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儿科门诊输液护理中采用沟通技巧的 效果 。方法:选定 30 例进行 输液 的患 儿 ,时间选择: 2018 年 4 月 - 2020 年 4 月,随机电脑排序分组:参 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参 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行沟通技巧 。对比 两组输液配合率、满意率 。结果:研究组输液配合率、 满意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 P<0.05 。结论:对进行输液的患儿实施沟通技巧,能够提高患儿对输液的配合度,以及家属的满意率,对治疗起到促进效果,值得在门诊中大范围的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儿科门诊输液 护理 沟通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至我院门诊部就诊的14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除采用常规护理外,加强护患沟通。从护理满意度、平均就诊时间、护患矛盾发生率三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就诊时间和医患矛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患沟通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就诊效率,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在门诊护理中具有较高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并分析在临床输液护理中加强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方法 对本院门诊患者展开研究,参照分层抽样法将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3 月间进行输液治疗的 126 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 63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在患者输液期间予以常规性护理措施,其余 63 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在予以患者常规性护理措施的同时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护理前人际关系因子和焦虑因子的评分相比未见明显差异( P > 0.05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两项因子评分均明显下降,较本组护理前相比,组内对比存在明显差异( P < 0.05 );并且研究组的两项因子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 P < 0.05 )。 结论 在患者临床输液的护理中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有助于拉近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调节患者人际交往中敏感的现象,缓解患者焦虑不安的负面情绪,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门诊 输液 护患沟通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家庭式沟通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12 月诊治的妇科疾病患者 76 例作为护理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 38 例和对照组 38 例,研究组实施家庭式沟通,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 94.73% ,显著高于对照组 76.31% ,组间数据对比有差异, P<0.05 。 结论: 在妇科护理工作中应用家庭式沟通可显著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升配合程度,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高,值得应用。

  • 标签: 家庭式沟通 妇科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 调查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近两年大专 护实习情况 ,总结护实习常见 的自身 问题,提高护实习效果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查看带教老师工作日志和学生实习鉴定表的方法 , 回顾性总结分析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常见的自身 问题。结果 我校大专 护实习 常见自身问题包括: 综合能力有待提高、护理礼仪需加强、学习方法运用不当、职业防护意识薄弱、心理应对能力差、人际关系不协调 ,缺乏沟通技巧、重治疗,轻护理、缺少职业生涯规划、缺乏自信心 等。结论 分析护实习常见的自身问题,对护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职业方向、提高实习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护生 临床 实习 常见问题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膝关节损伤后进行功能恢复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100 例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5 月在我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 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 ),对照组( 82%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膝关节损伤患者恢复时期给予康复护理,可有效加快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加快了患者尽早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 损伤 功能恢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学习周中的北京大学医学本科对在线学习效果评估的差异,探讨提升医学生在线学习效果的方法。方法选择2020年2月17日至2020年3月15日,处于北京大学医学预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3个阶段,进行线上学习的2016级~2019级五年制和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和八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共644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处于不同阶段和不同学习时段的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结果从医学预科、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学习阶段学生对自身学习状态的满意度呈上升趋势;同时,与教师沟通的质量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393,P<0.01)。随着在线教学学习时段的推进,学生与教师沟通效果有所提高,而对学习的兴趣有所下降,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同时,对自身学习状态的满意度呈下降趋势。结论在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在线学习周中的医学本科的在线学习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学生 在线学习 阶段性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合式教学策略在医学本科心电图实验课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学习诊断学心电图实验课的2016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63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教学组(n=30)和教学改革组(n=33),比较两组的心电图考核成绩及学生对教学的反馈评价情况。结果教学改革组学生的心电图阅读成绩以及总成绩分别为[(82.93±4.71)分]和[(82.74±4.40)分],均较传统教学组成绩[(78.24±6.28)分,(80.23±4.72)分]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2.52;均P<0.05)。教学改革组在激发学习兴趣(90.91%,30/33)、提高心电图分析能力(87.88%,29/33)、提高临床操作能力(84.85%,28/33)、提高自主学习能力(84.85%,28/33)、对教学内容满意度(87.88%,29/33)、对教学形式满意度(87.88%,29/33)的反馈评价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66.67%(20/30),60.00%(18/30),56.67%(17/30),60.00%(18/30),60.00%(18/30),56.67%(17/3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6.45,6.12,4.93,6.45,6.90;均P<0.05)。结论整合式教学策略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心电图考试成绩,提升学生的心电图阅读分析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电图 整合式教学策略 学生,医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培训策略在提升护对标准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依从性和执行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和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92名2017年进入临床的护作为对照组,112名2018年进入临床的护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标准预防培训方式,试验组根据跨理论模型,将护按其行为划分为5个阶段,对应不同阶段和行为转变过程实施培训。比较2组护标准预防知识掌握程度、依从信念量表得分、行为改变阶段分布情况和标准预防执行率。结果培训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护标准预防理论和技能考核得分分别为(84.41±4.64)、(67.01±4.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6.934,P<0.01)。培训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护标准预防依从信念量表得分分别为(156.21±6.96)、(119.73±5.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0.156,P<0.01)。培训后2组护行为改变阶段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8.173,P<0.01)。培训后试验组护洗手和手消毒、防护用品使用、锐器和医疗垃圾处理、物品和环境处理标准预防执行率分别为78.78%(438/556)、76.69%(385/502)、91.47%(193/211)、88.27%(173/196),高于对照组的62.72%(254/405)、62.26%(231/371)、76.22%(141/185)、69.23%(117/1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7.367~29.987,均P<0.01)。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培训策略可提升护对标准预防工作的重视程度,改变依从信念、工作态度和行为,从而提高标准预防行为的执行率。

