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集体林权改革是一项增加农户收入,提高农民护林、管林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其中配套措施在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和将乐县农户为调查对象,选取基础设施和林业宣传等配套措施为主要调查内容。在基础设施方面选取环境卫生和道路建设两个指标,在林业宣传方面选取科技知识、市场信息、病虫害防治、防盗防伐、森林防火5个方面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描述性分析,了解农户对各项林改配套措施的满意度;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农户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措施的总体满意度。结果表明:林改后农户对现状"比较满意"占一半以上,说明农户对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措施较为满意,但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服务方面仍然存在较大漏洞,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简介:植株的高度控制是菊花商品性生产中一个主要的考虑因子。我们通过生物技术途径致力于这一问题。菊花"Iridon"植株通过遗传工程异位表达受CaMV35S启动子控制的烟草(NicotianatabacumL.)光敏色素B1基因。与野生型(WT)相比,转基因植株较矮,分枝角度较大。由烟草光敏色素B1基因异位表达引起的生长下降与采用推荐用量的商品化生长调节剂所引起的结果相似。在转基因植株叶片上观察到的另一个形态效应是与较高的叶绿素含量相关联的深绿色。在采用一个选择性地减少远红光波长的过滤器的条件下,转基因植株生长非常类似于野生型植株。并且,当植株用赤霉酸(促进生长)或一种赤霉素的合成抑制剂(抑制生长)矮壮素处理后,转基因植株和野生型植株平均节间长度的差异在绝对值上来说是相同的,这表明了PHY-B1转基因的表达引起的生长下降不直接与赤霉素的生物合成有关。此项技术的商品性应用可能提供一种使用化学生长调节剂的替代方法,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简介:文章以黄土高原东部半干旱区环县的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在景观化集水造绿空间网络构建的基础上,基于水绿双赢理论,提出了以GIS空间分析技术为支撑的不同汇水区之间的平衡援助策略;指出根据区域内可收集雨水资源量,应优先保证该区域内优势节点和路径中集水造绿的生态需水,提出了测定区域内水绿平衡人为干预度临界点的方法;划分了大、中、小尺度汇水区,指出应根据各汇水区在人为干预度临界点的盈余和亏缺情况进行水绿调配规划;提出了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进程,预测了集水造绿区域的变化趋势.研究证明,以28.35%的人为干预度收集雨水,可以优先保证集水造绿优势“节点+路径”区的植物生长;将盈余区域的雨水收集调配至亏缺的汇水区,优先满足区域内节点、路径的生长,可以实现平衡援助;随着循序渐进的平衡增长,景观化集水造绿的空间网络可逐渐实现,以此作为人居环境改善的核心区域.
简介:目前县级主要有林权信息系统、二类资源信息系统和生态公益林管理信息系统,古树名木系统未落实到图,四系统互不兼容,使用不方便。GIS地理信息系统采用的核心技术归纳为地图分层,矢量抽象,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划分三个方面,以此为基础,基于ActiveX技术的GIS平台,GPS和RS及缙云县森林资源信息的特点,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抽象出县级林业综合地理信息系统,使林权、二类资源数据、生态公益林、古树名木四信息系统基于视图与视图配置的模型,研究开发出林业综合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技术能提高基层林业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减轻野外体力作业,提高工作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