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发展苏建灵,周昆云(一)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国内大民族统治阶级无不奉行民族压迫政策,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还受到外来资本、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解除这双重的民族压迫,成为中国各民族解放事业的一个重大课题。...

  • 标签: 中国共产 民族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 少数民族干部 陕甘宁边区 毛泽东
  • 简介:一战末期伊拉克库尔德人向英国提出了自治诉求并被接受。一战结束后.英国政府便派遣爱德华·诺尔在南库尔德斯坦支持马哈茂德建立自治政府,推行间接统治。阿诺德·威尔逊主政巴格达后,寻求在南库尔德斯坦建立直接统治。从间接统治到直接统治,战后初期英国对伊拉克库尔德人的政策经历了根本性的转折,除了与马哈茂德自身的政治野心以及权力欲的膨胀存在一定关联之外,中东地缘政治环境的剧变、南库尔德斯坦极端重要的政治、经济与战略地位、高级专员公署对库尔德人的态度变化、伊拉克库尔德人的独立倾向与英国的战略规划存在冲突等因素都加剧了英国政策调整的步伐。从本质上来说,英国对伊拉克库尔德人政策的变化是其战时不成熟中东政策的延续,同时也是英国在印度西北曾经实施的部落政策在中东的再现与翻版,最终旨在服务于战后英国在中东的国家战略利益需求。

  • 标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英帝国 伊拉克 库尔德人
  • 简介:德国政府根据本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和环境,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并且这些规定与法律促进了德国文化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并且,德国联邦政府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来扶持地方文化与创意产业。本文对德国文化政策和做法措辞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加以分析。

  • 标签: 德国文化政策 德国文化基金
  • 简介:1928年5月间,日本出兵山东,阻挠南京政府北伐,并于5月3日,制造惨绝人寰的“济南惨案”,肆意屠杀无辜民众。对于日本帝国主义之暴行,南京政府如何应付,已成为对其真假反帝立场之考验。对于蒋介石及其政府应付“济南惨案”之态度,目前仍有不同观点,为了弄清其中史实真像,本刊特将馆藏国民党中执会中有关应付“济南惨案”之文件,包括公开的宣传件以及秘密的内控原则方针等,选择公布,供研究者参考。

  • 标签: 日本人 济南惨案 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人民 指导委员会 国民政府
  • 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确保中华各民族平等相待、维护中华各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各民族共同繁荣,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正确认定和规范变更民族成份就是其中的一项。由于变更公民民族成份涉及的范围广、人数多,且又关系到我们能否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 标签: 党的民族政策 民族成份 各民族共同繁荣 新中国成立以来 民族平等 党和政府
  • 简介:从保安族地区刚解放起,党的民族政策便得到贯彻、执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与作用。1949年8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二军进驻大河家,保安族人民迎来了解放,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正如保安族“花儿”所唱的:“扁石头翻身(者)见太阳,保安人盼来了解放;放开嗓子(者)花儿唱,心宽(者)好比个校场。”当六十二军开进大河家时,保安、东乡、回、汉、撒拉等族人民怀着喜悦的心情,张贴标语,燃放鞭炮,牵羊挂红,热烈欢迎解放军。

  • 标签: 地区 保安族 中国人民解放军 燃放 执行 人民
  • 简介:西藏自然保护区面积居中国首位,截至目前,西藏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7处,总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已命名自治区级生态县7个、生态乡镇128个、生态村1296个。自2016年起,西藏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50万个生态保护政策性岗位,2017年增加到70万个,年人均补助3000元。

  • 标签: 就业岗位 保护政策 贫困人口 生态县 西藏 农牧民
  • 简介:赵光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7年第3期上发表文章,20世纪初是德国历史上涉藏活动极为频繁的时期,主要表现为:一是频繁对西藏及周边藏区考察和探险,二是在与英、俄交涉中明确宣示其西藏政策。德国人还试图与西藏上层建立起直接的联系,甚至企图在拉萨设置一名德国代表,但都以失败告终。威廉二世时期的德国虽然明确反对英、俄使西藏、蒙古脱离中国,但是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与英、俄对抗和实现在华利益的最大化。

  • 标签: 西藏政策 德国历史 20世纪 考析 边疆史地研究 主要表现
  • 简介:三藩之乱期间,大将军图海在招降叛将王辅臣时,王辅臣有自杀之举。图海贯彻玄烨招抚政策,力保王辅臣日后不死,以便发挥其作为招抚工具的作用。战争结束后,玄烨欲重处王辅臣,而图海欲遵守诺言,这导致君臣二人的冲突。这种冲突,体现了平叛战争即将结束之时,二人在降臣处置问题上态度的不同。玄烨的招抚政策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不断变化。在康熙十九年以前,其降臣处置政策比较宽松。十九年以后,渐趋从严。图海则始终坚持“既已投诚,概行宽免”的政策。这使最初在政策上尚有交集的君臣二人,最终分道扬镳,图海也在抑郁、畏惧中病卒。《平吴录》《广阳杂记》关于图海“自尽”的说法,体现了非官方话语对图海信守诺言的肯定与对玄烨失信天下的指责。

  • 标签: 图海 玄烨 降臣
  • 简介:敦煌文书中有关吐蕃的文献,对于吐蕃王朝历史文化的研究具有特别的意义。以书写文字划分,古藏文文献及汉文文献是其中最主要的两个部分。

  • 标签: 吐蕃时期 敦煌文书 汉文 史料 综述 职官
  • 简介: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大多已经停止执行.东部和西部经济发展出现更大差距.必须正视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对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进行调整和补充.使民族地区财政收支矛盾得以缓解并逐步实现财政良性循环.

