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聚焦2016年7月13日至28日美国全国性和地方媒体对于南海仲裁案的相关报道114篇,通过分析样本在呈现南海仲裁结果的过程中的媒介框架的运用,考察了其是如何在报道南海仲裁案中差异化地建构美、中两国的"我—他"国家身份。研究表明,美国通过将"自我"再现为"国际规则的维护者"、正义的"我者",扶正了本国在亚太区域的作为"霸权国"身份的合法性;同时通过负面化地将中国建构为"规则的破坏者"、危险/不确定的"他者",定义了中国作为区域秩序"挑战国"的身份。其中,美国媒体在建构"自我"与"他者"的两类国家身份建构方面有以下特点:一是凸显美国"霸权国"国家身份对现行秩序结构的建设性功能;二是建构中国这一新兴力量在观念意图上与国际现行主导性规范的对立性;三是强调东南亚盟友的弱国身份,强调"自我"作为区域平衡力量的重要性。在市场利益之外,美国媒体对于国际事件进行框架化报道也是国家行为体基于对于某种国际或国内构成性规范的认同,通过国际传播新闻框架来建构和强化规范共识的过程。
简介:新时代,统一战线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逻辑关联:统一战线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思想、政治和理论基础,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基点;"一带一路"建设为巩固发展统一战线提供实践动力、机遇和平台,是统一战线的实践路径。二者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征程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简介:两岸产业关系密切与否,取决于两岸产业分工及分工型态。两岸产业分工围绕着具体是垂直分工还是水平分工这一议题,在一定时期内颇有争议。本文借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方法,依据台湾“关务署”公布的2004—2015年两岸800个行业的HS四位码数据,从产业链视角分析两岸产业分工的具体型态。研究发现:两岸产业内贸易有了一定发展,但两岸贸易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另外,两岸产业链的分工型态既有产业内贸易垂直分工又有水平分工,但台湾占优势的垂直分工特征明显,从而可以得出两岸产业融合发展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从两岸产业交流与合作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分阶段探讨和分析影响两岸产业分工型态的因素。
简介:2014年12月,垃圾不落地获首届中国志愿服务大赛银奖,使绿色家园和陈永松获得许多殊荣,并获得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彭萨科拉市(Pensacola)市长签发的荣誉市民证书。这些殊荣的获得与公众参与环保的支持分不开,也与陈永松家人的呵护和关心密不可分。陈永松,丽江绿色教育中心(绿色家园)负责人。他出生在青山环绕绿水长流的农场特林队,他的父亲上世纪五十年代从解放军军人变成了西双版纳勐海县黎明农场一名屯垦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党课教育也要重视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党的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创新党课教育的形式,使党课教育接'地气'有'营养'。把握好四个环节选好故事。党课姓'党',党课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党课故事必须经过严格'审查'。并非所有的故事都适合在党课上讲。选择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