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进入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9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4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实行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相比差异较为显著,2组具备统计学意义(即P<0.05);经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55%及2.22%二者相比差异较为显著,2组具备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实行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明显改善认知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近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双盲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尼莫地平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MSE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性显著(<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血管性痴呆患者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智力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可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VD的疗效和治疗前后MMSE、ADL评分的变化,了解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0.6~2013.11我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6例,对患者进行MMSE量表测评,依据得分情况分为对照组(C组)与血管性痴呆组(VD组),其中VD组再分为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组(即联合治疗组)和单纯加服尼莫地平治疗组(尼莫地平组),其中联合治疗组男24例,女8例,平均78.8岁;尼莫地平组男23例,女9例,平均77.5岁;对照组男21例,女11例,平均77.3岁,三组均给予相同的活血化瘀药物等常规治疗及对症处理,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多奈哌齐及尼莫地平,尼莫地平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尼莫地平,8W、12W后行MMSE、ADL评分及计算有效率。结果8W、12W后,三组患者的MMSE评分、ADL评分均升高,其中,联合治疗组8W、12W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和尼莫地平组(P<0.01),尼莫地平组12W后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联合治疗组8W、12W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尼莫地平组(P<0.01);尼莫地平组12W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中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胞磷胆碱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VD患者124例,随机分为给予多奈哌齐治疗的对照组与给予胞磷胆碱联合多奈哌齐治疗的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改良巴氏指数评分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MMSE总分、巴氏指数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胞磷胆碱联合多奈哌齐运用于VD临床治疗提高患者记忆力、计算力注意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安全性高,具备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尼莫地平联合胞磷胆碱胶囊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尼莫地平联合胞磷胆碱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胞磷胆碱胶囊治疗,治疗时间均为8w,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MMSE评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ADL评分、MMSE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ADL评分、MMSE评分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尼莫地平联合胞磷胆碱胶囊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2月我院血管性痴呆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联合组、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行瑞舒伐他汀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血管内皮功能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结果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ET-1表达水平比治疗前明显下降,NO表达水平明显上升,联合组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血管性痴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给未来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 2015年 2月~ 2016年 7月收治的 15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同时选取同期 50例非血管性痴呆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 Hcy水平、颈总动脉( CCA)与颈内动脉( ICA)的内径及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 IMT)以及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 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 Hcy水平与 IMT的相关性。结果 血管性痴呆组血清 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血管性痴呆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 82.67%,与对照组的 28.00%相比有明显上升( P<0.01);血管性痴呆组 CCA、 ICA内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变窄, IMT明显增厚( P<0.01)。结论 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 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血清 Hcy水平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越严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联合丁苯酞(NBP)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抽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市中心医院确诊的94例VD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NB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FES治疗,均持续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44/47),高于对照组的78.72%(37/47),P<0.05。治疗后,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IFN-γ、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S联合NBP治疗有助于提高VD患者的临床疗效,调节机体免疫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程度与血清中WNT5a、JNK-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三科住院的患者101例。其中HBPVD及NHBPVD分别为34例和67例;DMVD及NDMVD分别为72例和29例;用ELISA法测定Wnt5a和JNK-1血清浓度情况。结论(1)ELISA法测定血清中Wnt5a和JNK-1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的程度呈正相关性。(2)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Wnt5a和JNK-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糖尿病血管性痴呆组与非糖尿病血管性痴呆组组间Wnt5a和JNK-1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病血管性痴呆组与非高血压病血管性痴呆组组间Wnt5a和JNK-1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护理中给予多途径延续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 方法:于 2017 年 9 月 -2019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病例中抽取 74 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的 37 例行常规出院护理,研究组的 37 例行多途径延续护理模式,比较的是 2 组病例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的差异。 结果:出院半年后, 2 组病人的 MMSE 评分、 SF-36 评分均要高于出院时,且组间行比较上,研究组要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多途径延续护理模式可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改善,同时可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可作为广泛应用的护理模式在临床中推广。
简介:目的:观察艾灸疗法在改善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肽物质方面的作用,探讨艾灸治疗VD的部分机制。方法:87例VD患者随机分成艾灸组(43例)和西药组(44例)。艾灸组隔附子片灸百会,悬灸神庭、大椎;西药组口服吡拉西坦素片,经4个疗程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后智能检查量表(HDS)、智能改变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与学习记忆相关脑脊液中的活性物质生长抑素(SS)、精氨酸加压素(AVP)水平。结果:艾灸组总有效率为81.4%(35/43),优于西药组的63.6%(28/44)(P〈0.01)。两组治疗前后HDS、MMSE与ADL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P〈0.01),艾灸组MMSE、ADL量表评分改善优于西药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脑脊液SS、AV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1),艾灸组治疗后SS、AVP水平与西药组比较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艾灸无论在改善临床症状积分还是在调控与学习记忆相关的神经肽物质方面均优于口服吡拉西坦素片,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析艾地苯醌片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a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15例脑梗死后Va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60)、参照组(n=55)。参照组单用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联用尼莫地平、艾地苯醌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智力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较参照组81.82%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MMSE、ADL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艾地苯醌片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后VaD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智力状态,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理念,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病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方法:选择10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来进行实验研究。这100例患者当中一半将使用普通的西药来进行治疗,另外一半将会使用疏血通来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经历了相同时长的治疗后,医学研究者对这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有效性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这100例患者均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这一时间段内。结果:相比较单独使用西医来进行病症治疗的患者而言,联合使用中医理念来进行血管性痴呆患者在生存质量上以及治疗有效性上均取得了更为优异的效果。结论:相比较单独使用西药来进行病症治疗的方式而言,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理念对符合本次调查实验要求的患者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因此这类治疗手段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