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总结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问题,为进一步提高人工椎间盘假体的使用安全提出建议。方法:对2012~2015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MAUDE数据库中153例人工椎间盘假体有关伤害病例报告和1994~2015年96篇涉及不良事件的国内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人工椎间盘假体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沉陷、移位、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结论:监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应加强风险意识,健全监测相关的工作制度,保障公众用械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对孕11~17+6周、18~27+6周、28~40+6周胎儿畸形检出结果,评价二维联合四维超声在不同孕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3月-2016年9月我院共计接诊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孕妇2418例,本组孕妇均行二维超声检查,首次筛查胎儿畸形的可疑孕妇接受联合四维超声检查。最终确诊结果以临床分娩结局为金标准,将不同超声检查方式下确诊的胎儿畸形例数与临床分娩结果进行比较,分别计算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诊断符合率并行组间比较。结果本组孕妇胎儿畸形发生率为5.0%(121/2418),分娩结果显示孕11~17+6周胎儿畸形29例,孕18~27+6周胎儿畸形78例,孕28~40+6周胎儿畸形14例。二维超声检出孕11~176周、18~27+周6、28~40+6周的胎儿畸形例数分别为18例、67例、11例;二维联合四维超声检查确诊不同孕周胎儿畸形例数分别为27例、77例、13例,二维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对不同孕周产前胎儿畸形的诊断效能更佳(P<0.05)。结论产前胎儿畸形筛查首选超声检查,联合二维与四维超声检查对不同孕期胎儿畸形诊断的符合率更高,产前胎儿畸形筛查中,对于可疑或无法确诊的孕妇需进一步行四维超声检查,确保临床诊断准确性,降低畸形胎儿出生率,提高新生人口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诊断鉴别子宫腔内病变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检查的不同价值进行比较。方法从2014-10至2015-10我院收治的存在子宫腔内病变并行经阴道二维、三维超声检查的病例中抽取72例,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以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作为参照组,将经阴道三维超声作为探究组,对比两者临床诊断与鉴别价值。结果此次研究中,经病理检查确诊,72例患者中31例为子宫内膜息肉,22例为子宫黏膜下肌瘤,10例为子宫内膜增生,9例为子宫内膜恶变。探究组将30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96.77%),将20例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90.91%),9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90.00%),7例为子宫内膜恶变(77.78%),与病理结果一致率为66例(91.67%),出现漏诊误诊6例(8.33%),参照组将26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83.87%),将18例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81.82%),7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70.00%),5例为子宫内膜恶变(55.56%),与病理结果一致率为56例(77.78%),出现漏诊误诊16例(22.22%),在三维超声上各种病变均有其形态、子宫内膜受累情况、病变位置以及血流信号的特异性,两组的病变诊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相比于二维超声,有利于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减少漏诊与误诊的发生,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部二维及三维超声在中老年非外伤性食管裂孔疝(HH)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饮水胃充盈法对32例中老年患者行半坐位、立位、仰卧位等多体位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并与X线钡餐造影、内镜检查和手术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32例中老年HH患者经腹部二维及三维超声表现:(1)膈肌食管裂孔增宽(前后径0.9-2.5,平均1.6±0.4cm)及膈上疝囊,膈上疝囊中见胃黏膜回声10例;超声诊断滑动性HH27例,食管旁型HH3例,短食管型HH2例。同期检查的正常中老年食管裂孔无增宽(前后径0.7-1.5,平均1.0±0.2cm),无膈上疝囊。(2)实时三维超声沿膈肌食管裂孔长轴观显示32例HH膈上囊腔呈“蘑菇状”或“池塘样”,疝囊颈部呈不规则“坑道样”或“沟壑样”;从胃底面向上观察可见膈上裂孔呈“洞穴样”或“天窗样”;从纵隔面向下观察可见膈上裂孔呈“凿孔状”。超声诊断与X线钡餐造影(32例)、内镜(13例)和手术检查(4例)结果均符合。结论经腹部二维超声可准确诊断中老年人非外伤性HH;实时三维超声可清晰显示疝口的范围、大小、形态,二维及三维超声联合应用可为临床诊断中老年人非外伤性HH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