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计划变革理论的护理安全核查单在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床旁交接班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设计护理安全核查单,应用计划变革理论,按“解冻-变革-再冻结”阶段,推进格式化护理安全核查单在交接班中的应用。2019年1月~4月为改革前阶段,采用传统交接班;2019年5月1日至12月1日为改革阶段,采用格式化的护理安全核查表,比较改革前后护理交接班合格率、护士在变革期间进行护理安全核查的执行依从率以及护士使用结构化安全核查单的满意度。结果 改进后床旁交接班合格率为85.3%,高于改进前的7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38,P<0.05),且未发生一例因交接班核查不到位而造成的不良事件;变革期间护士进行护理安全核查的执行依从率维持在96.05%~98.74%;护士对使用格式化的安全核查单的整体满意度为100%。结论 基于计划变革理论的护理安全核查单在NICU临床实践中能规范交接班内容,促进护士注重安全核查,规避护理风险,提升交班质量,保障患儿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较盐酸利多卡因+倍他米松+维生素B12治疗与合用盐酸罗哌卡因神经阻滞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睡眠受影响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020年5月到2021年10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96例,进行随机分组,每组48例患者。实验组患者0.25%罗哌卡因 5 mL+倍他米松+维生素B12盐水稀释至 20 mL。对照组患者0.25%利多卡因5 mL+倍他米松+维生素B12盐水稀释至20 mL,两组均采用关节突关节旁椎间孔注药。结果:治疗之前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为7.13±1.36,治疗之后为1.32±0.31,患者的疼痛有明显的减轻;对照组患者治疗之前的VAS评分为7.53±1.53,治疗之后为1.56±0.43,患者的疼痛有明显的减轻,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SBAR沟通模式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床旁交接班中的具体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我院儿童重症病房监护病房的80位儿童与10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法均分样本,分为两组。一组为40位儿童10位护理人员的实验组,采用SBAR沟通模式;一组为40位儿童10位护理人员的对照组,采用常规沟通方式。通过对比法对两组中护理人员对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儿童病情掌握程度、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儿童临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护理人员对病情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儿童临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本次研究中数据均发现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床旁交接班中使用SBAR沟通模式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儿童病情掌握程度,降低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提升交接班工作质量,保障儿童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治疗效果与安全。
简介:【摘 要】目的:通过“流式细胞分离术”分析良性和恶性嗜铬细胞瘤组织形态、细胞 DNA倍体数量,根据实验数据对比分析良性和恶性嗜铬细胞瘤的区别,预测良性细胞转化为恶性恶性嗜铬细胞瘤潜在因素。方法:通过北京协和医院 2014-2019年间存档 22例并伴随诊断结果病体组织进行“流式细胞分离术”实验,其中良性肿瘤病原体 10例,恶性肿瘤病原体 12例,分别将良性与恶性病原体分别与分离试剂进行化学反应,在显微镜下观察良性和恶性嗜铬细胞瘤组织切片,分析对比组织形态和细胞 DNA倍体数量变化。结果:通过实验观察,良性嗜铬细胞瘤组织形态较完整,能缓慢与分离试剂进行化学反应,细胞 DNA倍体增长趋势缓慢;而恶性嗜铬细胞瘤呈现不规则分裂状态,与分离试剂的反应速率加快,细胞 DNA倍体数量无线增长。结论:良性嗜铬细胞瘤分裂速率慢于恶性嗜铬细胞瘤分裂速率,良性嗜铬细胞瘤细胞 DNA倍体数量增长趋势慢于恶性嗜铬细胞瘤的细胞 DNA倍体数量增长趋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IST)的诊断,免疫组化特点,良恶性的判断和治疗。方法本组38例中胃镜检查18例发现病灶13例,仅3例确诊,通过钡餐CT检查10例确诊8例,CD117阳性率86.84%(33/38),CD34阳性率94.73%(36/38),本组均行肿瘤切除或局部消化道部分切除,或得随访的良性12例全部存活,21例恶性交界性间质瘤,患者2例复发,3例口服格林卫两年,5例口服半年,4例死亡,其余均存活。结论超声内镜结合胃肠道影像学检查是临床诊断的主要方法,确诊需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外科手术是治疗GIST的首选,对恶性及潜在的GIST的病人需行伊马替尼治疗。
简介:【摘要】淋巴瘤属于人类临床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之一,疾病发病率在四成以上。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构成结外淋巴瘤的主要病理类型,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以及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又属于最主要的类型。从现有的诊断方式来看,临床上逐渐使用超声检测,超声诊断在于对病灶的孤立性诊断,确保对结外位和毗连淋巴组织内的主要位置的诊断,通过对可操作性的外淋巴瘤定位,从而确定对治疗侧重点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