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阿司匹林)和对照组(丹参注射液+阿司匹林),每组各45例。测定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明显优于治疗之前,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对治疗脑梗死患者有显著疗效。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脑心通胶囊 急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芪明目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其对视觉诱发电位P100的影响,以及视觉诱发电位P100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眼科门诊部和住院部就诊的早期DR患者120例,以就诊先后顺序编号,单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根据第三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制定的DR诊断标准1期患者37例、2期患者41例、3期患者42例。进行视力、眼底荧光素和视觉诱发电位等眼科检查。结果:1)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组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视力均优于治疗前(P〈0.05)。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经x2检验,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组视觉诱发电位P100的潜时、幅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时短于对照组(P〈0.05),视觉诱发电位P100幅值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时和幅值均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早期DR各期均与P100潜时和幅值有明显的相关性,早期DR患者随着病情由1-3期的进展,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时明显延长(P〈0.05),幅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芪明目胶囊在治疗早期DR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早期DR患者视力,缩短视觉诱发电位P100的潜时和提高P100的幅值。视觉诱发电位P100不仅具有早期诊断价值,还可以预测早期DR的病情进展。

  • 标签: 芪黄明目胶囊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觉诱发电位P100
  • 简介:目的观察茵栀颗粒联合培菲康散剂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及对患儿心肌酶、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11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茵栀颗粒联合培菲康散剂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培菲康散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心肌酶、胆红素及PCT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CT和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茵栀颗粒联合培菲康散剂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明显改善患儿心肌酶,降低PCT水平,安全可靠。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茵栀黄颗粒 培菲康散剂
  • 简介:目的:探讨蝎解痉治哮颗粒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Th1/Th2类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6~8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小剂量中药组、大剂量中药组,每组6只。制备支气管哮喘模型,小剂量中药组、大剂量中药组分别给予蝎解痉治哮颗粒免煎制剂每日0.72、2.89g,按20mL/kg配制成水混匀溶液灌胃每日2次,连续10d;正常对照组和哮喘模型组小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4(IL‐4)、IL‐5、γ干扰素(IFN‐γ)含量以及肺组织中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变化,并观察BALF中炎症细胞和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哮喘模型组小鼠BALF中炎症细胞计数、IL‐4、IL‐5含量水平升高和IFN‐γ水平降低;肺组织中磷酸化p38MAPK表达水平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大剂量中药组小鼠BALF中炎症细胞计数、IL‐4、IL‐5含量水平下降和IFN‐γ水平升高;肺组织中磷酸化p38MAPK表达水平降低,与哮喘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大剂量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38MAPK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蝎解痉治哮颗粒对哮喘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MAPK磷酸化、调节Th1/Th2平衡失调、减轻炎症细胞浸润有关。

  • 标签: 哮喘 蝎黄解痉治哮颗粒 TH1/TH2细胞因子 小鼠 动物 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中心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中心2014年1月至12月临床各科室上报的ADR病例,按照国家ADR检测中心制定的标准进行归类、分析。结果46例ADR监测报告中,涉及药品24种。由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为常见,共25例(54.35%);由中药制剂引起的ADR其次,共12例(26.09%)。发生率最高的给药途径是静脉给药,为76.09%。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为11例(23.91%);消化系统10例(21.74%)。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ADR 报告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