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国家男女篮球队,男女篮青年篮球队所有运动员膝关节伤病原因的调查分析,揭示国家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内在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以保障国家男女篮备战2016年奥运工作的顺利进行。方法通过我院4年对国家男女篮91名男女运动员伤病的调查分析,找到膝关节慢性损伤的原因,并提供了可行的、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结果91名运动员有83人发生过伤病,占总人数的91.2%,其中膝关节慢性损伤的人数占伤病的51.8%,是全身伤病发生率最高的部位。结论膝关节慢性损伤主要与其运动生物力学特点、运动性疲劳以及运动员选材有关,科学合理的训练与选材能有效减少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

  • 标签: 篮球 运动损伤 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级康复治疗对脑梗塞后患者运动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逐步回归分析影响脑梗塞患者综合功能恢复的早期变异因素。抽取200例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进行一般的神经内科常规诊疗,康复组根据变异因素制订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方案并给予针对性实施。结果脑梗塞发病后6个月末综合功能结局的早期变异因素包括治疗方案、CNFD评分、年龄、糖尿病、S-FMA评分、吸烟和劳动强度等;根据早期变异因素进行规范三级康复治疗,病后1个月末、3个月末和6个月末时康复组患者运动和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也显著高于自身入院时,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梗塞后患者各阶段运动和认知功能的促进具有明显的作用。

  • 标签: 脑梗塞 三级康复 运动和认知功能
  • 简介: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大血管疾病均可引起心力衰竭(心衰)。心衰时,机体会启动一系列代偿机制,如心脏前负荷增加、心肌肥厚、交感兴奋性增强、RAAS激活等。心肌肥厚以心肌纤维增多为主,能源供体的线粒体也相应增多。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protein2,UCP2)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转运体,通过将内膜外的H+转运回线粒体基质,导致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在心衰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 标签: 解偶联蛋白 线粒体内膜 UNCOUPLING 心脏前负荷 大血管疾病 代偿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和运动指导对妊娠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以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只进行正常饮食,观察组患者49例进行个性化的营养搭配和营养指导,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对照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不如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时辅助营养和运动指导能够显著提升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妊娠结局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营养及运动指导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于膝骨折治疗患者,实施早期持续被动运动训练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对护理质量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0膝骨折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为两个组,两组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持续被动运动训练,待护理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行ADL评分,临床疗效,护理后住院时间、治愈时间、并发症的指标评定。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治疗情况更为平稳,ADL评分更优。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优势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膝骨折手术治疗,在常规护理的同时,早期持续被动运动训练,可以积极推进患者恢复,对于维持正常术后关节活动是必要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早期 持续被动运动训练 膝骨折 术后 关节活动范围
  • 简介: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出现运动中心电图上斜型ST段下降及运动后合并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降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从2013年-2014年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的患者2095例患者中,选取99例平板运动试验出现运动中心电图上斜型ST段下降〉0.10mV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的患者,根据CAG中病变最严重血管的狭窄程度结果分为4组:A组(无狭窄)12例,B组(0-50%)15例,C组(51%-75%)23例,D组(76%-100%)49例。对4组患者一般情况、平板运动试验前中后各项指标、静息心率、最大目标百分比、运动时间、METS值、运动时心电图ST段下降最大值、运动时ST段下降持续时间、运动后是否合并ST段下降、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4组患者一般情况、静息心律、最大目标百分比、运动时间、运动耐量(MET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较好;4组患者心电图上斜性ST段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合并ST段下降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具有相关性(P=0.014,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3141)。运动后出现心电图ST段下降多为水平型或下斜型(89.6%)。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恢复期心电图ST段下降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相关性,可作为判别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辅助指标。