  • 标签: 跨理论模型 护生 标准预防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s)共培养构成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GC-1α)促进4T1细胞侵袭的作用机制。方法(1)提取PMs并用小发卡RNA(shRNA)敲低PGC-1α蛋白表达:采用原代细胞提取的方法提取PMs,并用低表达PGC-1α的shRNA(sh-PGC-1α-1、sh-PGC-1α-2、sh-PGC-1α-3)转染细胞,然后用Western blot检测PMs[对照组(PMs组)、阴性对照组(sh-control)、sh-PGC-1α-1组、sh-PGC-1α-2组、sh-PGC-1α-3组]中PGC-1α蛋白表达水平,选取抑制效果最好的shRNA用于实验。所得低表达PGC-1α的sh-PGC-1α PMs为本实验所需。(2)验证TAMs中PGC-1α蛋白表达水平:利用Transwell建立PMs/sh-PGC-1α PMs和4T1细胞的共培养体系,得到TAMs/sh-PGC-1α TAMs。收集细胞并提取蛋白,用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PMs组)、TAMs组、sh-PGC-1α TAMs组PGC-1α蛋白表达水平。(3)验证共培养体系中4T1细胞的侵袭、迁移、愈合能力:利用Transwell小室模型观察对照组(4T1组)、TAMs组、sh-PGC-1α TAMs组4T1细胞的侵袭、迁移数;利用创伤愈合实验观察对照组(4T1组)、TAMs组、sh-PGC-1α TAMs组4T1细胞的愈合情况。(4)验证共培养体系中PMs的PGC-1α对4T1细胞发生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利用Transwell建立PMs /sh-PGC-1α PMs和4T1细胞的共培养体系,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4T1组)、TAMs组、sh-PGC-1α TAMs组EMT相关蛋白E-cadherin(上皮标志物)及vimentin(间质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多组实验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1)对照组(PMs组)、阴性对照组、sh-PGC-1α-1组、sh-PGC-1α-2组和sh-PGC-1α-3组PGC-1α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0、0.96±0.06、0.43±0.04、0.35±0.07和0.38±0.08,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48,P<0.050),其中,对照组(PMs组)分别与阴性对照组、sh-PGC-1α-3组比较,PGC-1α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91、0.065),但是,sh-PGC-1α-1组、sh-PGC-1α-2组PGC-1α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Ms组)(P=0.014、0.045),并且,sh-PGC-1α-1组、sh-PGC-1α-2组和sh-PGC-1α-3组的PGC-1α表达水平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5、0.018、0.035)。因此,选择对PGC-1α抑制效果最好的sh-PGC-1α-2进行后续实验。(2)对照组(PMs组)、TAMs组、sh-PGC-1α TAMs组PGC-1α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0、1.92±0.20和0.90±0.2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94,P=0.011),其中TAMs组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Ms组)和sh-PGC-1α TAMs组(P均<0.050)。(3)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对照组(4T1组)、TAMs组、sh-PGC-1α TAMs组比较,共培养24 h后穿膜的细胞数分别为(41.67±6.01)、(75.33±5.46)和(24.33±1.45)个,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668,P<0.050),其中TAMs组4T1细胞的侵袭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4T1组)和sh-PGC-1α TAMs组(P均<0.050)。Transwell迁移实验显示,对照组(4T1组)、TAMs组、sh-PGC-1α TAMs组共培养24 h后穿膜的细胞数分别为(55.67±12.13)、(97.67±8.45)和(30.67±6.49)个,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193,P<0.05),其中TAMs组4T1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4T1组)和sh-PGC-1α TAMs组(P均<0.050)。创伤愈合实验显示,对照组(4T1组)、TAMs组、sh-PGC-1α TAMs组4T1细胞24 h的愈合率分别为(100.00±0.00)%、(135.98±5.18)%和(68.82±7.2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435,P<0.050),其中TAMs组4T1细胞的愈合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4T1组)和sh-PGC-1α TAMs组(P<0.050)。(4)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对照组(4T1组)、TAMs组和sh-PGC-1α TAMs组E-cadherin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0、0.44±0.11和2.51±1.67, vimentin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0、2.20±0.15和0.36±0.10,3组比较,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7.295、79.058,P均<0.050);组间两两比较显示,TAMs组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4T1组)和sh-PGC-1α TAMs组(P均<0.050),vimentin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T1组)和sh-PGC-1α TAMs组(P均<0.050),而sh-PGC-1α TAMs组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T1组)(P<0.050),vimentin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4T1组)(P<0.050)。结论TAMs可促进4T1细胞的侵袭、迁移、愈合以及EMT过程,且该作用与TAMs的PGC-1α相关。

