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底层土壤有机碳库占土壤总碳库50%以上,但其控制机理仍不清楚.本研究以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酶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杉木林表层(0~10cm)和底层(40—60cm)土壤微生物生长对策差异.结果显示,相对于表层土壤,底层土壤易利用碳含量更高,表层土壤微生物更趋向于K对策,而底层土壤微生物则更趋向于r对策.

  • 标签: 杉木林 有机碳分解 土壤微生物 生长对策 土壤易利用碳
  • 简介:在河蟹养殖塘边上构建了多级串联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研究其对河蟹养殖尾水中总氮和总磷净化效果,以及尾水中总氮和总磷浓度沿程衰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7月1-6日,该人工湿地对总氮和总磷含量去除率分别为87.03%和77.21%,说明该人工湿地能有效处理养殖尾水中氮、磷污染物。位于人工湿地系统前端湿地单元对总氮和总磷去除起主要作用。随着水力负荷提高,其对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减小。在建立总氮和总磷含量与水力负荷沿程衰减模型中,总氮最佳拟合模型为指数衰减模型,总磷最佳拟合模型为二次多项式模型。

  • 标签: 养殖尾水 表面流人工湿地 沿程衰减模型 水力负荷
  • 简介:以2004和2008年福建省各区县私营企业密度为指标变量,以福建省84个县级行政单位为基本单元(金门县除外),借用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GIS技术,通过构造空间权重矩阵,从空间关联角度探讨福建省私营经济空间异质性、相似性和空间分布模式.研究表明:福建省私营经济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自相关特征,空间集聚特征明显,私营经济发展突出地表现为“双核心”模式,即闽南三角核心和闽江口核心;在私营经济发展格局动态变化方面,福建私营经济发展东西差距在极化效应影响下不断加剧;探析私营经济发展影响机制发现,福建私营经济发展历史积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基础设施完善度以及区域交通便捷度是塑造私营经济空间格局主要因素.

  • 标签: 私营经济 ESDA 空间格局 影响机制 福建省
  • 简介:全球变化背景下研究增温和养分有效性对细根生物量影响,对于理解林木养分吸收、生产力和碳吸存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杉木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福建省三明市陈大镇国有林场内设置土壤增温和氮沉降双因子试验,研究杉木幼树不同月份细根生物量变化,结果发现:1)土壤增温、氮沉降分别对总细根生物量有显著抑制和促进作用,土壤增温与氮沉降交互作用对总细根生物量则无显著影响。2)增温对4月、7月、11月份细根总生物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增温对细根总生物量抑制效应以7月最大;氮沉降对7月和11月细根总生物量有显著影响,7月份促进作用大于11月份。3)土壤增温对0~1mm细根生物量抑制作用大于1~2mm细根,表明0~1mm根系对增温响应更加敏感。4)土壤增温对表层0~10cm细根生物量抑制作用大于较深层细根生物量;而氮沉降只对表层土壤细根生物量有显著促进作用,表明土壤增温和氮沉降均能显著改变细根垂直分布。结论表明,土壤增温显著抑制细根生物量,而氮沉降显著促进细根生物量,并引起细根生物量在不同径级、不同土层分配格局变化,从而可能对杉木适应性和生长产生影响。

  • 标签: 土壤增温 氮沉降 杉木 细根生物量 垂直分布
  • 简介:全球变暖愈演愈烈,IPCC(2013)报告指出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增幅可能超过1.5-2℃[1],许多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地上和地下生态过程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温度升高影响[2]。根系分泌物是植物地下碳输入重要渠道,每年碳输入可占光合产物5%-21%[3],因为大多数根系分泌物可以被微生物直接利用,它是驱动森林生态系统中碳循环主要有机碳源[4]。