  • 标签: 冠心病 平板运动试验 恢复期 ST段下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急性期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共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护理后运动功能FMA评分为(59.20±21.98)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中,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护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 运动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出血后患者实施早期躯体与心理康复治疗对运动障碍及生活能力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中选取30例为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行早期躯体及心理康复治疗,另选同期该症患者30例为对照组,单行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D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患者实施心理及躯体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脑出血 早期康复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益气活血通络中药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在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实施治疗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选取80例,依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案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结合益气活血通络类中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显著P<0.05.结论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临床治疗中加上益气活血通络类中药治疗,能够显著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益气活血通络类中药 脑卒中恢复期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比较运动激发试验与药物激发试验用于气道高反应性检测的优劣,以得出更佳、更安全的用于气道高反应性的检测方法。方法选择经哮喘正规治疗后拟停药的哮喘患儿47例,对每名受试患儿先后进行运动和药物两种激发试验检测,并与金标准(PD20)相比较得出各自的敏感度,记录和观察两种激发试验过程中支气管痉挛症状发生情况。结果以PD20作为金标准,药物激发试验对中、重度气道高反应性患儿的检出敏感度(61%)明显高于运动激发试验(9%)(P〈0.05),且药物激发试验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高(κ=0.614),而运动激发试验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差(κ=0.006);但药物激发试验中,哮喘患儿支气管痉挛症状发生率高,与咳嗽和胸闷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测定经哮喘正规治疗后拟停药的患儿气道高反应性时,药物激发试验较运动激发试验敏感度高,但副反应发生率亦较高。

  • 标签: 气道高反应性 运动激发试验 药物激发试验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其神经、运动与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的方式将我院近两年时间治疗的76例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例分组,对照组38例根据常规标准落实护理,观察组38例制定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干预,针对两组的临床干预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护理前,两组的NIHSS、Fugl-Meyer和MMSE量表评分比较相当,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NIHSS量表评分相比对照组有明显下降,而Fugl-Meyer和MMSE评分有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家属满意度上,观察组总占94.7%,相比对照组的76.3%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展开干预,可有效促进其各项生理功能的恢复,并提高家属满意度,适合加强推广。

  • 标签: 创伤性颅脑损伤 早期康复护理方案 改善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以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运动疗法组)和治疗组(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联合运动疗法),每组各25例,并给予相应治疗,30天为一疗程,共3疗程。以经修改的Ashworth量表进行痉挛变化的评定,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肢肌张力改善及大运动的提高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联合运动疗法能有效治疗痉挛型小儿脑性瘫痪。

  • 标签: 小儿脑性瘫痪 鼠神经生长因子 穴位注射
  • 简介: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排列表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1组采取常规的康复训练方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对照2组采取常规的康复训练方法和强制性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常规训练方法上加用强制性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应用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评分法和日常生活评价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法评定3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3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但观察组提高最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强制性运动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H2B1对肺腺癌细胞株LTEP-a-2细胞增殖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建立稳定剔除SH2B1的肺腺癌细胞株LTEP-a-2,同时扩增同等滴度的空载病毒(GV-CMV)作对照。并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转染效率,在此基础上采用细胞形态及核型分析、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平板集落形成试验分析比较实验转染组、载体对照组细胞生长、凋亡的改变,对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行鉴定;细胞划痕实验分析SH2B1对肺腺癌细胞株LTEP-a-2细胞爬行迁移运动的影响,用Trans-well实验分析SH2B1对肺腺癌细胞株LTEP-a-2细胞侵袭运动的影响。结果RNA干扰技术建立稳定剔除SH2B1的肺腺癌细胞株LTEP-a-2细胞SH2B1表达量明显下降。剔除SH2B1的肺腺癌细胞株LTEP-a-2细胞增殖显著下降(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实验转染组和载体对照组迁移细胞数目倒置显微镜下10个视野分别为349±121和867±187,实验转染组爬行细胞数目显著低于空载体组,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转染组和载体对照组细胞透过滤膜的数目分别是129±88和278±107,实验转染组细胞穿过数目显著低于载体对照组,P<0.05。结论SH2B1促进肺腺癌细胞株LTEP-a-2细胞增殖和迁移运动能力。

  • 标签: SH2B1 肺腺癌 细胞增殖 转移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刺激脑瘫鼠运动区头皮投影对脑瘫鼠脑内微环境及MAP-2表达影响。方法制备脑瘫大鼠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分别在7d、14d、28d时间段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病变大脑皮质MAP-2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在同时间段与正常组比较,MAP-2阳性表达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同时间段与阳性对照组比较MAP-2阳性表达更佳,荧光的亮度明显,条理清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同组间28d与7dMAP-2阳性表达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电针刺激脑瘫鼠运动区头皮投影,可改善脑瘫鼠缺血缺氧损害后的脑内微环境,促进MAP-2的表达,从而加快了神经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的生物学行为的修复过程。

  • 标签: 脑瘫 微环境 电针 MA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