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古代青铜器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是我国文物宝库中的明珠。青铜文物的主要成分是铜、锡、铅。经过长期腐蚀环境的作用,青铜文物在铸造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会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腐蚀产物,常见的有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碱式氯化铜、氯化亚铜等等。在这些锈蚀物中有些是相当稳定的(如碱式碳酸铜),对青铜文物的进一步腐蚀起抑制作用。

  • 标签: 青铜文物 缓蚀剂 碱式碳酸铜 艺术欣赏价值 历史价值 中国古代
  •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利用一种新的定量腐蚀检验标准对工业上应用的铜缓蚀剂作出评价,关于2-氨基嘧啶(AP)、2-氨基-5-巯基-1,3,4-噻重唑(AMT)、苯并三氮唑(BTA)、5,6-二甲基苯并咪唑(DB)、2-巯基苯并咪唑(MBI)、2-巯基苯并氮唑(MBO)、2-巯基嘧啶(MP)和2-巯基苯并噻唑(MBT)的缓蚀效果已经制定出来。

  • 标签: 铜器 文物保护 缓蚀剂 检验标准 缓蚀效果 检验步骤
  • 简介:对比了BTA和AMT的物理性质、缓蚀青铜的外观效果、中性和酸性介质中的腐蚀抑制性能、粉状锈清洗、成膜结构,各自优缺点,BTA和AMT都可以有效地保护青铜器,AMT还需时间检验,BTA和AMT保护青铜器研究工作需要继续深入。

  • 标签: BTA AMT 青铜文物 保护措施 腐蚀抑制性能
  • 简介:为评价青铜文物缓蚀剂效率及封护剂抗腐蚀能力进行了两项电化学实验。一是利用直流腐蚀的极化电阻法对缓蚀效率评价,二是应用恒电位交流阻抗法对涂层的抗腐蚀效率评价。实验表明,复合缓蚀剂的缓蚀效率优于单一缓蚀剂如AMT、BTA,在模拟中性土壤介质的水溶液中各自缓蚀效率分别为88.7%、94.6%,两者组成复合缓蚀剂后其缓蚀效率高达98.8%,这是发挥其缓蚀剂各组分的协同效应的结果。应用恒电位交流阻抗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附着有封护层时复杂的腐蚀过程。结果表明,石蜡涂层样品的Nyquist谱图出现扩散过程引起的阻抗特征;聚乙烯醇缩丁醛涂层、ParaloidB72涂层、空白样(缓蚀层BTA)三种样品Nyquist谱图均是由于涂层微孔引起的阻抗特征,在同一浓度下其抗腐蚀性能排序呈依次递减趋势。

  • 标签: 电化学方法 直流腐蚀 Tafel曲线 交流阻抗
  • 简介:结合目前综合类博物馆馆藏纸质文物的酸化损害及其现状,从文物保管的实践出发,旨在探讨近现代纸质文物在防酸化方面的现有保护措施与装具运用。

  • 标签: 近现代纸质文物 酸化 防治 装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