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正畸牵引困难的异位尖牙,应用牙种植外科技术结合正畸治疗进行尖牙移植,评价其软组织美学及长期效果.方法对9位患者10例正畸牵引困难的异位尖牙行移植术.其中,男性4名,女性5名;年龄13岁~37岁,平均19.8岁.尖牙埋伏阻生8例,异位萌出2例;上颌7例,下颌3例.术前正畸,调整受植牙区近远中间隙.应用牙种植技术预备受植床,骨引导再生技术修复骨缺损及稳定移植牙.术后正畸排齐牙列.定期随访.临床检查评价牙龈软组织美学、牙及牙周组织状态.影像学检查评价牙根、根周膜及硬骨板状况.结果所有病例随访2年~9年,平均5.1年.牙龈软组织美学评分13.33±0.87.牙周袋深度均小于3mm.牙髓电活力测试正常4例.影像学检杳显示,根周膜间隙正常及硬骨板连续7例,根周间隙模糊2例,牙根替代性吸收1例.结论本研究提示,结合牙种植外科技术和正畸治疗的异位尖牙移植,为正畸牵引困难尖牙提供了美学效果和长期效果良好的治疗选择.

  • 标签: 移植 尖牙 阻生 美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秃发患者自体毛囊移植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8例自体毛囊移植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体位护理、伤口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6个月后随访,毛发成活率70%~90%。结论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自体毛囊移植成功的重要保障。

  • 标签: 秃发 自体 毛囊移植 护理
  • 简介:在带血管蒂自体移植术治疗严重缺损中,通过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严格的术前准备,细心的术后护理以及正确的健康指导等,使手术成功率提高,术后的并发症减少,促进病人肢体功能逐渐恢复.

  • 标签: 骨缺损 骨移植 矫形外科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近年来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对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护理措施等进行总结和分析,希望能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疾病治疗以及并发症预防带来帮助,为护理人员对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 标签: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 化疗 护理综述
  • 简介:摘要脂肪移植是整形外科领域一种成熟的填充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组织填充、面部年轻化、毛发再生等重建和美容手术中。深入了解移植脂肪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尤其是脂肪相关干细胞分化、血供状态、代谢水平等,对提高脂肪移植存活率有重要意义,促进脂肪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

  • 标签: 脂肪移植 脂肪干细胞 血管化 棕色化 氧化应激 巨噬细胞
  • 简介:摘要自体脂肪移植是将大腿、腹部、臀部等处的脂肪植入到有缺陷的部位,改善受区形态的一种手术方法。脂肪组织内含脂肪细胞、脂肪干细胞、内皮细胞、壁细胞、成纤维细胞、白细胞等。其中,脂肪干细胞能够分泌大量生长因子,可促进组织再生、减少炎症反应、促进血管生成。脂肪血管基质成分是脂肪组织分离得到脂肪干细胞过程中的产物,是包含2%~10%脂肪干细胞的混合细胞群。脂肪干细胞或血管基质成分辅助自体脂肪移植又称细胞辅助脂肪移植可增加脂肪存活率。细胞辅助脂肪移植在皮肤年轻化、瘢痕修复、硬皮病治疗、伤口愈合、毛发生长等方面应用广泛。

  • 标签: 自体脂肪移植 细胞辅助脂肪移植 年轻化 瘢痕 伤口愈合 秃发
  • 简介: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脂肪肝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方法对437例接受原位肝移植手术,术后常规腹部超声检出脂肪肝患者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分组,对均匀弥漫性脂肪肝组与非均匀性脂肪肝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异常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检出肝移植术后脂肪肝36例(36/437,8.2%),其中非均匀性脂肪肝10例(10/36,27.8%),均匀弥漫性脂肪肝26例(26/36,72.2%).非均匀性脂肪肝组10例中7例发生血流动力学异常均匀弥漫性脂肪肝组26例中仅4例发生血流动力学异常,非均匀性脂肪肝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均匀性脂肪肝组(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脂肪肝患者的超声表现以均匀弥漫性脂肪肝为主非均匀性脂肪肝更多表现出血流动力学异常.