  • 标签: 乳腺肿瘤 巨噬细胞 转录因子 肿瘤侵润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D-二聚体与脑梗死溶栓后超急性期出血转化及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外科及重症监护病房行溶栓治疗的16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静脉溶栓后发生超急性期出血转化者29例(发生组)、无出血转化者131例(未发生组);前循环脑梗死者132例,后循环脑梗死者28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溶栓后超急性期发生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溶栓后次日晨血清CTRP-3、D-二聚体对溶栓后超急性期发生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血清CTRP-3、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脑损伤的相关性。结果发生组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梗死灶直径≥5 cm占比、心房颤动占比、血清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18.6±2.2)比(14.0±2.1)分,69.0%(20/29)比39.7%(52/131),72.4%(21/29)比44.3%(58/131),(3.02±0.31)比(2.24±0.23)mg/L],血清CTRP-3水平低于未发生组[(251.3±26.9)比(285.7±29.2)μg/L],发病至治疗时间长于未发生组[(4.61±0.43)比(2.96±0.5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2,P<0.01;χ2=8.22,P<0.01;χ2=7.52,P<0.01;t=15.44,P<0.01;t=5.82,P<0.01;t=15.9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前NIHSS评分(OR=1.69,95%CI:1.02~2.15,P<0.01)、梗死灶直径>5 cm占比(OR=3.73,95%CI:1.96~5.10,P<0.01)、心房颤动(OR=2.14,95%CI:1.25~2.96,P<0.01)、发病至治疗时间(OR=3.44,95%CI:1.85~5.02,P<0.01)、血清D-二聚体(OR=2.37,95%CI:1.56~3.30,P<0.01)、血清CTRP-3(OR=2.90,95%CI:1.91~4.25,P<0.01)均为脑梗死溶栓后超急性期发生脑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以CTRP-3为262.58 μg/L、D-二聚体为2.96 mg/L为界值,对脑梗死溶栓后超急性期发生出血转化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3、0.796,两者联合的AUC为0.823。28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为(18.7±2.1)分,Rankin修订量表(mRS)评分为(3.8±0.5)分,132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分别为(14.0±1.9)分和(3.2±0.6)分,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CTRP3水平分别为(253.7±28.5)μg/L、(284.9±32.4)μg/L,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3.1±0.4)mg/L、(2.2±0.3)mg/L,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CTRP-3水平与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脑损伤NIHSS评分呈强负相关(r=-0.72,P<0.01),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脑损伤NIHSS评分呈弱负相关(r=-0.35,P<0.01),与脑损伤mRS评分呈强正相关(r=0.80,P<0.01);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脑损伤NIHSS评分呈强正相关(r=0.88,P<0.01),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脑损伤NIHSS评分呈弱正相关(r=0.24,P<0.01),与脑损伤mRS评分呈强负相关(r=-0.76,P<0.01)。结论血清CTRP-3、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脑梗死溶栓后超急性期发生脑出血转化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并与患者脑损伤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

