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公司治理中始终存在终极股东私有公司控制权利益或以控制董事会行为格局而发生公司价值的侵占效应,以民营公司愈发严重。以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2013-2017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探讨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下终极股东控制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结果发现:两权偏离度越大,公司价值就越低;在控制权水平较低时,两权分离与公司值呈显著负相关,终极股东担任核心管理职位会进一步降低公司价值;在控制权水平较高时,两权偏离并不对公司价值有显著影响,终极股东若任职管理层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无论控制权水平的高或低,董事会行为与终极股东关系格局密切相关时,会引发董事会羊群行为,进而显著地抑制公司价值。
简介:基于川、湘两省6市12县246个稻作大户的调研数据。剖析并梳理粮食规模经营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大户心理诉求。研究发现粮食规模种植效率的提升面临内生与外生双重阻力,主要表现为农业要素市场化程度与政策可及性“双低”,引致规模种植成本与交易成本的“双高”难题;从成本构成。农业分工与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分析发现.规模种植主体能够实现内部化交易成本,却难以内部化外部风险和制度成本,最后,基于完全成本视角.探讨了政府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进程中的角色和定位,对政府、市场和规模种植主体三者进行关系界定和责任明晰,并从机制设计和信息经济学角度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建立个动态平衡、激励相容的动力机制提供政策参考。
简介:选取2005—2015年我国中部五省共69个地级市的数据,在考虑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可能性的基础上,采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地方政府竞争、土地价格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工业用地价格降低和商业用地价格升高有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地方政府竞争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于土地出让价格两种手段影响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土地价格和政府竞争对地理相邻地区的FDI能够产生显著影响,一个地区的工业土地价格降低、商业土地价格升高将抑制地理相邻地区的FDI规模,同时,一个地区政府竞争的加剧也会降低地理相邻地区的FDI,但这一空间溢出效应在经济距离相邻权重下并不显著,说明中部五省地级市的竞争主要存在于地理位置相邻的地方政府间。
简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已转向质量型经济增长。基于外部性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作用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着手,运用全国2003-2016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经济的质量型增长受制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但当考虑人力资本、城市经济发达程度和政府干预行为等因素的影响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抑制作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且区域差异、城市规模和行业特征等约束条件的不同会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作用于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效果。此外,从集聚外部性视角来看,MAR外部性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积极影响相对显著。
简介:城市群是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分形理论的位序规模法则和异速生长模型,对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口演化规律及异速增长速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城市体系齐夫维数接近1,城市体系较为健全,各规模等级城市数量比例较为合理。同时,长三角地区城市群异速生长系数与城市规模呈现明确反向变化关系。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异速生长系数分别为0.41、0.98、3.59、8.19和16.7,即城市越大,越应该向高层发展,异速生长系数b值应该越小。应根据异速生长系数合理控制建设规模和土地供应,加强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科学引导人口集聚,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形成特色支柱产业,全方位提升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