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4 个结果
  • 简介:如果说王林旭教授的超象艺术从具体问题上来说是想回答“中国美术如何世界对话”的问题,那么这项艺术所取得的包括在美国社会产生的巨大成功,从思想层面揭示了中国文化如何世界互动融合的途径.公共外交的内涵就是传播中国文化,但绝不是要掩盖一个发扬另一个,而是要超越文化差异,实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文化交融.

  • 标签: 公共外交 全国政协常委 艺术 著名画家 林旭 专访
  • 简介:“一带一路”倡议东盟发展战略对接是过去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的结果,也是未来双边经贸关系深化的方向,是双边经贸关系从“边界上”合作迈向“边界后”合作的质的飞跃,必将为双方未来的经济发展与共同繁荣做出新的贡献。未来,中国—东盟需要在产能合作、互联互通和金融合作领域加大对接力度,从而共建中国—东盟共同的经济增长体系。

  • 标签: 中国-东盟 发展战略 “边界上”合作 “边界后”合作 一带一路
  • 简介:由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国家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总体安全观下的跨国民族‘一带一路’"学术座谈会于6月18日在复旦大学光华楼高研院通业大讲堂召开。会议由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纳日碧力戈教授主持,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红杰、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陈玉刚致辞。

  • 标签: 复旦大学 '一带一路' 领土主权 海洋权益
  • 简介:很多宗教传播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国际交流史和外交史.宗教给不同国家、民族的交流提供了有效的桥梁和渠道.当代人类面临着局部战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教派纷争、种族歧视、邪教猖獗、恐怖主义盛行等诸多问题,佛教则蕴涵着十分深刻的和平内涵,慈悲、无我、平等、圆融的和平教义,感召着佛教徒通过自身的净化成为和平使者.学诚法师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思考,给我们讲述了他对佛教国际交流公共外交的思考.

  • 标签: 中国佛教协会 国际交流 公共外交 学诚法师 全国政协常委 副会长
  • 简介:《穆罕默德的真实生活》(又名《穆斯林的无知》)通过视频网站在全球广泛传播,并引发巨大争议,引爆阿拉伯世界新一轮反美浪潮,暴露了美国政府公共外交战略中内向维度的缺失.尽管美国占据技术优势,但仍旧难以完全主导网络空间.美国国内舆论高度多元,泥沙俱下,其影响力借助新媒体得以放大,增加了美国政府公共外交的不确定性,而美国崇尚自由的政治文化又决定了美国政府难以对国内舆论进行有效管理,这构成了美国政府公共外交战略的内在矛盾,其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 标签: 美国政府 真实生活 穆罕默德 公共外交 新媒体 事件
  • 简介:德裔美国学者汉斯·摩根索(HansJ.Morgenthau,1904—1980)被誉为'国际政治学之父'。他在1948年出版的传世经典《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和平》被誉为国际政治领域的奠基之作,也奠定了汉斯·摩根索在这一学科的历史地位。该书对维护世界和平的相关思考和建议,在当前看来依然很有启发意义。

  • 标签: 摩根索 国际政治 国家间政治 权力斗争 传世经典 现实主义理论
  • 简介:国家之间信任是正常交往的前提,维系和巩固信任是形成互利共赢国家关系的基础,而信任的维系和巩固则有赖于国家间达成共同契约(如国际合约、国际协议),这些契约的达成则必须依靠司法的充分协商合作。上合组织最高法院院长会议作为司法协商的具体体现,其为各国充分协商、凝聚共识提供了舞台。2018年中国举办的上合组织最高法院院长会议亮点多多,与会各国既充分享受了现代科技为司法带来的便利,又着力于为“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贡献司法助力,此外中国法院自己的一些独创经验亦为会议平添不少亮点。

  • 标签: 上合组织司法 上海合作组织最高法院 会议分析
  • 简介:亚历山大·莫里森的《俄国在撒马尔罕的统治,1868~1910》是英美学界近年来最新的关于俄属中亚的历史学研究作品.作者以撒马尔罕地区为例,通过研究突厥斯坦总督区当局在基层宗教管理、土地制度、税收、水利、司法方面的政策目标和实践,认为沙俄在此地的统治是失败的.作者强调,作为沙皇俄国的边疆政府,突厥斯坦当局在财力和人力上难以克服的困难,是其失败的直接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当局军政官员本地穆斯林之间文化上的隔阂和政治上的疑惧.

