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利用1989~2018年轮台县冬小麦生长季(9月至次年6月)的降水量观测资料,对轮台县近30年冬小麦生长季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轮台县近30年冬小麦整个生长季降水量呈波动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4.439mm/10a,减少趋势比较明显。轮台县30年冬小麦生长季平均降水量为30.8mm,冬小麦生长季降水量年际变化波动起伏特别大,极易发生干旱灾害亦或洪涝灾害,给冬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轮台县近30年冬小麦播种-出苗期、分蘖-越冬期、返青-拔节期、抽穗-扬花期、乳熟-灌浆期降水量各个生长期降水变化与整个生长季降水变化趋势相似,均呈减少变化趋势,但是各个阶段降水气候倾向率有所差异,各个生长期气候倾向率分别是-0.369mm/10a、-0.15mm/10a、-1.549mm/10a、-0.164mm/10a、-0.36mm/10a,减少趋势最为显著的生长期为返青拔节期。轮台县降水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导致某些年份亦或者时段降水不足或过剩,所以麦田应确保干旱能灌溉洪涝能排水,确保冬小麦的正常生长,进而实现优质高产。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简称云南猝死)病区人群常见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桥粒蛋白基因的突变情况,探索ARVC桥粒蛋白基因突变与云南猝死之间的病因联系。方法收集祥云县云南猝死病例(n = 1)的尸解心腔血,采集同发病例(n = 1)和病例亲属(n = 16)的外周静脉血,提取血样DNA,PCR扩增后采用Sanger法对5个ARVC桥粒蛋白基因[桥粒斑菲素蛋白2(PKP2)、连接桥粒斑珠蛋白(JUP)、桥粒斑蛋白(DSP)、桥粒芯糖蛋白2(DSG2)、桥粒芯胶蛋白2(DSC2)]的97个外显子进行测序;同时,调查云南猝死病例、同发病例及病例亲属的基本情况和遗传家系,综合分析基因突变情况。结果云南猝死病例和同发病例携带JUP、DSP、DSG2基因突变,病例亲属中PKP2、JUP、DSP、DSG2、DSC2基因各有2、14、16、15、4人发生突变。云南猝死病例、同发病例及病例亲属携带6个相同的突变位点:JUP基因3号外显子c.213 T>C同义突变,14号外显子c.2089 A>T错义突变;DSP基因19号外显子c.2631 G>A同义突变,24号外显子c.8472 G>C同义突变;DSG2基因8号外显子c.861 C>T同义突变,15号外显子c.3321 T>C同义突变。结论祥云县云南猝死病例、同发病例及病例亲属携带的6个相同突变位点(JUP基因c.213 T>C、c.2089 A>T,DSP基因c.2631 G>A、c.8472 G>C,DSG2基因c.861 C>T、c.3321 T>C)可能与部分云南猝死的发病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讨论早产儿PICC置管成功后X片第一次定位异位和后期异位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为进一步降低PICC异位率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我科2015年6月—2016年1月进行的207例早产儿置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7例早产儿PICC置管患者中,穿刺成功后X线第一次定位有14例异位,异位率6.77%;其中,异位至右心房5例,颈内静脉3例,锁骨下静脉3例,腋静脉2例,下肢穿刺异位于腰椎1例。PICC留置后第7天有48例患者因病情需复查X线胸片时显示PICC导管异位者有15例,异位率31.25%;其中颈内静脉1例,锁骨下静脉2例,导管位置下移导致尖端变深者5例,导管尖端位置上移导致位置变浅者7例。结论PICC导管尖端异位与静脉选择、操作者送管技巧、置管长度体外测量方法、个体局部血管解剖变异、穿刺时个体化体位摆放以及置管后期PICC的维护和患者的活动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在置管前认真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置管送管受阻时综合分析受阻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是PICC置管到标准位的关键,且后期异位率高于早期,需引起高度重视,定期复查X线定位,从而减少相关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骨伤患者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50例,采用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50例,采用西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医治疗骨伤患者后期肢体肿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采取手法复位的功能恢复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骨外科收治的8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复位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采取微创穿针夹板外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复位,研究组采取手法复位,对比两组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低于对照组的9.7%(P<0.05);术后随访3个月,研究组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5%(P<0.05)。结论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采取手法复位,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实现良好预后,临床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