷丙转氨酶值和谷草转氨酶值来看,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对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安全有效,更具有优势,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归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4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其中对照组51例患儿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53例患儿接受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两组患儿临床有效率比较有差异(Z=﹣4.676,P=0.000)。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咽峡炎改善(7.21±2.10)、淋巴结缩小(6.48±2.14)、肝脏缩小(9.24±1.14)、脾脏缩(10.27±2.04)短于对照组患儿咽峡炎改善(9.59±2.14)、淋巴结缩小(9.35±2.64)、肝脏缩小(11.29±1.84)、脾脏缩(12.59±2.47)(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效果优佳,能快速改善患儿病症表现,减少不良事件,值得推荐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滴眼液治疗浅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所选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治疗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滴眼液治疗,最后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更昔洛韦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滴眼液治疗浅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小细胞型肺癌放射治疗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肿瘤放疗科进行住院,接受放射性治疗的经确诊为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80例,分别对其进行不同剂量的放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肿瘤体积的变化大小及临床疗效与放射剂量、肿瘤临床分期及选择的放疗方案密切相关。放射剂量<60Gy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50%在一年之内死亡;剂量>70Gy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可达40%,但是2年生存率为0;当剂量控制在60-70Gy时,患者生存率为64.71%。结论肺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接受放疗后期肿瘤体积受放射剂量、临床分期的影响,放射剂量宜控制在60-70Gy,可以达到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确诊并收治的68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2.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6%,两组患者在复发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国产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予以对照组患者拉米夫定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使用国产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各时点的HBV-DNA未检出率及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对照组则为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国产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值得对其进行临床实践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自2005年11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的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100例,给两组都采取常规护肝治疗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再使用恩替卡韦,对照组再使用诺和灵30R,观察其病毒学应答情况、糖尿病控制情况、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乙型肝炎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病毒学应答率、糖尿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肝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的患者,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毒宁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本次研究的9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均为医院在2014年7月到2015年9月期间收治,将其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利巴韦林组45例和热毒宁组45例,两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采取利巴韦林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利巴韦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56%,平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5.15±1.23)d;热毒宁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平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2.18±0.9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利巴韦林,热毒宁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更佳,且患儿临床症状消失较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拉夫米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单独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和联合拉夫米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8例拉夫米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夫米定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12周,24周,48周后检测发现,HBV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转阴率两组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夫米定对耐药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更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五味消毒饮外洗,配合利巴韦林静滴,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以来,选取100例手足口病患儿,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一组为观察组,使用中药五味消毒饮加减外洗,配合利巴韦林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对比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使用中药五味消毒饮加减外洗,配合利巴韦林治疗的观察组的患儿,发热时间比对照组减少,手足疱疹以及总病程的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五味消毒饮加减外洗,配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观察复方桃仁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4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7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胶囊10mg,每日1次,口服,加用复方桃仁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胶囊10mg,每日1次,口服,不加用其他抗纤维化药物。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用药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和血清肝纤维化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也显著好转。结论复方桃仁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对慢性乙型肝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6例纳入本次实验,依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每组患者均占据23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连续治疗24周与48周时,实验组患者未检查出HBVDNA的患者人数相比常规组明显较高,P<0.05,其中治疗24周时,实验组与常规组未检查出HBVDNA的患者占据百分比为56.52%与30.43%,治疗48周时,实验组与常规组未检查出HBVDNA的患者占据百分比为91.30%与30.43%。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恩替卡韦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用于长期疾病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膳食规划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时间范围我院接收的6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取护肝规范化治疗;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恩替卡韦联合膳食规划治疗,对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LN相较于治疗前都显著降低,且研究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0.0%相较于对照组66.7%明显更佳,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膳食规划使用于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满意,具备推广借鉴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重症乙型肝炎应用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1月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恩替卡韦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疗效;HBV-DNA转阴的平均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治疗前后患者HBV-DNA的载量和肝功能指标;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BV-DNA转阴的平均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BV-DNA的载量和肝功能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HBV-DNA的载量和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HBV-DNA的载量,改善肝功能,缩短疗程,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