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无论是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伯恩斯坦的符码理论抑或是拉鲁关于不同阶层教养方式的论述,都倾向于认为社会底层的文化实践与公共教育机构扞格不入。伯恩斯坦和拉鲁对不同阶层语言编码、教养方式的区分以及作为理论补丁的剩余性观念为我们思索文化资本是否也有阶层之别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底层文化资本,即先赋性动力、道德化思维、学校化的心性品质,是一套底层子弟通往高学业成就的独特性情系统,也是布迪厄所言的惯习或身体形态的文化资本。这证实文化资本并非均质化的存在。在特定制度情境下,底层文化资本可以大放异彩。但不容忽视的是,极端苦修必然伴随极端的片面发展,底层文化资本的暗面有待进一步讨论。
简介: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分析,剩余价值的源泉是活劳动,既抽象人类劳动。不管参与价值创造和形成的要素有多少,但终极源泉是活劳动。真正决定价值分配(即剩余价值分享)的是市场竞争关系,是市场诸要素的不同的稀缺程度和供求状态:(1)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下,虽然活劳动创造了新价值(v+m),但剩余(m)却被资本独占或垄断。这一制度最不合逻辑的地方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者被排斥在剩余价值分享体系之外。但是,它又是市场竞争均衡的结果。因为它的运行基础是市场经济。(2)当代经济关系中,资本(死劳动)与劳动(活劳动)关系发生微妙变化:剩余的获取越来越多地依靠研发、营销、管理、创新,劳动者队伍中有管理才能的人(经理阶层)不再是简单地出售劳动力价值,凭借资本对劳动的依赖,他们要求分享剩余,即劳动力价值资本化。发达国家中出现的经理层持股、大企业间交叉持股,企业控制权变化,使出资人、股东越来越不同程度地“隶属”于劳动,资本雇佣劳动、资本独占剩余不同程度地或部分地让位于劳动参与剩余分配。资本在直接生产过程之外的运动,生息资本、银行资本、商业资本参与资本运动,使参与剩余分配的资本由产业资本多元化为产业资本和非产业资本,劳动、土地、技术、信息、无形资产、证券等要素的资本化,使我们在现实经?
简介:摘要:实现“立德树人”课改总目标的关键在于教师要 能将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落实于课堂 教学。本文试以人教版必修 二 第 1 0 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为例,通过一些想法和设计,着重于 历史 的核心素养审视此课,探索如何在历史课堂中凸显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