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气象节目在近十年的发展中,已经越来越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在气象节目中对天气实况进行独到的分析和精准的把握往往能够增强节目的科学性和可视性,丰富节目内容。本文就气象节目中的天气实况部分,进行详细论述,研究如何更好的完善天气实况内容,突出天气实况在气象节目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气象节目的质量和传播效果。

  • 标签: 气象节目 天气实况 节目内容 可视性 科学性
  • 简介:我省气象事业始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是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发展比较早的省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给我省气象事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五十多年来已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省的比较现代化的业务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气象记录档案。7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记录档案的信息化工作,

  • 标签: 气象记录 应用服务 档案 气象事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 管理
  • 简介:主要分析了北京沙尘天气变化规律及沙尘源区积雪变化北京沙尘日数的关系,并探讨源区积雪变化影响北京沙尘天气的机制。研究表明55年来北京沙尘日数基本呈减少趋势,但1998-2000年又有所增加,沙尘暴日数也在减少,近10年北京没有出现强沙尘暴天气。而沙尘源区积雪深度和积雪面积北京沙尘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冬季源区积雪减少(增加),很可能导致春季沙尘日数增加(减少),作者认为冬季积雪变化引起的土壤含水量变化是影响春季北京沙尘天气的原因之一。

  • 标签: 沙尘 北京 沙尘源区 积雪
  • 简介:嘉兴市万安防雷工程部于1999年1月对平湖市信用联社防雷整体环境进行勘察后拿出设计方案,并于同年4月完成工程施工,至今已有一年多时间,所有受保护设备运行正常。

  • 标签: 信用联社 平湖市 嘉兴市 勘察 运行 防雷工程
  • 简介:2012年,气候系统研究所以“东亚季风变异机理及其对中国气候影响”研究为核心,围绕东亚季风变异机理和预测、海-陆-气相互作用对东亚气候影响、青藏高原热力和动力过程及其影响、气候变化机理预测理论4个主要方向开展研究,在东亚季风长期变化机理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 陆-气相互作用 变异机理 东亚季风 预测理论
  • 简介:对江西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改革建设的内容和方向进行了论述,认为江西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改革建设,应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明确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定位,深入实施科技兴气象战略,深化气象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业务科研的结合,形成科技创新引领事业发展的研究型业务,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气象科技水平和气象业务的科技含量,提高气象队伍素质,培养造就具有创新能力、既懂科研又懂业务的学科、技术带头人和复合型人才.

  • 标签: 气象 科技创新 体系 改革 建设
  • 简介:气象记录是进行气候分析和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获取准确的记录,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不但是为准确作出天气预报打好基础,更是我们测报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却造成记录的误差。常见的记录误差可分为系统性误差和偶然性误差两类,而偶然性误差,主要是仪器设计制造时本身的不完美和气象测报一时疏忽造成的。判断记录误差的基本方法是比较法。

  • 标签: 系统性误差 实测 天气预报 记录误差 气象测报 气候分析
  • 简介:厄尼诺事件常伴随着全球性大气环流的异常和短期气候的变化,特别是最近两次厄尼诺(1991—1992年、93年),使全球许多地方发生了气候灾害。本文用中国科学院厄尼诺事件监测小组的标准分析了厄尼诺事件青南高原冬季降水的关系,并用谱分析、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太平洋月平均海温存在持续性升温(或降温)的一些特征,用代表性好、持续性强、稳定可靠、相对独立、物理意义明确的海温月、季、年的气候因子建立雪灾短期气候预测方程,并对预测方程进行了验证。

  • 标签: 厄尼诺 雪灾 短期气候预测 气候因子
  • 简介:本文通过对8607号和8114号二个强度、路径均不同的台风的分析,发现层结稳定度(N~2)(N~2=g(dlnθ)/θ)的水平变化对台风的强度和路径关系密切。台风一般总是朝层结稳定度小的区域移动,层结稳定度小值区有利于台风加强。这对预报台风强度和路径有一定指示作用。

  • 标签: 非均匀层 螺旋云带 指示作用 西北太平洋 非绝热加热 西行
  • 简介:通过雷达误报警故障现象及前期排除该故障的过程,结合方位驱动工作原理,对比在用正常电路板故障电路板相关插座和集成电路插脚的电压及分压电阻阻值,进行分析并排除了误报警故障后才发现雷达方位驱动不报警的真正故障。根据驱动箱方位驱动报警信号流程原理图,逐步测量主控箱和驱动箱都开启状态和主控箱开启而驱动箱关闭状态的方位驱动报警电平的通路,发现通路断路,经过检查所有插头座,发现断路点,重新焊接后故障彻底排除。

  • 标签: 雷达 驱动 故障 排除
  • 简介:利用1960~2000年气候统计资料和1975~2000年环境监测资料,从地理位置、大、小尺度气候背景、兰州市区污染源概况及主要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等方面,分析该市的气候污染环境背景,为兰州市空气质量预报方法和模式的建立提供依据.

