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偏瘫行早期康复治疗与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试验时间为2020.5-2022.10,共有受试对象52人,选自我院神经内科,随机分组,各组例数为26,对照组基础护理;研究组心理护理+早期康复,比对2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前偏瘫患者情绪量表评分高,负面情绪较严重,干预后研究组HAMA/HAMD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偏瘫患者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较高,P<0.05;干预后研究组FMA和FAC两项评分明显上升,且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预后MBI和QOL评分更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早期康复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可纠正负面情绪,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展开研讨个体化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3年11月我院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术的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确保2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经护理,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SAS、SD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护理方式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体化护理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心理护理促进产后康复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心理护理。结果:在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方面,观察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分别为(52.33±2.58)、(39.56±2.08)、(51.34±2.56)、(40.23±2.53),对照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分别为(52.49±2.43)、(49.63±2.79)、(51.26±2.81)、(48.61±2.41),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心理护理措施在产妇的产后康复中,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调节产妇情绪,帮助产妇恢复盆底肌功能,产妇护理过程中配合程度更高,值得参考。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患儿中的临床价值。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包皮过长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通过收集患儿的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状态、手术效果、并发症等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在术前焦虑、抑郁等心理指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术中配合度和疼痛感受也有所改善,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及伤口愈合时间等方面表现优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在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患儿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能够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术后恢复。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积极推广和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心理干预联合舒适护理在小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采取随机盲选法将我院在2023年2月-2024年1月收治的70例小儿肺炎患儿分成两组,在雾化吸入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35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采取心理干预联合舒适护理,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平均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为94.29%,与对照组的71.43%比较明显更高(P<0.05)。结论 针对小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采取心理干预联合舒适护理,可改善病情,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及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模式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心内科收治的84例介入治疗患者,双盲法则下将其划分甲组(n=42)和乙组(n=42),甲组传统护理方案,乙组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甲乙组患者经差异化护理方案干预后,乙组患者SAS、SDS分值低于甲组(P<0.05);乙组患者精神健康、情感体验、躯体疼痛、社交生活、生理机能及健康状况指标均高于甲组(P<0.05);甲组睡眠质量低于乙组(P<0.05);甲组护理有效率为78.6%,而乙组高达95.2%(P<0.05);乙组满意度指标93%高于甲组的76.2%(P<0.05)。结论: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经心理护理模式干预后,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其负面情绪也有所改善,睡眠治疗较高,临床护理效果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理干预效果评估。通过系统实施心理护理措施探究其对生活质量,焦虑及抑郁情绪等方面的影响,为后续护理方案的优化奠定基础。方法:研究纳入2023年一年内在我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11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均为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措施。干预涉及心理疏导,焦虑抑郁情绪干预,睡眠管理和社会支持等方面。我们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评分来评估干预的效果,并用SPSS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在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有了明显的进步,这种差异在统计上是有意义的(P<0.05)。表明心理干预对改善病人心理状态,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显著作用。结论:静脉溶栓后配合心理干预等护理措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减轻焦虑和抑郁,促使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临床应用价值很高。
简介:【摘要】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非常密切,儒家阴阳、五行、中和、太极、运气学说为中医学理论建构提供了材料和原则;儒学中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中庸等思想,均对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孔伯华、沈梦周等名家均来自孔子故里曲阜,朱氏中医世家是曲阜本地唯一不间断传承的中医世家,第四代传承人朱鸿铭先生是山东省首批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他认为儒家川谷导气、山泽通气的气本论思想,与中医学的少阳枢机理论有紧密联系,本文从临床妇科病着手,具体探析导气论结合少阳枢机治疗月经病及更年期综合征的辩证思路和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和常规组(n=60)。常规组接受家庭治疗,实验组接受团体心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阳性、阴性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SCCS、SSSSI、SE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SCCS、SSSSI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SE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团体心理治疗,能够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促进其回归正常生活,具有较高推广就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罹患肺癌采取胸腔镜手术期间予以压力疏导联合时间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所在主要范围:2019.03-2022.03,选取本院收治60例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分析,依据护理方式差异性展开规范分组,记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前组予以常规护理,后组压力疏导联合时间护理,统计两组各项指标(生活质量测评值、护理满意度评估值、并发症发生率)展开细致观测并实施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测评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护理期间通过予以压力疏导、时间护理结合模式,具有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静脉输液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从2022年的2月至2023年的2月就诊的患者中共选取恶性肿瘤患者90例,患者均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抽取其中45例采用传统方法护理,分为对照组,其余45例则加上心理护理干预,分为观察组。结果:实施差别化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SAS/SDS得分更低,生活质量更高。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必须进行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全程心理护理,使患者的消极情绪得到改善,有利于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方法:选取武汉市蔡甸区精神病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 80 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的人数是 40 例。对于对照组的精神分裂患者,只接受药物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增加心理干预治疗。对比两个患者分组,简明精神病评量表(BPRS)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以及治疗有效率。在正态计量资料当中采用 t 检验,在计数资料方面采用 x 2 检验。 结果:在接受治疗之前,两组的 BPRS 评分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P>0.05);在接受治疗计划后,观察组 BPRS评分(20.33±0.29)明显比对照组的数据(28.65±0.36)(P<0.05)较低。在接受治疗之前,两组在 SDSS 评分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 SDSS 评分(3.44±0.13)相比于对照组的(6.12±0.11)(P<0.05)明显较低。在治疗之前,两个患者小组在 WHOQOL-BREF 评分方面的差别不是很大(P>0.05);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 WHOQOL-BREF 评分(88.36±1.05)相较于对照组(71.53±1.08)(P<0.05)明显要高。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P<0.05),明显观察组总有效率要比对照组高。 结论: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过程当中使用心理干预法,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相关症状,提升患者的社会能力,促进其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