  • 标签: 森林生态系统 全球平均气温 有机碳源 杉木根 根系分泌物 全球变暖
  • 简介:利用Landsat8遥感影像数据,快速提取道路、水体、植物和建设用地等反映湿地景观健康状况景观要素,并生成评价指标,构建由指标优化函数和综合评定函数组成湿地景观健康评价模型,实现对苏州市湿地景观健康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健康等级好和较好湿地大多位于市郊,这些湿地开放水体面积相对较大,不易受到人类活动干扰。单块湿地内部健康状况也有较大差异,湿地内部中心区域健康状况普遍要比外围区域好。利用遥感影像评价湿地景观健康状况,可以快速完成大面积湿地景观健康评价,可以为湿地管理部门提供湿地健康评价应用工具与决策依据,也可以为下一步重要湿地精细尺度评价打下基础。

  • 标签: 湿地 遥感影像 景观健康 评价 苏州市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各派驻地方国家土地督察局:为积极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以上地利用方式转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现就消化批而未供土地和盘活利用闲置土地有笑事项通知如下:一、大力推进土地利用计划“增存挂钩”。

  • 标签: 自然资源部 建设用地 挂钩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土地利用 机制
  • 简介:赛博空间是一种崭新的人类生活和交往空间,它以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综合应用为基础,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经济活动场所,本文讨论了赛博空间概念,以及支撑赛博空间关键技术,即信息高速公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兹术、数据库管理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并就其在城市规划,城市交通,商业布局及城市旅游中若干应用进行探讨。

  • 标签: 赛博空间技术 城市地理 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 经济活动
  • 简介:研究了福州市农业表层土壤(0-10cm)。中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优控16种多环芳烃(PAHs)含量,并对其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土样中16种PAHs检出率达到100%,其总量含量范围为100.2-1215.1μgkg^-1,且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中PAHs主要源于生物燃烧和石油。利用毒性当量因子(TEF)计算了供试土样中PAHs单体相对于苯并[a]芘毒性当量(Bapeq),土样中总Bap。值范围为12.50-147.95μgkg^-1,其中50%土样总Bapeq值超过荷兰规定目标值(总Bapeq=32.96μgkg^-1),表明福州市部分农业土壤存在一定潜在生态风险。

  • 标签: 土壤 多环芳烃 来源 生态风险
  • 简介:在查阅“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基础上,以《FloraofChina》、《中国植物志》、《福建植物志》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为依据进行比较研究,结合近年来有关专家、学者对福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实地调查所取得成果,对2012年公布《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50种进行增补,并对部分种类中名或拉丁学名进行修订或提出归并建议。研究显示:补充、完善后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有60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1种。研究结果可为福建省有关部门完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开展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以及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 标签: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 福建
  • 简介:土地利用变化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强度两个方面,是土地利用类型从低生态位层次向高生态位转变自组织行为。对不同层次土地利用生态位进行控制与协调,才能实现一定耕地保有量下土地利用资源场均衡。而这种均衡正是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得以实现前提。在生态位势理论与系统边界理论基础上,论文构建了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模型,并以江苏省锡山市为例定量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相互作用强度。研究显示,经济发达区非农用地与农用地生态位差较大,城市化进程加快,使耕地更易损失。从资源流动场论分析角度。探讨了建立耕地保护机制途径和方法。在目前水平上,把土地利用生态位作为土地利用/覆被研究中一种新方法论更有意义。

  • 标签: 土地利用 经济生态位分析 耕地保护机制 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利用强度 城市化
  • 简介:中国历史地理学具有悠久传统,也是一门符合现代科学原理新兴学科。由于中国拥有长期延续文献记载.涉及时间和空间范围很广,包括多样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现,在中国发展历史地理学有举世无双优势。在气候和环境变迁长时段观察等方面,中国历史地理学可望对人类未来作出独特贡献。已在进行”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项目,将使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本文还对历史地理研究如何为现实服务,如何提高研究水平发表了看法。

