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纳入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重点和难点在乡村。创建“美丽乡村”也是亿万农民的中国梦,可以说,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符合国家总体构想,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农业农村实际,符合广大民众期盼,意义极为重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管理体制、组织机制、编制实施等原因造成美丽乡村建设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尤其是农村的公共空间设计,缺乏特色、丧失活力,导致大部分公共空间处于闲置状态。本文旨在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更为有效和科学合理的设计经验,以青海省大通县大庄村为例,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村民的实际生活状况及需求进行了解和总结,以纠正现有公共空间设计的问题为出发点,从村庄自身条件、使用者习惯、场地条件等方面总结农村公共空间设计的改进途径和方法。
简介: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在我国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方面是由于政府投资不足,另一方面是供给由政府包办而利用非政府力量不足。一种传统的观念是政府安排或提供的公共产品总是由政府自己来生产,认为政府放弃了生产者的功能,就自然失去了提供者的职能,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不一定要充当生产者的角色,而可以运用政府采购手段完成其职责。在制度安排、机制设计层面,正确区分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将有利于我们对于不同的公共产品合理选择不同的提供方式,从而充分运用市场环境与机制的潜力,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和引致民间资金介入,缓解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