  • 标签: 民族地区 税收优惠 调整补充
  • 简介:本文以点评“凤凰大学问沙龙”第三期的方式承接前文与仿美学派对话,着重就北京大学马戎教授的沙龙演讲内容进行学理反思。既指出《关于当前民族政策的反思》一文忽略了我国民族理论的十年巨变,又指其误读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史因而误判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实质和趋势,还就其涉及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意识调控学理内涵作了阐发。文章最后,援引中央民族大学杨圣敏教授的同场沙龙演讲,以《如何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作为佐证民族意识良性调控的素材,从而进一步强调格物致知。

  • 标签: 反思 格物致知 事实 概念 民族意识调控
  • 简介:本文基于典型民族地区调查,分析居民对民族政策实施的全过程感知和满意度。研究发现,多数居民对现行民族政策了解程度不深,但民族聚居区居民对民族政策关注度较高;民族政策制定过程感知总体积极,接受性成为政策制定的主要障碍;民族政策执行以行政手段为主,政策执行公平公正和程序合理性有待提升;民族政策评估的必要性和结论可信度评价较高,评估方式方法有待完善;民族政策监督效果总体较为积极,但监督的程序和力度仍需改进。多数居民对各类民族政策的满意度较高,其中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比较高。样本特征、政策总体感知、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督等类型变量对居民民族政策满意度影响显著,而政策制定变量的影响不显著。

  • 标签: 生命周期 民族政策 满意度 影响因素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兼论天圣《狱官令》中的“办”“款”和“辩”是唐代法律文书中的重要用语,在法典中也可见到。当代学者对此有过零散解释①,但似无统一的、系统的研究。笔者对此问题产生兴趣,源于新发现的北宋《天圣令》中有关令文。

  • 标签: 《天圣令》 法律用语 吐鲁番出土文书 “辩” 唐代 法律文书
  • 简介:清朝统治的成功系多种因素交织而形成的合力所致。商业政策作为清朝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既非"汉化"独具的内容,也非满洲特性,不失为破解汉化史观和强调满洲特性二元对峙格局的一个考察视角。清前期的商业政策已非抑商,秦汉以来的制度化的抑商政策和措施已经灰飞烟灭,通商已成为清前期商业政策的基本取向。通商对经济的推动、民生的改善是显而易见的。而经济发展,边疆开发,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各族皆从中受益,生存状态得到改善,经济力便会转化为追求统一的驱动力,即统一力。这既是清代多民族国家得以统一与巩固的基础,也是动力机制。于此,通商政策确有力焉。

  • 标签: 清朝 商业政策 多民族国家 通商 统一
  • 简介:人民法院依法审判案件与解决民族问题,从字眼上看似乎毫无关联,但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出发,从党中央一再强调的“民族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问题”的重大原则出发,两者不仅与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相关联,而且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团结与稳定。

  • 标签: 民族政策 审判工作 《贵州省志·审判志》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 简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是多元化的,其中立法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科学传承与合理开发利用的根本保障。用民事法律保护的制度可使拥有遗产的群体、团体或者个人获得一定的权益,并适当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利用,显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从而避免因主体的放弃和传承者的减少而导致遗产的灭失。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明确适用民事法律保护,并就其正当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述。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事法律保护 正当性 必要性
  • 简介:美国政府最新解密的档案文件显示,尼克松政府时期美国的西藏政策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背景下,美国中央情报局虽然继续援助西藏分裂势力的反华秘密行动,但是大幅度削减了援助的规模和水平。到1974年,美国终止了对西藏准军事行动的经济资助。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美国的西藏政策根据中美关系正常化形势发展的变化而作出了相应调整。

  • 标签: 美国 中央情报局 西藏 尼克松 中美关系
  • 简介:一项政策在不同的时空状况下,其实际施行过程会出现走形,有时政策与配套的举措亦不相同,此面的政策须与另面的举措配套方能实施。当下题目的讨论便提供了这样一个悖论案例:闭关政策对澳门的另面影响——此地(中国大陆)施行的某项举措会在彼地(澳门)引出巨大反应;而在此地属于一种恶性施政(闭关政策是造成18世纪中叶之后中国落伍的重要原因),却在彼地意想不到地引出了良性结果(18世纪中叶之后澳门城市功能却部分因此而发生了新的转型)。其间,澳门并非闭关政策的执行地域,而是其配套措施的衍生地区,内地的闭关须以澳门的开关作为前提,却也因此给澳门带来生机,近代澳门的城市发展模式正奠定于斯时。

  • 标签: 闭关政策 另面 城市发展模式 施行过程 两广总督 英国东印度公司
  • 简介:孤幼不仅存在抚育的问题,逻有财产辽侵夺的危机。汉唐政府没有把照顾孤幼视为政府的责任,直到宋代,才有专门针对孤幼生活与财产的制度设计。孤幼检校法有保障孤幼生活,与保全其财产的作用。儿女分产法是专为分配孤幼家产而立的新法。前者只要有宗亲族人愿意抚育孤幼,国家就不强制执行该法。後者源自张咏的判例,是由男子承分中拨出部分作为孤幼的生活费,而调整男、女的财产比例,遂出现“女合得男之半”的特别法。但《名公书判清明集》所引儿女分产法极为筒略,实际运用上有模糊空间,又可能与父系成员的利益发生冲突,所以该法只见於南宋,往後便不再行用。

  • 标签: 宋代 孤幼 孤幼检校法 儿女分产法 女合得男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