  • 标签: 超声检查 肝移植 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DSCs在脂肪移植当中的应用与研究。方法1利用消化法提取ADSCs(ADSCs)在DMEM完全培养液基中培养、传代,收集第3代细胞作为种子细胞。2细胞+生物支架复合物取材、制备和植入。脂肪颗粒做为支架材料和种子细胞混合制成细胞-生物支架复合物,实验分3组组①ADSCs按25×106个/ml浓度与脂肪颗粒11混合;组②单纯脂肪颗粒;组③单纯ADSCs配制成浓度12.5×106个/ml浓度。按每一样本0.2ml注射到裸鼠(12只,6w雄性)背部皮下,形成3个点,每组各1个点,3个月后分别取材分析。结果三组均可见有新生组织形成,Masson三色染色染色法中三组中均可见脂肪细胞及胶原蛋白。三组中体积组①>组②>组③,质量组①>组②>组③,P值<0.05。RT-PCR示三组中均见到人类mRNA表达。Westernblot示三组中均可见I型胶原蛋白表达。结论ADSCs可促进局部血管形成,减少游离移植脂肪的吸收,促进局部胶原蛋白形成,在局部微环境的诱导下向脂肪细胞分化的趋势。

  • 标签: ADSCs 组织工程技术 脂肪移植 胶原蛋白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羊膜移植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1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羊膜移植治疗,实验组,采用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于术后1年随访,观察患者复发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翼状胬肉患者,通过自体角膜缘移植治疗,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羊膜移植 自体角膜缘移植 翼状胬肉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年龄因素对人脂肪来源干细胞(A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比较不同年龄人ASCs辅助脂肪移植于裸鼠皮下的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乳房整形美容中心,行腹部脂肪抽吸术的60例健康女性的剩余脂肪组织,年龄18~65岁。按供体年龄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18~29岁,B组30~49岁,C组50~65岁。各年龄组的脂肪采用胶原酶分离获得血管基质成分(SVF),应用Muse细胞分析仪检测各组脂肪中SVF的产量和活力;体外培养获得第2代ASCs,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年龄组ASCs干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通过CCK-8法检测各年龄组ASCs的增殖能力,细胞划痕法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体外成脂诱导分析各年龄组ASCs成脂分化潜能,通过RT-PCR检测成脂关键基因PPAR-γ和CEBP-α的表达水平。建立体内细胞辅助脂肪移植动物模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6周龄雌性BALB/c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包括3个实验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将3个不同年龄组的1×106个ASCs和0.3 ml的脂肪颗粒混合后,注射于裸鼠背部脊柱两侧皮下;空白对照组:注射10 μl PBS与脂肪颗粒混合物。移植后3个月取材,比较各组脂肪移植物的重量和体积,HE染色评估脂肪细胞的完整性和坏死组织所占比例,通过围脂滴蛋白(perilipin)免疫荧光染色分析移植物内脂肪细胞的存活情况,通过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脂肪移植后新生血管密度。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多组间样本比较应用one-way ANOVA,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Muse细胞分析仪结果显示,A、B、C 3组SVF计数分别为(7.06±1.28)×105/ml、(6.90±0.32)×105/ml、(6.40±0.62)×105/ml,活力分别为82.46%±2.81%、82.01%±3.85%、77.82%±3.45%,各年龄组SVF的含量未见差异,SVF细胞活力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71,P=0.008)。各组ASCs的间充质干细胞阳性表面标志物CD90、CD44、CD105、CD73表达均在95%以上,阴性表面标志物表达均在2%以下。ASCs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随年龄增长,逐渐减缓。体外成脂分化诱导结果:油红O染色显示A、B、C 3组的吸光度值无差异,并且成脂相关基因PPARγ和CEBPα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ASCs辅助脂肪移植于裸鼠皮下后3个月,A、B、C 3组移植物重量分别为(0.18±0.02) g、(0.17±0.02) g、(0.15±0.01) g,均大于空白对照组的(0.13±0.03)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74,P<0.001)。A、B、C 3组移植物剩余体积分别为(262.88±17.69) mm3、(263.83±25.96) mm3、(240.06±25.08) mm3,均大于空白组的(201.81±31.48) 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5,P<0.001)。不同年龄组间移植物重量和剩余体积分别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31、P=0.012,F=3.364、P=0.049)。HE染色结果显示,移植后3个月,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年龄组ASCs辅助移植脂肪可见脂肪细胞分布均匀,纤维结缔组织及坏死组织较少,各组间脂肪细胞完整性和坏死组织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34、P=0.027,F=9.314、P<0.001);不同年龄组间移植物内的脂肪细胞完整性和坏死组织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82、P=0.756,F=0.421、P=0.66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年龄ASCs辅助脂肪移植组均可观察到较多的perilipin阳性脂肪细胞,分布均匀。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A组新生血管数为(15.70±4.16)个/mm2,B组(17.03±8.30)个/mm2,C组(16.68±6.71)个/mm2,空白对照组(11.50±4.04)个/mm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23、P=0.019)。各年龄组新生血管密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18、P=0.805)。结论人ASC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随年龄的增长出现下降趋势,但年龄因素不影响ASCs的成脂分化潜能。人不同年龄ASCs均有效地提高了裸鼠移植脂肪的存活率,年轻人群ASCs辅助脂肪移植的效果优于老年人群。

