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手术与传统开颅术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比。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脑外科治疗的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死亡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意识清醒率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效果更佳,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内毒素定量测定和微生物培养结果比较在临床上的应用与分析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对146例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血液内毒素水平和细菌培养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细菌培养阳性组血浆内毒素含量(2.28~483.44EU/ml)明显高于细菌培养细菌阴性组(0~159.33E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9,P<0.05)。其中细菌培养阴性患者中,体温显著升高组(>38.5℃)内毒素含量(1.54~159.33EU/ml)明显高于体温未升高组(0~2.29E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3,P<0.05)。结论检测血液内毒素水平是诊断和监测细菌性(尤其是革兰氏阴性菌)疾病感染的一个重要参数,与细菌培养的结果比较,检测内毒素含量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及诊治,为给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对病情进行动态监测,并能有效监控病情发展,对给药后的疗效及预后判断具有极大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后路手术使用U形头托专用头架时引起的颜面部压疮的发生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对3例发生面部压疮的颈椎后路手术患者进行颜面部压疮危险评估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发现颈椎后路手术颜面部压疮的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手术时间的长短,长时间的垂直压力,摩擦力,剪切力,麻醉,失血,应激状态;潮湿及化学刺激;心理因素;护士安置体位经验不足,颜面部与头托支撑点的位置。结论合理体位安置(即颜面部与U形头托支撑点的位置应选择额部)和预见性皮肤局部护理(即额部和面颊部预防性使用美皮康,U形头托上除了凝胶防压垫,还应缠绕一定厚度的脱脂棉花),以及术中细心的体位管理对预防颈椎后路手术患者颜面部压疮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腹部胰腺与十二指肠损伤早期诊断与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某院的98例急性腹部胰腺与十二指肠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术前确诊急性腹部胰腺与十二指肠损伤的患者有86例,占总比的87.75%,术中确诊急性腹部胰腺与十二指肠损伤的患者有12例,占总比的12.24%,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有87例患者全部治愈,占总比的88.77%,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占总比的5.10%,死亡6例,占总比的6.12%。结论急性腹部胰腺与十二指肠损伤进行早期诊断与手术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过程中大力实践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与预防措施。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儿科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62例,作为研究对象,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根据患儿发热惊厥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62例高热惊厥患儿主要的致病原因为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肠道感染等,均给予积极、有效、完善的急救及护理措施,患儿的高热、惊厥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治愈59例(95.16%),好转3例(4.84%),仅1例患儿再次复发,经积极干预后明显缓解,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高热惊厥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家长需提高重视,一旦患儿有高热惊厥征兆,需及时入院治疗,通过积极治疗与护理,促进患儿健康,后期也需叮嘱家长做好预防工作,避免高热惊厥反复发作。
简介:摘要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等腰椎病变均是临床常见的腰椎疾病,严重者保守治疗无效,需要手术治疗。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腰椎病变的定性、定位诊断日趋精确。同时伴随着多种手术方式的问世与成熟,腰椎疾病的外科治疗亦得到长足的发展。然而临床上仍常见患者手术后症状和体征未完全缓解或暂时缓解后又出现症状,甚至加重的现象。国内外学者称之为腰椎手术失败综合症。其定义是指腰椎术后仍持续存在或并发腰背痛伴有或不伴有坐骨神经痛的一类症候群。即腰椎手术未达到术者或患者术前的期望值。由于导致腰椎手术失败综合症的原因很多,且评判治疗效果的临床试验可信度偏低,所以目前对于腰椎手术失败综合症的治疗仍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