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波长强脉冲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面部痤疮和痤疮红斑的疗效。方法2019年4月至2019年10月,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医学美容科就诊寻常痤疮患者47例,男17例,女30例;年龄20~45岁,平均29.68岁。观察组25例用双波长强脉冲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间隔3周,共4次;对照组22例外用0.1%阿达帕林凝胶,每晚1次,共12周。结果炎性皮损治疗有效率,观察组22例,占88.00%,对照组7例,占3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77,P<0.05)。痤疮红斑治疗有效率,观察组17例,占68%,对照组5例,占22.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37,P<0.05)。结论双波长强脉冲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痤疮和痤疮红斑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硬膜外导管设计和脉冲速率对脉冲压力的影响。方法对国内常用的12种硬膜外导管联合5种脉冲速率(120、240、360、480、600 ml/h)进行体外测压(峰值压力及脉冲平均压力)。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脉冲速率与脉冲平均压力的关系,并比较不同设计两种硬膜外导管在不同脉冲速率下脉冲平均压力的差异。结果不同硬膜外导管和脉冲速率总共产生60种组合,共进行180次测压。峰值压力变化范围为1.81~14.84 psi。12根导管的脉冲速率和脉冲平均压力呈高度线性正相关(r>0.8,P<0.05)。末端封闭导管在各脉冲速率下所产生的脉冲平均压力均高于末端开孔导管(P<0.001);20 G导管在各脉冲速率下所产生的脉冲平均压力均高于19 G导管(P<0.05);钢丝加强导管在各脉冲速率下所产生的脉冲平均压力均高于无钢丝加强导管(P<0.05)。结论脉冲平均压力与脉冲速率呈正相关,细管径、末端封闭、钢丝加强型的导管设计会增加脉冲平均压力,在使用较高脉冲速率(>360 ml/h)时,应使用粗管径的硬膜外导管以降低报警风险。
简介:摘要当今信息传递极速的社会,LED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之光。LED的特色之处一是节能,二是基本无电离辐射,三提高空间利用。LED点阵显示屏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目前正朝着更高亮度、更高耐气候性、更高的发光密度、更高的发光均匀性,可靠性、全色化方向发展。因为在此对基于单片机LED点阵广告屏进行设计。
简介: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区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OCAL)的微脉冲激光雷达(MPL)2008年4月30日至5月2日观测资料,对晴朗天气、浮沉天气及扬沙天气过程中气溶胶垂直分布的连续变化、物理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MPL很好地反映出不同天气过程中大气气溶胶廓线的日变化特征:受人类活动影响,天气晴朗时,早晨9时开始在0—2km范围出现气溶胶聚集区,持续至15时,气溶胶平均消光系数〈0.20km-1;受沙尘输送影响,浮尘天气时,气溶胶聚集区高度范围为1—2km,高层气溶胶富集区高度范围为5—7km,气溶胶平均消光系数0.38km-1;扬沙天气时,气溶胶聚集区高度范围为0—1km,浓度远大于浮尘天气,但高层气溶胶浓度较小且分布较均匀,气溶胶平均消光系数〉0.50km-1。
简介: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脉冲电源技术,采用超导脉冲变压器中的五个不同阶段来回收剩余能量。该技术的核心思想是,超导脉冲变压器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可用的电流,通过改变次级电感的极性对负载电阻器进行放电,加速电流的衰减。基于这一原理,采用了桥式电容转换电路,实现了一种可靠的、自动化的剩余能量回收技术。这表明,优化的设计可以带来良好的性能,并为脉冲电源的持久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简介:摘要黄斑水肿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葡萄膜炎等多种常见眼部疾病病程中致使患者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以非接触且快速的方式提供高分辨率的视网膜微结构图像,极大地提高了眼底疾病的诊断和随访能力,已广泛用于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检测。无论何种病因所致的黄斑水肿,在OCT图像中均可观察到视网膜存在强反射信号的小点状沉积物,其大多呈离散分布或部分有聚合趋势,称为强反射点。目前关于强反射点的本质或来源尚不明确,但可能涉及血视网膜屏障破坏、视网膜炎症反应、神经细胞变性等,这些机制同样也是黄斑水肿发生发展中的关键病理生理机制。因此,对强反射点开展的相关临床研究为理解黄斑水肿的发病机制以及预测黄斑水肿疾病预后提供了新的方向,强反射点分布或数量特征或可作为预测黄斑水肿疾病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