  • 标签: 脂肪组织 脂肪来源干细胞 年龄 细胞辅助脂肪移植 存活,脂肪 新生血管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纯脂肪颗粒移植脂肪颗粒联合纳米脂肪移植改善眶周老化的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采用单纯脂肪颗粒移植脂肪颗粒联合纳米脂肪移植两种方法治疗眶周老化女性患者52例。其中,单纯脂肪颗粒移植组26例,年龄22~40(32.16±5.19)岁;脂肪颗粒联合纳米脂肪移植组26例,年龄25~39(30.73±4.33)岁。通过检测移植前后皮肤质地(皮肤皱纹、皮肤弹性、黑眼圈)、眶周容量缺失等指标,评估患者眶周老化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眶周老化的治疗效果随移植方式不同而异。联合移植组在眶周容量缺失和皮肤质地有明显改善。联合移植组眶周老化的改善效果为84.61%(χ2= 4.424,P=0.035),明显高于脂肪颗粒移植组53.84%。结论脂肪颗粒联合纳米脂肪移植在眶周年轻化治疗的疗效好于单纯脂肪颗粒移植

  • 标签: 皮肤衰老 眼眶 纳米脂肪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眶周老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一种方便有效的计算淋巴水肿脂肪抽吸减容术中失血量的方法,以建立术中自体血输注阈值。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淋巴水肿而进行脂肪抽吸减容手术患者的临床信息、实验室检测和手术相关信息,分析术中吸脂量、血性液体量、手术时间、患者体质量等因素对术中失血量的影响,构建术中失血量拟合公式,比较医生记录和公式计算的失血量之间的差异,并建立患者术中自体血回输阈值。结果共收集1 136例脂肪抽吸减容手术患者资料,男65例,女1 071例,未输血组年龄中位数56岁,输血组55岁。手术前后体质量变化、术中吸脂总量、血性液体量、手术时间均与术中失血量呈正相关(Spearman系数分别为0.590、0.584、0.560、0.520,P<0.01)。Hemoglobin balance公式计算的理论失血量为(753.0±418.2) ml,根据失血量计算值得到术中失血量拟合公式y(ml)=0.082×吸脂总量+365,根据公式计算出需进行自体血回输的吸脂量阈值为2 900 ml。结论该研究构建了一种便于应用的脂肪抽吸减容手术术中的失血量计算方式,建立了脂肪抽吸手术进行自体血回输的阈值,从而确立了患者需要尽早输血的指征。

