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主要针对如何对新生儿脐带的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了我院在一定时间内新生儿脐带护理的240例作为分析研究的主要对象,同时还抽取280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然后将这两种治疗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说明新生儿脐带护理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实验组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得出为了确保新生儿的脐带不受感染,新生儿脐带修剪最为合适的时间是新生儿出生后的两天到三天之内。结论新生儿在出生之后,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对新生儿的脐带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修剪,这对确保新生儿的成长发育有很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医护人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具体的护理方法来对新生儿的脐带进行护理,对提前预防新生儿脐带的感染有很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输液外渗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39例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方法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发作类型和治疗效果观察。方法对2008年6月-2011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54例新生儿惊厥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惊厥患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结果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惊厥患儿发病原因主要为缺血缺氧性脑病、产伤以及颅内出血;其中微小型、肌阵挛型、局灶性阵挛性、多灶性阵挛性和强直性惊厥患儿依次为18.12.10.8.6例;对54例惊厥患儿采取积极的抗惊厥治疗和病因治疗后,共有35例痊愈,好转12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3例。结论新生儿惊厥主要由缺血缺氧性脑病、产伤以及颅内出血引起,经过早诊断以及积极的抗惊厥治疗和病因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儿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7-2011、12月我院120例以新生儿窒息住院的患儿初期的MRI影像表现及58例复查病例的MRI影像表现。结果120例根据MRI影像表现分为5组;A组25例;MRI无异常发现;B组45例(轻度);小范围脑水肿(累及1-2个脑叶);C组18例(中度);累及2-3个脑叶脑水肿,部分合并T1WI呈点状或弯曲条状髙信号;D组32例(重度);弥漫性大面积的脑水肿,部分合并出血或其他不同程度病变22例。A组没有复查病例;B,C组复查25例,仅C组5例发现异常征象;D组32例复查均出现明显的异常征象。结论MRI可以客观地反映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情况,并且可以早期评估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新生儿骨代谢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9~12月住院新生儿108例为检测对象,分早产儿组及足月儿组,检测血清骨形成标志物骨钙素(OC)、骨吸收标志物I型胶原交联C-端肽(CTx)及血清钙,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血清OC浓度无差异(p>0.05),说明新生儿期骨形成活跃;但早产儿骨吸收指标CTx高于足月儿(p<0.05),血清Ca2+浓度明显低于足月儿(p<0.01),说明早产儿的骨代谢,特别是骨吸收较足月儿活跃。结论足月儿及早产儿骨形成活跃,早产儿骨吸收强于足月儿,建议给予早产儿早期补钙,以利于早产儿快速的生长发育需要。
简介:摘要水肿(edema)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突出表现是体重增加系由体液在组织间隙内积聚过多,致使全身或局部发生肿胀。出生时已有全身性水肿称胎儿水肿(hydropsfetalis)并常伴浆膜腔积液。生后各种原因所致的水肿称新生儿水肿多见于四肢腰背颜面和会阴部。水肿可由身体某一部位开始,而后波及全身水肿压之凹陷者称为凹陷性水肿压之不凹陷者称为非凹陷性水肿。在胎儿及刚出生的新生儿因细胞外液较细胞内液多故有生理性水肿此种水肿于生后数天内即自行消失,探讨引起新生儿产生水肿的原因及相关因素。引起新生儿水肿的发病因素很多,但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的新生儿水肿的危险因素是体重<1500g的早产儿、低蛋白血症、新生儿硬肿症、贫血、肾功能不全和低钙血症。结论对于有水肿的新生儿具备以下高危因素体重<1500g的早产儿、低蛋白血症、新生儿硬肿症、贫血、肾功能不全、低钙血症者,应加强监护和防治,注意分析病因,予以相应对症处理,以降低病死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11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蓝光照射期间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2例患儿全部治愈,无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结论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过程中精心、有效护理对保证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