  • 标签: 气候背景 环境背景 大气污染 空气质量
  • 简介: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进步,由定性管理不断向定量管理转变的目标管理方法在事业单位得到推广。本文从目标管理的由来、目标管理产生效益和效能、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如何进一步发挥目标管理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 标签: 目标管理 理论与实践 气象部门 社会进步 事业单位 定量管理
  • 简介:1.1近百余年东亚夏季风和中国东部夏季温度的年代际变化东亚夏季风和中国东部温度变化是中国气候研究的两个关键问题,但对于两者联系的认识尚存在不明确之处。IPCC(2007)报告的东亚夏季风指数自1920年代起有持续的减弱趋势,几乎无年代际波动,意味着过去百年对应于中国增暖的是夏季风减弱,但这有悖于大陆温度升高有利于海陆热力差异增大和季风增强的传统认识。研究过去百年间两者的对应关系发现,IPCC(2007)报告不同,重新计算的东亚夏季风指数在1960年附近有峰值,在1920年代后表现出显著的年代际波动,而非单纯的减弱趋势(图1a)。夏季风和东部温度序列在过去百余年里的相关系数并不显著,但11年滑动相关显示出两者在多数时期存在年际正相关,这反映了大陆温度升高加剧海陆热力差异的副热带季风形成机理;同时滑动相关系数存在较大波动,说明两者的联系较为复杂(图1b)。进一步研究发现,过去百年里,东亚夏季风有3段减弱期和2段增强期,东部温度有2段增温期和1段降温期(图1c),两者的年代际趋势并无稳定对应,而是有多种配置,当夏季风和东部温度年代际趋势相同时,两者相关系数总是明显增大或为显著正值,反之则相关系数迅速减小或为负值,这解释了图1b中滑动相关系数的波动,说明年代际尺度上中国东部温度对夏季风的影响要弱于年际尺度,影响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可能是更大时空尺度的热力变化(图1)。(林祥)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 东亚夏季风 海陆热力差异 年代际变化 年代际波动
  • 简介:彼得·圣吉学习型组织理论提出了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等“五项修炼”,倡导成员全身心投入学习力建设,让员工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通过学习提升创造力,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竞争需要的最先进的管理理论之一。本文在对学习型组织理论内涵进行分折思考的基础上,就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部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 标签: 学习型组织 理论分析 创建 知识经济时代 系统思考 管理理论
  • 简介:1气候预测理论方法1.1南亚高压强度和位置变化的2个主导模态及其形成机制揭示了5月南亚高压强度和位置变化的2个主导模态,提出了ENSO的持续性和印度洋的海温作用对上述2种模态的影响和机理.5月南亚高压的形态变异将亚洲夏季风爆发的各个阶段连接成一个完整接续的动力过程.本工作根据观测资料定义了5月南亚高压的强度、东西伸脊点和脊线位置.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 南亚高压 位置变化 高压强度 夏季风爆发
  • 简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社会与经济和公众生活生命的影响很大,因此受到公众和政策制定者的极大关注。近些年的热点问题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否会受到影响?

  • 标签: 气候事件 极端天气 全球变暖 公众
  • 简介:1.973项目“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主要进展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在2010年年底完成,并顺利通过了项目验收。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如下:

  • 标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大气化学 大气成分 大气气溶胶 服务 观测
  • 简介:利用2013年台风"苏力"的监测资料、台风灾情资料、2000年后福建省台风灾害数据库资料和台风"苏力"灾害防御行为效益评估网络问卷调查资料,采用相似分析法的上下限区间估算法,预评估台风"苏力"造成的受灾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并利用台风灾害风险区划方法对台风"苏力"进行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台风"苏力"预评估结果与实际灾情相符,台风"苏力"灾害风险分布实际灾情分布大部分一致,风险等级高的县市,实际灾情重,高风险区的大部县市直接经济损失均为1000万元以上。应用台风灾害防御行为效益评估三级指标体系,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可知,指标体系中的各级各项指数均能较好地反映和评估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公众参与的防御行为效益,政府主导在各类减灾行为中作用最大。

  • 标签: 台风“苏力” 灾害评估 风险区划 效益评估
  • 简介:利用我国160个台站从1951~2000年的月降水观测资料和NCEP/NCAR的全球海表温度(SST)资料,分析了我国夏季(6、7、8月)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海温的相关,并应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研究了我国夏季降水分布异常海温变化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夏季降水异常的雨型分布主要有3种,这些雨型的时间变化除了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外,还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尤其是华北地区的降水从1965年左右开始减少,特别是大约1976年后有显著的减少。SVD分析揭示的我国夏季降水和全球海温异常的耦合关系表明,这种耦合关系最主要的时空变化特征表现在年代际变化的时间尺度上。我国华北和东北南部的夏季降水从1976年前后明显减少,之显著关联的海温异常的关键区包括太平洋、印度洋以及热带和南大西洋。特别是热带中、东太平洋,印度洋,以及热带和南大西洋海水,从1976年前后也明显增暖。本研究揭示的华北持续干旱印度洋和大西洋海温的年代际变化的耦合关系,在以往的研究中还未见到,因而有必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重视。我国夏季降水和海温的耦合关系,还表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异常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温异常的显著相关上。当南海和黑潮区域以及相邻的热带西太平洋海区海温为正异常时,热带和北大西洋海温也为正异常;而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为负异常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偏涝;反之,该地区则偏旱。

  • 标签: 夏季降水 海温 年际变化 年代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