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素分析不同脑血管病患者微出血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97例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设置146例非中枢神经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核磁共振T2进行临床扫描检查.观察分析患者的微出血情况患病率.分析微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脑出血患者的微出血患病率为84.0%,脑梗死为46.0%.TIA为25.0%,对照组为13.7%.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微血管的危险因素为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高血压病,脑出血.蛋白病.高胆固醇。结论脑血管病患者微出血的患病率较高.其危险因素为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高血压病,脑出血.蛋白病.高胆固醇,保护因素为低密度蛋白,临床治疗时需要引起重视。

  • 标签: 脑血管病 脑微出血 患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并比较可转形穴位注射药线(川芎嗪)和川芎嗪药物羊肠线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以筛选新型的、便于临床使用的药线剂型。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川芎嗪药物羊肠线组和可转形穴位注射药线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局灶型脑缺血(MCAO)再灌模型,在大椎、双侧内关穴埋药线,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皮质MMP-9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皮质MMP-9表达升高,两治疗组大鼠皮质MMP-9表达均有降低,与模型组同时相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0.05);可转形穴位注射药线组与川芎嗪药物羊肠线组同时相比较,1d组无明显差异(P〉0.05),3d组和5d组差异较显著(均P〈0.05)。结论穴位埋植可转形穴位注射药线可降低脑缺血再灌大鼠皮质MMP-9的水平,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优于药物羊肠线,可作为新型的缓释药线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脑缺血再灌注 可转形穴位注射药线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简介:目的观察强心口服液对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肽原(NT-proBNP)浓度的影响,比较西药常规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1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的CHF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分别予以西药常规治疗和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强心口服液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治疗前及治疗14d后血浆NT-proBNP浓度。结果经治疗后,两组血浆NT-proBNP浓度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中西医结合组血浆NT-proBNP浓度较西药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西药治疗组(P〈0.05)。结论加用强心口服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血浆NT-proBNP浓度,改善心功能,其综合疗效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 标签: 心力衰竭 中西医结合疗法 强心口服液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及血浆前脑利肽pro-BNP对老年高血压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00例资料完整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不同心功能分级的血浆前脑利肽pro-BNP水平的改变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相关指标。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测的相关指标在心功能损害严重时,出现明显改变左室增大,室间隔增厚,射血分数下降。但在早期心功能损害时,这些指标改变不明显,心功能Ⅰ级与心功能Ⅱ级之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ro-BNP水平则随着心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高,在不同心功能分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心功能正常组。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严重心功能不全具有重要的诊断性意义,但对早期心功能不全诊断意义不太大。而pro-BNP水平的检测对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都有诊断性意义。尤其适用于早期老年高血压性心功能不全的鉴别诊断。临床上若将两者相结合,无疑会大大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高血压 心功能不全 超声心动图 pro-B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