  • 标签: 中国历史地理学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景现 气候 环境 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 简介:利用2013年10月7日和14日landsat8ETM+遥感影像数据和松嫩平原实测31个采样点水体中叶绿素a和悬浮物含量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松嫩平原水体中叶绿素a和悬浮物含量反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将各波段反射率进行必要数学变换和波段组合后,可以显著提高其与水体中叶绿素a和悬浮物含量相关水平;以R4/(R2+R3)为自变量,建立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反演模型拟合效果最好;以(R5+R4)/R3为自变量,建立水体中悬浮物含量反演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 标签: 叶绿素A 悬浮物 水体 反演 模型 遥感影像
  • 简介:通过调查和采样,测定了安庆菜子湖退耕湿地土壤重金属含量;采用潜在生态危险指数法,评价了湿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生态危险;对土壤重金属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都低于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除Pb之外,土壤其他重金属含量都大于长江流域土壤背景值,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存在一定累积。随土壤深度增加,不同重金属含量变化存在差异,Mn含量在增加,并在底层富集明显,Zn、Pb、Cr和Cu含量波动变化,Ni含量在减少。研究区土壤重金属风险等级整体偏低,属轻度污染。酸模(Rumexacetosa)群落下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最高,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也最高,其次为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群落下土壤,细叶薹草(Carexrigescens)群落下土壤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最低。土壤中Cu、Pb、Ni和Zn含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农业活动是其主要来源,Cr可能来自自然源,Mn和Ni来源较复杂。

  • 标签: 退耕湿地 重金属 分布特征 污染评价
  • 简介:在USLE/RUSLE中,降雨侵蚀力与地表植被覆盖度因子具有季节变化特征.本研究考虑到两者时空耦合性,采用基于混合像元分解计算-y法,得到了海坛岛不同月份地表植被覆盖度因子C。值(第i月地表植被覆盖度因子值)和不同地类年植被覆盖度因子C值,为岛内土壤侵蚀预报和水保工作提供参考.对第i月地表ND啊值与年C/Ci值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呈现较好线性关系,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两组线性回归参数.年C值与11月份地表NDVI拟合程度最好,NDVIi与C1值拟合程度好于年C值与NDVLi最后得到海坛岛通用Ci值估算模型G=1.007—1.119-ND%,该模型决定系数达到0.8,可用于计算岛内各月份Ci值.

  • 标签: 植被覆盖度因子 混合像元分解 NDVI 季节分异 海坛岛
  • 简介:对福建长乐东海海岸沙丘进行光释光测年(OSL)分析,并根据毗邻海岸沙丘光释光年代以及环境考古年代校验,初步确定了长乐海岸带近300a来海岸沙丘发育时段。在光释光年代学确定统一时间标尺基础上,采用粒度参数作为环境代用指标,讨论分析了不同空间尺度下影响长乐海岸沙丘发育主要因素。研究表明:1)长乐海岸沙丘砂粒度特征表现出典型风成砂特征:以中砂为主,分选较好,近对称,中等峰态,粒级较集中;2)长乐东海海岸沙丘发育于1714年以来,长乐海岸带海岸沙丘发育可划分为3个时期,AD1800以前、AD1800—1868、AD1896年至今;3)近300a来东海沙丘发育主要受到东亚冬季风强度影响,冬季风较强时期海岸风沙活动频繁,但人类活动影响也不容忽视。

  • 标签: 海岸沙丘 OSL测年 粒度特征 福建长乐
  • 简介: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铅(Pb)和镉(Cd)及其复合胁迫对黄菖蒲(Irispseudacorus)幼苗生长及生理响应。将黄菖蒲幼苗培养于250mL培养瓶中,以1/2Hoagland营养液预培养7d后,然后进行500mg/LPb、25mg/LCd和500mg/LPb+25mg/LCd复合胁迫处理,28d后测定幼苗各项生长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500mg/LPb和25mg/LCd+500mg/LPb胁迫下,黄菖蒲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与对照相比都显著下降,所有处理地下部干重与对照处理相比都显著下降;在所有处理下,幼苗叶绿素a含量都下降;在500mg/LPb和25mg/LCd+500mg/LPb处理下,幼苗叶绿素b和胡萝卜素含量下降都不显著;在500mg/LPb和25mg/LCd+500mg/LPb处理下,幼苗根和叶中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增加,但是在25mg/LCd处理下,幼苗根和叶中POD活性和叶中MDA含量都显著减少。Pb和Cd可以有效诱导黄菖蒲幼苗Pro合成,能提高黄菖蒲幼苗抗性。