  • 标签: 输血,自体 脂肪抽吸 失血量 输血阈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声带麻痹导致发音障碍患者行声带外侧自体脂肪注射术治疗的临床长期随访观察结果。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03年7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因单侧声带麻痹致发音障碍并于支撑喉镜下行自体脂肪声带外侧注射术的16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6例,女77例,年龄9~73(34.50±12.94)岁。比较患者手术前后主观听感知评估(GRBAS评估)、客观声学评估、嗓音障碍指数(VHI)量表评价及频闪喉镜检查。所有患者随访1~18年,中位随访时间6年。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3例患者中术前轻度声嘶(G1)17例(10.4%),中重度声嘶(G2~3)146例(89.6%);频闪喉镜下见患侧声带呈弓形,固定于旁正中位或外展位,声门闭合不良。术后139例患者(85.3%)发声恢复正常(G0),18例(11.0%)患者轻度声嘶(G1),6例患者(3.7%)中度声嘶(G2)。其中,131例患者(80.4%)声嘶明显改善,29例患者(17.8%)声嘶轻度改善,3例患者(1.8%)声嘶无明显改善。患者的客观声学参数中频率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和最长发声时间(MPT)均有明显改善,VHI评分亦明显好转。频闪喉镜下见患侧声带内移,声门闭合改善,声带黏膜波接近或恢复正常。当脂肪注射量为3.0~4.5 ml时,术后3个月内患者的主观听感知评分G、R、B、A改善更为明显,VHI和MPT均自术后1年明显好转。双侧声带注射时,自术后1个月起B、A评分较单侧注射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单双侧注射对比:tB评分=1.42,tA评分=1.51,P值均<0.05)。结论声带外侧声门旁间隙自体脂肪注射填充手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引起的发音障碍远期疗效良好,手术疗效与脂肪注射剂量和注射侧别有关。

  • 标签: 声带麻痹 声门闭合不良 声带注射填充术 自体脂肪 发音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乳房自体脂肪注射术后不同阶段的超声图像特点,探索超声作为术后影像学评价手段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2015年10月至2021年9月进行乳房自体脂肪注射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资料。根据图像观察手术后不同时间乳房各层次结构(皮肤层、皮下脂肪层、腺体层、乳房后间隙、胸壁肌肉层)是否清晰,有无异常回声,并记录异常回声所在位置、大小、形态、有无钙化及血流信号。结果共纳入61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0~41岁。单次单侧乳房的脂肪注射量为70~300 ml,其中251~300 ml 15例,200~250 ml 36例,小于200 ml 10例。61例患者术后共进行了125次超声检查,每例患者进行了1~4次复查,复查距手术的时间间隔为1~47个月。连续观察术后患者的超声图像,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乳房后间隙形成的脂肪带初期呈中等回声带,缺少条索状纹理,随着时间推移,其内逐渐形成较多且清晰的强回声间隔;其二,在乳房皮下脂肪层、腺体层及乳房后间隙均可见局灶性脂肪坏死,初期呈边界不清晰的不规则无回声区,随着时间推移其边缘回声渐增强,形成边界清楚的圆形或卵圆形无回声区。结论超声可作为乳房自体脂肪注射术后管理的一项有效且必要的手段,能为临床医生准确判断手术效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乳房 乳房整形 自体脂肪注射
  • 简介:摘要病理性瘢痕一般是各种皮肤创伤后机体异常修复的结果,特征性表现为异常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及细胞外基质沉积。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自体脂肪注射物含有多种可能与治疗瘢痕相关的物质,如基质血管片段、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等,这些物质可通过相关通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生和胶原沉积,从而改善病理性瘢痕的进展及预后。临床研究显示,脂肪注射物可以改善病理性瘢痕的厚度、颜色、柔软度和局部症状。更加深入地了解脂肪组织抗纤维化的机制,将有助于病理性瘢痕治疗技术的发展。

  • 标签: 瘢痕 脂肪组织 干细胞移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