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小剂量的麻黄碱在改善液体预充的剖宫产病人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效果。方法入选58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实验组在蛛网膜下腔注入局麻药物和置入硬膜外导管后,静脉给予5mg的麻黄碱。对照组则相应的注入同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记录两组产妇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最低收缩压值和麻黄碱的用量。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最低收缩压值和麻黄碱的用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液体预充的剖宫产病人中,使用预防性的小剂量的麻黄碱,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310例采用ESWL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排石成功、排石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本组310例患者中有222例完全排空结石,结石排净率达到71.6%,其余88例治疗失败。患者的体型、病程,结石的位置、负荷、横径、长径、粒数以及是否合并肾绞痛等情况都会对ESWL治疗效果产生影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中段结石,结石的负荷、横径、长径等较大是影响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ESWL治疗效果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多种因素会影响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ESWL治疗的效果,结石位置、结石大小是影响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ESWL治疗的重要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本研究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FunctionalTheory,DFT),使用B3LYP计算方法研究了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elanocytestimulatinghormone,α-MSH)直接结合于聚电解质上并进一步形成层层自组装药物缓释膜的结合机理。通过对各作用位点间的原子距离、键长、结合能、电荷分布以及电势分析,我们发现α-MSH与PLGA相互作用的五个基团中,Tyr,Trp,His与PLGA作用较强,Phe,Lys与PLGA作用较弱,其强弱顺序为Tyr>Trp>His>Lys>Phe。计算结果表明,Tyr,Trp,His与PLGA之间相互作用主要是靠氢键作用,而Phe与PLGA则主要是范德华力;Lys与PLGA作用时,其疏水区域与PLGA之间作用力很弱。该研究对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以及药物作用机理的探讨提供理论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KIM-1对急性肾损伤早期发生、发展的表达及意义研究。方法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顺铂,以造成急性肾损伤模型,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模型成立后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小鼠,并对各组动物的肾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和蛋白水平检测。结果肾脏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肾脏损伤因子阳性表达显著增高,对照组小鼠肾脏损伤因子阳性表达相对于模型组显著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结果和病理免疫组化结果一致。结论KIM-1在健康人体内表达量很低,而在肾组织遭受损伤后KMI-1在体内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故KIM-1是种可靠的早期检测肾损伤的生物学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农牧团场7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的现状,促进对儿童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农牧团场7岁以下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检查,统计并分析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儿童的血红蛋白平均值和贫血检出率。结果314名儿童的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23.76±10.86)g/L,检测结果正常的儿童有283名,占总数的90.13%,贫血的儿童有31名,贫血率为9.87%。男童和女童的血红蛋白平均值和贫血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1岁儿童的血红蛋白平均值最低(120.77±11.02)g/L,贫血率最高(17.33%)。血红蛋白平均值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高,贫血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P<0.05)。结论家长需要注重孩子的营养健康,预防贫血的发生,关注孩子的血红蛋白值,及早发现并及时纠正贫血。
简介:摘要了解磨头镇2003-2012年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死亡状况,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降低儿童死亡率。方法对磨头镇2003-2012年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波浪式下降。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率的47.73%,其中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71.43%,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2.13%。新生儿死亡原因以先天异常、出生窒息、意外窒息为第一、二、三位,婴儿以先心病、先天异常、意外窒息为第一、二、三位,1-4岁儿童则以溺水、交通意外、白血病为第一、二、三位。5岁以下儿童接受保健服务情况总治疗率达86.89%,在途中死亡人数明显减少。结论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首先要降低婴儿死亡率,特别是新生儿死亡率,加强围产期保健,早期服用叶酸,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加强产前疾病筛查,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加强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管理,加强对小儿的监管,提高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基层儿童保健服务水平,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死因的分析,反映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现状,为政府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省保健院设计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质量调查表》对全市6个监测乡(镇、街)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由省、市、县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定期进行监督质控,确保数据准确。结果2014年辽源市监测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40‰,婴儿死亡率6.58‰。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是意外、早产或低体重、先心病、肺炎、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诊断不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和肛门闭锁术后。结论一是我市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40‰,婴儿死亡率6.58‰,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0.00%,而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4.29%,所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要降低婴儿死亡率,尤其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二是有25.00%的儿童死前未得到就医。三是放弃治疗62.50%,应加强健康教育工作,使家长掌握一些认识疾病的能力,及早发现,及早就医,减少放弃治疗导致的死亡。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宣汉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趋势,在此基础上将相应的干预措施提出来。方法在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的指导下收集和整理资料,科学的分析2011-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具体情况。结果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诱发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依次为意外、肺炎、出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及先天性心脏病。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在于促进新生儿、婴儿死亡率的显著降低;根据儿童死亡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的干预治疗措施,通过健康教育的有效强化,做好围术期的各种保健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于促进产科、儿科质量的有效提高和窒息复苏技术的广泛推广至关重要,如此一来可以有效的降低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