  • 标签: 黄菖蒲 淡水湿地 胁迫 生理反应
  • 简介:本研究以杜塘水库大坝断面沉积物为对象,通过对上覆水-沉积物界面的好氧/厌氧连续培养模拟试验,比较灭菌与非灭菌条件下,上覆水中氨氮和硝酸盐氮浓度变化以及沉积物中氨氮和总氮质量分数变化,并分析培养前后沉积物中与氮循环相关微生物变化,研究微生物对氮释放影响.结果表明,灭菌组沉积物氨氮和硝酸盐主要通过上覆水-沉积物浓度梯度作用力进行扩散释放,较快达到平衡;而未灭菌组氨氮和硝酸盐释放受溶解氧浓度影响,缺氧环境在微生物作用下会促进反硝化作用以及氨氮释放,沉积物中含有10^4CFU/g氨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暗示着沉积物中微生物作用下氨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较为激烈.

  • 标签: 沉积物 释放 微生物 杜塘水库
  • 简介:快速城市化进程对城市湿地造成空前压力,在短期内以人类活动干扰为主要特征;强度各异、来源多样干扰对以城市湿地为载体候鸟生境产生负面影响,影响着候鸟越冬生境质量,进而影响了候鸟种群变化。其中,量化人类活动干扰强度与其对候鸟生境格局影响是生物保护工作重要内容之一。纳帕海湿地(Ramsar湿地)是黑颈鹤(Grusnigricollis)中部种群主要越冬地,然而日趋严重的人类活动干扰已经影响了黑颈鹤种群越冬生境质量,因而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是十分必要。在研究区内,根据黑颈鹤可利用景观,识别黑颈鹤潜在生境,结合2010~2015年期间对人类活动干扰源多次实地调查资料,将影响黑颈鹤生境主要干扰源进行分类,确定其强度和干扰范围,从而确定2010~2015年期间黑颈鹤实际生境格局及复合干扰位置、强度和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黑颈鹤越冬种群稳定期和迁离期实际生境分别仅占两时期潜在生境48.9%和38.3%,人类活动干扰是造成黑颈鹤实际生境和潜在生境差异主要原因;其中,低复合强度干扰影响面积在稳定期和迁离期都接近总干扰面积90%,所以,低复合强度干扰是黑颈鹤生境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控制低复合强度干扰,可以快速、有效地起到保护和恢复黑颈鹤生境目的。

  • 标签: 黑颈鹤 越冬 生境 格局 人类活动干扰 城市湿地
  • 简介:利用树木年轮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了福建省戴云山台湾松(Pinustaiwanensis)径向生长模式以及与气候相关关系,戴云山是台湾松在大陆分布最南界。前人研究了区域树轮对气候变化线性相关关系,本研究进一步计算了基面积年增量年表BAI年表,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了戴云山台湾松径向生长与气候线性和非线性关系。模拟结果显示台湾松径向生长与温度和降水存在一定非线性特征,其线性关系只在一定阈值内成立,比如降水在大约40~270mm之间呈现线性关系。台湾松BAI年表与气候因子相关分析表明,区域5—10月份平均温度引起季节性干旱是台湾松径向生长主要限制因子,其相关系数达-0.64。研究对于进一步理解戴云山地区台湾松生长对未来气候变化可能非线性响应关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树木年轮 台湾松 戴云山 非线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