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5 个结果
  • 简介:铁路建设工程中路基修筑、隧道开凿、取土弃渣均会导致大量水土流失,对铁路沿线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以武广客运专线工程为例,通过水土流失影响指数评价模型来定量分析、评判该工程水土流失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该项目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值为0.21,仅为全国铁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平均水平70%,这表明与传统铁路建设工程相比,武广客运专线建设工程水土流失影响程度相对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工程单位长度占地面积(3.19hm^2/km)及影响面积(0.17hm^2/km)较小、工程单位长度总土石方量(7.00万m^3/km)较少、工程单位长度水土流失总量(343.85t/km)不大、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比例较高(0.916)。

  • 标签: 武广客运专线 水土流失 SWII指数
  • 简介:测钎法具有布设简单、实施灵活、选材方便、成本低廉优点,在土壤侵蚀监测,特别是生产建设项目土壤侵蚀监测工作中应用广泛,但在实际使用中具有局限性。根据测纤法可测量精度及其测定原理,从理论上推算适用测钎法土壤侵蚀模数最低阈值,对提高土壤侵蚀监测精度具有现实意义。结果表明:使用测纤法进行土壤侵蚀监测,月度、季度和年度监测值可适用土壤侵蚀模数最低阈值分别为1452、484和121t/(km~2·a),低于该阈值,监测数据精度不能保证。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土壤侵蚀监测中,土壤侵蚀强度低于此阈值地区或时段,宜采用其他监测方法,以确保土壤侵蚀监测结果精确

  • 标签: 测钎法 土壤侵蚀监测 精度 最低阈值
  • 简介:为了探究三峡库区建立对乌江流域(重庆段)即重庆东南地区湿地环境产生影响,以landsat-5TM和landsat8OLI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基于eCognition和ArcGIS平台,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建立重庆地区乌江流域1995、2005和2015年湿地景观数据库,利用景观动态变化度、景观破碎度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重庆地区乌江流域内湿地景观近20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重庆地区乌江流域整体湿地景观面积近20年处于增长趋势,动态变化指数最高为水库,最低为水田;2)湿地景观转移以湿地景观内部转移为主,湿地景观与非湿地景观转移为辅,人工湿地增加比重高于天然湿地;3)研究区内景观破碎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说明该区域湿地环境先恶化后得到改善;4)1995、2005和2015年,天然湿地景观分维数均低于1.6,人工湿地均高于1.7,说明人工湿地景观格局比天然湿地复杂。天然湿地稳定性指数远低于人工湿地,且接近于0,说明自然湿地内部空间结构更加脆弱。通过三峡工程及其他水利工程建设,导致乌江流域(重庆段)湿地景观格局发生变化,对该地区湿地环境总体改善起到明显促进作用。随着三峡工程建设、库区蓄水,以及龙潭水利工程、江口电站等水利设施修建,乌江流域内湿地总体面积增加,人工湿地变化较天然湿地更为明显,但天然湿地相比人工湿地更易受外界干扰,应加强相对应保护措施。研究为保护该地区湿地景观,建立乌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动态监测体系,以及为武陵山区精准扶贫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湿地景观 动态监测 遥感与GIS 乌江流域 三峡库区
  • 简介:应用样木资料,采用多方程分析对比法建立胸径与地径及树高与地径相关数学模型,所建立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低于2%,预估效果理想,从而为通过地径测定,应用二元立木材积表测定湿地松人工林被伐木材积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践上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湿地松 地径 胸径 树高 模型
  • 简介:对山区因采矿破坏生态环境,引发剧烈水土流失原因和对生态安全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其防治对策。

  • 标签: 山区 矿山 水土流失 生态安全
  • 简介:为给黄羊滩及类似地区流动沙地人工造林提供科学依据,在黄羊滩流动沙地营造不同树种的人工林,探讨不同人工林地天然植被恢复效果和防止风蚀差异。造林7年后调查资料表明:从物种丰富度衡量,小叶锦鸡儿和侧柏人工林加快了天然植被恢复进程,新疆杨和欧美杨107人工林延缓了天然植被恢复进程,沙枣和榆树人工林对天然植被恢复影响不大;欧美杨107和新疆杨人工林1年生草本占绝对优势,随林地环境条件改善,1年生草本逐渐减少,多年生草本、灌木逐渐增加,侧柏和小叶锦鸡儿人工林地天然植物种生活型结构已趋于多样化。新疆杨和欧美杨107人工林地处于流动沙地阶段,沙枣和榆树人工林地处于半固定沙地阶段,侧柏和小叶锦鸡儿人工林地处于固定沙地阶段。相同沙漠化阶段林地间天然植被相似系数较大,不同沙漠化阶段林地间相似系数较小。该地区人工造林树种以小叶锦鸡儿和侧柏最佳,沙枣和榆树次之,不宜选择新疆杨和欧美杨107等杨树品种。

  • 标签: 沙地 植被恢复 土壤风蚀
  • 简介: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固沙剂保水、增产及其固沙效果,挽救濒临死亡地表植被,修复地区生态平衡,在民勤干旱沙区开展了有关应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固沙剂具有一定保水能力,可使农田作物含水率(耕作层)提高1.0~1.5百分点,使梭梭林分100cm内土壤层平均含水率提高2.3百分点,流动沙丘80cm内土壤层平均含水率提高3.5,3.9百分点。2)种子包衣制剂处理对小麦、玉米生长发育具有滞后作用,但均存在增产效果,能使小麦增产12.2%,玉米增产2.0%。3)利用液体试剂进行籽瓜灌根处理可促使植株较对照主根增长9.1cm,主蔓增长33.0cm,平均增产率为11.5%。4)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退化植被梭梭、唐古特白刺进行根部追施后,梭梭新梢增长0.6~3.0cm,唐古特白刺冠幅增大45.1~96.2cm。5)固沙剂固定流动沙丘后,使沙丘结皮厚度增加0.2~0.3cm,风蚀减小50%~80%,沙丘植被盖度增加1.9%~2.7%。

