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长下坡线形道路是全国公认的交通事故多发点段,也是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重点和难点通过降坡、凿隧、取直等手段来改变道路线形改善道路环境,投入经费大、工程量大.且往往难以在短期内实现预防事故的目的。在兼顾道路对交通事故影响的前提下,把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实务化、具体化,用人性化的设计理念预防和解决因人的因素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通过红外测温和卡口等集成技术手段,将道路交通服务类信息的给予.与常态的宣传教育、限制、剥夺、强制性交通安全管理措施相结合.综合影响和干预、矫正驾驶人的不当行为,以较少的投入,有效解决短时间内无法改变长下坡道路线形产生的事故问题,进而达到减少长下坡线形道路交通事故高发的目的.是本实践研究的主要思路。
简介:目的总结合并窦性心动过缓的遗传性长QT综合征(以下简称遗传性LQTS)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和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以下简称ICD)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这两种治疗在预防患者猝死中的差异。方法对我院从2003年6月到2013年6月出院诊断为遗传性LQTS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植入了永久起搏器或ICD的全部21例患者,结合门诊、电话和程控随访了解患者的生存状况、手术并发症以及晕厥、室性恶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情况。结果起搏器组男性2例,女性9例,年龄39.3±14.3岁,随访时间50.6±26.3个月,1例患者猝死,2例患者再发晕厥前兆,其中1例最终更换为ICD。ICD组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34.5±11.9岁,随访时间61.4±43.5个月,3例患者接受了ICD的适当治疗,另2例患者接受了ICD的不适当治疗,1例患者术后出现囊袋感染,1例患者更换为永久起搏器。治疗有效率在起搏器组及ICD组分别为72.7%(8/11)和100.0%(10/10),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21)。不良事件发生率在起搏器组及ICD组分别为27.3%(3/11)和30.0%(3/10),也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63)。结论对于不能植入ICD的合并窦性心动过缓的遗传性LQTS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可能是一个较好的替代方法,但对于QTc≥539ms的患者,只有植入ICD才能预防猝死。植入ICD后长期无心脏事件发生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可考虑更换为永久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