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和城市形态、土地利用的关系是城市规划和政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选择北京轨道交通快速扩张的2001-2008年和2008-2013年两个阶段,考察北京新增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对地区就业增长的影响,借助双重差分模型讨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是否有助于促进城市内的产业扩散。结果显示,随着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向郊区的扩张,新建轨道交通线路的确会促进新增站点所在地区的就业增长,引导产业向轨道交通带集聚,但其对城市整体产业布局的疏散效果十分有限。事实上,随着轨道交通网络的扩张,城市中心区作为轨道交通可达性最高的地区,其可达性最强的地位会不断被强化,进而吸引产业集聚的能力也不断增强,可见,整体上轨道交通发展带来的是产业的向心化集聚。因此,推动北京中心城区的产业疏解,不能单纯依靠轨道交通或者城市交通网络的改善,更重要的是要配合其他促进产业疏解的政策措施,否则城市交通系统的改善可能只会加强产业向城市中心区的集聚,而达不到产业疏解的效果。
简介:政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人作为有限的社会存在无法独自生存而不得不与他人发生关系而必然产生的。“从本质上讲,政治是为人的幸福和人的发展而存在的,政治的最高理想是人间善的生活。”①而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利益冲突、现实条件的制约以及某些人性弱点的暴露把“追求人间善”这种政治应有之意掩盖甚至扭曲了。世俗社会的纷繁复杂也使这种追求不可能明朗清晰的呈现,于是,它渐渐地被人们疏忽或者遗忘了。而在另一种被纯净了的社会中,这种政治的追求被完整地凸显出来,这种纯净的社会就是历代思想家们作为他们的政治理想所描述的“乌托邦”,透过这种纯净没有杂质的社会,我们更能透析政治生活的意义。而这种“乌托邦”的理想社会尤以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为代表。本文就试图以此为例,探析一下在政治思想家们的理想社会中所体现的政治意义。
简介:农民工为城市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农民工因自身受教育程度不高,其自身的话语权受到其教育水平的影响,法律知识的缺乏,使其在处理问题时要么妥协退让,要么铤而走险,以极端的方式来进行维权:传统社会文化中对无讼倍加推崇,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农民工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权.政府在政策制定的设计上,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农民工的利益诉求;农民工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缺失,也影响着农民工维权的效果:农民工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在法律的范围内维权,和谐维权是农民工维权的正确出路.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不影响他人的合法权益,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增强农民工对党与政府的政治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