  • 标签: 俄属中亚 突厥斯坦总督区 伊斯兰教
  • 简介: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意味着中国将走海陆兼顾的发展道路,也是对国内政学两界长期以来海陆战略争论的阶段性总结。2014年11月初在互联互通伙伴对话会上,习近平进一步宣布中国将秉承"亲、诚、惠、容"的理念,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和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打造和周边国家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国和亚洲的腾飞和共同繁荣。这意味着"一带一路"倡议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即是这一战略的侧翼。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有利于维护我国西部的地缘安全、能源安全及维护民族团结。中国面临着美国自阿富汗撤军、乌克兰危机等带来的机遇,但同时也隐藏着许多潜在的困难挑战,中国只有把握机遇,正视困难和挑战才能顺利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 标签: “一带一路” 利益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
  • 简介:中国高铁行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不但满足了国内民众舒适出行的需求,而且创造条件朝向海外'走出去',积极践行'高铁外交'构想。为高铁产品进行配套的中国中小企业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们是中国'高铁外交'的底气来源,不但为这一外交形式贡献产品智慧,而且亦是其当然主体,在'高铁外交'的产品质量工业声誉维护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自身也借助这一企业跨国交往方式进行着海外拓展的尝试。

  • 标签: 海外拓展 维护过程 产品质量 国内民众 主机厂 设备公司
  • 简介:孙萍长期从事京剧对外交流工作.从无意识的文化交流,到有意识的文化外交,孙萍展现了中国艺术家的公共外交风范.从她的京剧外交经历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三种主要的形式:一是以京剧交流为基础,完成政府外交任务;二是以京剧交流为核心,开展文化外交;三是融合京剧西方戏剧,树立中国艺术创新形象.

  • 标签: 京剧表演艺术家 对外交流工作 文化交流 创新形象 专访 文化外交
  • 简介:自2014年下半年至今,日本主流媒体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了跟踪报道和分析。相关报道认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上台执政后,中国领导集体将中国打造成超级大国战略意图的具体表现。中国推行这一战略有在亚太地区牵制甚至抗衡美国之意。安倍内阁始终从如何将日本打造成为政治军事大国,由此获得新的身份认同价值这一视角来分析中国对外战略意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相继成立后,日本各界就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是否应与中国合作的问题,出现了安倍政府不同的态度和立场。但社会舆论对日本政府的影响有限,安倍内阁随即操控了局面,推出"一带一路"倡议针锋相对的政策。

  • 标签: “一带一路”日本主流媒体 安倍内阁
  • 简介:2017年10月28日,第二届'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宗教中国周边外交'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复旦大学中国周边国家关系中心主任石源华教授和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徐以骅教授致辞。石源华教授强调,宗教因素在中国周边国家关系、'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通过国内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交流对话,有助于推进这一领域的研究,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坚实的学理和智力支撑。徐以骅教授阐述了'大国宗教'的概念.

  • 标签: 人文交流 一带一路 周边外交 对外交流 周边国家
  • 简介:城市外交是开展公共外交的有效手段,而建立国际友好城市是开展城市外交的重要载体。1973年6月,天津市与日本神户市结成了中国第一对国际友好城市,开创了中日地方城市对外结好的先河。此后,天津市基于良好的对日友好城市发展基础,相继于1980年四日市、1986年千叶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本文通过介绍天津市千叶市的友好城市交往现状及发展历程,阐明友好城市在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面对当今中日关系的不断回暖,天津应该发挥与日本友好交往的传统优势,进一步加强与日本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添砖加瓦。

  • 标签: 交往例 交往城市 作用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