  • 标签: 梗塞 脑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肽和相关蛋白质类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针对门诊护理做以调查,进一步提升护患沟通技巧,提升护理满意度。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患者均实施门诊护理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硬币随机法,对 220 例患者开展护理支持。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护理人员接受护患沟通指导,分析门诊护理质量改善变化。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护患纠纷发生率 为 1.8% ( 2/110 ) ,对照组为 6.4% ( 7/110 )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沟通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升遵医行为,在护理人员态度评价上,观察组为( 95.1±3.5 )分,对照组则为( 83.9±5.1 )分,说明护患沟通发挥了作用。 结论: 提升护患沟通技巧,加强护理人员的交流能力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减少护患纠纷,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对科室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也明显提升。

  • 标签: 护患沟通技巧 门诊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门诊导诊护理工作中医患沟通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 2017年 10月 -2018年 11月间诊治的患者 18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实施常规沟通方式的参照组,一组为采取人性化沟通方式的实验组,每组各 90例,分析两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医患矛盾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且医患矛盾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在门诊导诊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沟通方式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门诊导诊 医患沟通 护理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普外科患者而言,观察护患沟通对其护理安全方面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进行普外会诊的134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3月-2019年8月的67名患者为在进行普外会诊时医院并没有实施护患沟通模式,将这部分患者作为常规组,在2019年9月-2020年3月医院开始实施护患沟通模式,将这个时间段进行普外会诊的67名患者作为护患组。根据实际情况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隐患以及出现不良事态情况的概率,并进行对比。结果:护患组在护理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和不良事态的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32≤0.05).结论:对普外科患者进行优质的护患沟通模式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事态的发生概率,对于避免出现护理安全问题有着良好的效果,应当在各大医院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普外科 护患沟通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言语沟通技巧在精神科患者心理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精神科收治的60例患者,经随机数字法对患者平均分组后,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心理护理支持,实验组则在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言语沟通技巧,评价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情绪变化评分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科患者心理护理过程中,适当的运用言语沟通技巧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对于安抚患者不良情绪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精神科 心理护理 言语沟通技巧 情绪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良好沟通技巧在门诊采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 2018 年 12 月至 2019年 10 月在我院门诊采血 的 90例患者进 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采血 ,而观察组接受常规采血加上良好沟通技巧 ,对比两组患者采血 有效率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 患者采血 满意率为 100.00 % ( 45/45 ) ,对照组 患者采血 满意率为 77.78 % ( 35/45 ) , 观察组患者采血 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 采血 总有效率为 97.78 % ( 44/45 ) ,对照组 采血 总有效率为 80.00 % ( 36/45 ) , 观察 组采血 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于患者在 门诊 采血中实施良好沟通技巧,可以 提高患者 满意度和舒适度,提升采血的成功率, 使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改善,值得应用与广泛推广。

  • 标签: 良好沟通技巧 门诊 采血 满意度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有效沟通的效果。方法 在 2019年 7月 -2020年 2月期间来本院治疗脑卒中疾病的患者中选出 68例,分成 2组。常规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在此基础上沟通组再给予有效沟通护理。然后对比各组护理满意度以及致残率。 结果 沟通组护理满意度(97.06%)比常规组 (73.53%)高,且沟通组致残率 (5.88%)低于常规组 (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有效沟通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有效沟通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促进研究工作者与受试者沟通,提高受试者依从性和一期临床试验的顺利进行。 方法:总结我院Ⅰ期临床试验过程中与受试者的沟通方式方法,促进试验的顺利进行。结果与结论:通过在各环节与受试者有效沟通后,受试者的依从性提高,对Ⅰ期临床试验的认知度增强。

  • 标签: Ⅰ期临床试验 有效沟通 依从性 认知度
  • 简介:摘要:现在社会中,新生儿疾病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发病率逐渐增加,同时还影响了患儿的成长发育。肢体语言沟通管理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广泛应用,从而提升儿童护理方面的整体质量。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肢体语言沟通,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方便,能够准确了解患儿在接受护理过程中的需求。肢体语言沟通很好的促进了医患之间和睦关系的发展,降低护患之间的冲突,使医疗机构的工作发展起来顺风顺水。

  • 标签: 肢体语言沟通 新生儿 护理工作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在妇科护理中的运用措施与运用效果。方法:以我 院妇科 2019 年 08 月至 2019 年 12 月 诊治的患者 100 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标准化沟通模式下,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的评价普遍较好,平均得分达 ( 99.8±0.2 ) 分。结论:标准化沟通在妇科护理中的运用能够获得患者较高满意度,有利于促进医患关系,妇科护理中应加强标准化沟通的运用。

  • 标签: 标准化沟通 妇科护理 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