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应用T1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T1 three dimensional magnetization prepared rapid acquisition gradient echo,3D-T1 MPRAGE)序列及FreeSufer软件测量海马及杏仁核体积,研究颞叶内侧癫痫(med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MTLE)患者的杏仁核体积变化。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102例MTLE患者(病例组)和1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测量双侧海马、杏仁核的体积,以对照组体积的平均值加减2倍标准差作为阈值来判断海马及杏仁核的异常。根据海马体积是否正常,将海马硬化(hippocampal sclerosis,HS)组、海马正常组中杏仁核肥大(amygdala enlargement,AE)患者按致癫侧分为L组、R组,使用配对t检验进行双侧杏仁核体积比较,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将海马正常组-L组、海马正常组-R组及对照组同侧杏仁核进行比较;HS组-L组、HS组-R组及对照组同侧杏仁核进行比较。结果研究发现,海马正常组-L组、海马正常组-R组双侧杏仁核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组-L组、HS组-R组双侧杏仁核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组-L组中右侧杏仁核体积大于HS组-R组及对照组同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组-R组左侧杏仁核体积大于HS组-L组及对照组同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正常组-L组中左侧杏仁核体积大于海马正常组-R组及对照组同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正常组-R组右侧杏仁核体积大于海马正常组-L组及对照组同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T1 MPRAGE可以准确测量杏仁核体积,同时MTLE中海马正常患者存在致癫灶同侧的AE,HS患者存在致癫灶对侧AE,表明杏仁核可能参与了MTLE的发生与发展。
简介:对特殊地形及复杂环境的露天路基高堑,安全及环保问题可通过高堑内侧拉槽,外侧预留岩坎,主爆区采用浅孔松动爆破,外侧预留隔层回采法的方案解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建锁定钢板内侧支撑治疗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及结果。方法对18例胫骨近端复杂骨折,采用微创切开复位内固定,外侧使用LISS钢板可靠固定,内侧使用重建锁钉钢板支撑。结果平均术后随访14个月。按照Hohl(改良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94.4%结论术前根据影像学资料对骨折进行充分评估,术中使用LISS系统外侧固定和重建锁定钢板内侧支撑,可以有效预防单纯外侧固定可能出现的内翻畸形、平台塌陷、膝关节功能差等并发症。术后辅以系统的功能锻炼可以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Ⅱ期、Ⅲ期内侧乳腺恶性肿瘤采用逗号形横手术切口的可行性。方法把100例适宜的病人,分为横切口(A组50例)和逗号形横手术切口(B组50例),将两组病人术后切口皮瓣坏死率、肩关节活动满意度、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清除淋巴结数、病人住院时间等作为检测指标。用SPSS13.0软件包,采用x2检验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组皮瓣坏死率19例(38%),B组4例(8%)。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秩和检验Z=-2.617,P=0.009)。肩关节活动满意度、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清除淋巴结数、病人住院时间相近。结论逗号形横手术切口是安全可行的,可减少术后皮瓣坏死。
简介:摘要目的就TNF-α对损伤的内侧副韧带和前交叉韧带中BMP-1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教研室在2011年09~11月时间内所收集到的4例滑膜组织和交叉韧带标本,其中女2例,男2例,截肢膝关节相应组织是在无菌条件下用镊子和剪刀来取得。先细胞培养,其次,pET32a(+)-Tat-PTD-VP3重组质粒构建示,分别测定半定量PCR、实时定量PCR。结果本组资料研究表明,TNF-α作用时间分别为24h、12h、6h、2h,作用浓度为5ng/ml。对于那些已经损伤的MCL细胞中,BMP-1的表达随着TNF-α浓度的不断增加也会出现逐步的下降趋势,用实时定量PCR来进行显示,BMP-1表达为117%、70%、62%、41%。而对于那些已经损伤的ACL细胞中,BMP-1的表达随着TNF-α浓度的不断增加会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用实时定量PCR来进行显示,BMP-1表达从最初的69%,下降到最后的27%。结论TNF-α能够有效地下调ACL作用,以及前交叉韧带(ACL)和内侧副韧带(MCL)中BMP-1基因表达都出现了较大的下降,本实验为有效促进ACL自我修复,早期抑制TNF-α浓度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nowimaging,CDFI)技术研究前臂内侧皮瓣(MFF)穿支血管的来源走行分布规律、体表的定位及血流动力学特点,为MFF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对80例健康志愿者年龄20~60岁,采用CDFI技术对其双侧MFF主干血管及穿支血管(管径≥0.5mm)进行检测。被检者前臂呈外展外旋位,进行相关数据测量;记录每侧MFF穿支血管的数目、血管走行类型;对穿支动脉血流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BA、UA、CIA、ICUA、URA、穿支(管径≥0.5mm)的管径、走行位置、方向、是否进入皮下组织均可显示,频谱示舒张期血流速度极低近消失,呈低速高阻单向频谱。双侧前臂内侧皮瓣穿支的数量、来源、走行位置、及穿深筋膜处位置并不对称。160侧前臂内侧皮瓣共检测到穿支动脉(管径≥0.5mm)645支,平均4.03支(3~6支),蒂长4~38mm,可见三种类型Ⅰ型肌皮穿支(12.4%);Ⅱ型肌间隙皮穿支(83.7%);Ⅲ型直接皮穿支(3.9%)。最粗大穿支管(外)径1.0±0.3mm。尺动脉及各穿支血管频谱形态表现各异;峰值流速左右侧及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于女性(P<0.05),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FI技术可直观地显示MFF穿支的来源走行分布,有无变异或缺如,进行体表定位,并可评价血管质量,对MFF的设计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