  • 标签: 植物生长调节剂 固沙剂 植被 民勤沙区
  • 简介:通过对云南红壤坡耕地一年内产流降雨监测,研究不同农作处理下烤烟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结果表明:1)顺坡垄作处理条件下,施肥量差异造成地表植被覆盖率差异,影响了水土流失量和养分流失量;2)破膜提土处理条件下,相比未破膜处理,破膜后可增加地表土壤保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量,其中秸秆覆盖在揭膜后对减轻水土流失效果更好;3)烤烟生长前期,农作处理方式是影响水土流失和养分流失主要因素,烤烟生长后期,地表植被覆盖率成为影响坡耕地水土流失和养分流失主要因素;4)氮、磷养分流失途径相比较,总磷流失相对于总氮流失受径流流失影响更大。

  • 标签: 坡耕地 农作处理 水土流失 养分流失 云南曲靖
  • 简介: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具有景观生态学基础。将景观生态学中干扰与稳定思想引入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中,以漳州各县(市、区)为参评区域,从干扰度、生产力、稳定度三个方面构建蔓延度指数、多样指数、均匀度指数等20个指标,采用均方差权重赋值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通过弹性检验。说明用景观生态学评价方法进行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是确实可行

  • 标签: 景观生态评价 可持续利用 弹性指数 漳州市
  • 简介:丰泽区是泉州中心城区,近几年来随着人为不合理生产建设活动造成水土流失面积扩大,人为造成新水土流失已达到让人担忧程度。本文介绍了丰泽区水土流失现状及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防治对策。

  • 标签: 丰泽区 水土流失 影响因素 防治对策
  • 简介:在低丘红壤开发利用中,通过复合农林业技术达到植树种草、增加地面覆盖率、发展当地经济植物促进畜牧业发展,探索低丘红壤开发利用新模式,科学舍理地开发红壤资源,实现开发中保护。经过2年试验表明:选择适宜植物种类对于有效地发挥生物措施与复合农林技术功效是极其重要,各试验块植被覆盖度分别是湿地松18%,茶叶23%,柑橘34.6%;覆盖度大小顺序依次为柑橘〉茶叶〉湿地松;低丘红壤开发第1年土壤侵蚀量一般都超过土壤允许侵蚀量500t/km^2.a,第2年就减小到350t/km^2.a左右,各类型土壤平均侵蚀量次序为柑橘〉湿地松〉茶叶;各处理平均N素流失量为湿地松138.8kg/km^2,茶叶450.1kg/km^2,柑橘182.4kg/km^2;N素流失大小顺序为茶叶〉柑柑橘〉湿地松。在试验区采样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侵蚀逐步升级,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粉粒、土壤团聚体、土壤pH、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盐基交换量均相应降低,而土壤交换酸对应增加。验证了水土流失直接导致土壤结构、土壤物理性状退化、变差结果。

  • 标签: 低丘红壤 生物措施 复合农林业 综合开发
  • 简介:为探讨不同人为干扰方式下山地沼泽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变化规律,以小兴安岭北部沼泽湿地分布比较集中公别拉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5种干扰方式(农扰、筑坝、放牧、造田和采矿)对山地沼泽土壤肥力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种干扰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N和10-20cm、20-40cm土壤速效P含量降低程度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0-10cm土壤层全P含量降低程度达显著水平(P〈0.05),放牧干扰增加了该层土壤速效P含量,其他干扰则使该层土壤速效P含量降低程度达极显著水平(P〈0.01);10-20cm土壤层中,除农扰外,其他4种干扰方式下全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20-40cm土壤层中,农扰、筑坝、放牧和造田干扰对全P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总体来看,采矿对沼泽土壤干扰程度相对最强,与对照相比,其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98.90%,全N含量下降96.14%,水解N未检出,全P含量下降89.16%,速效P含量下降97.38%;其次是造田干扰,其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N、全P和速效P含量下降幅度分别为90.20%、89.28%、84.41%、56.31%和61.19%;放牧干扰影响相对较小,其土壤有机质、N、P含量下降幅度均在45%以下。从回归分析结果看,不同干扰方式下,各层土壤全N、水解N、全P和速效P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相关关系。

  • 标签: 山地沼泽 干扰 土壤肥力
  • 简介:以红砂岩紫色土、紫色页岩紫色土、泥质岩黄棕壤3种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研究了降雨条件下丹江口库区典型土壤微地形变化及其光谱曲线耦合机制并得出两者之间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地表粗糙度和土壤本身特性有一定关系,降雨过程中雨滴溅湿和土壤结皮也影响土壤表面粗糙度变化。光谱反射率会受到土壤表面含水量和地表粗糙程度影响,但是当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之后,此时地表粗糙度将会成为制约光谱反射率变化主要因素。

  • 标签: 土壤线 土壤糙度 光谱反射率 粗糙度响应指数(RRI)
  • 简介:本文基于作者对中小学生是预防水土保持中坚力量这一现实清晰认知,从中小学生践行水土保持背景、目的、途径以及须注意事宜等四方面对中小学生践行水土保持途径选择进行阐述。

  • 标签: 践行 中小学生 水土保持 途径选择
  • 简介:本文分析了东江水源区(东江上中游)水土资源持续利用主要问题在于原生植被过度砍伐,果业开发和速生商品林建设及工业项目开发建设水保措施不落实,工业污染和城乡"三废"未有效处理,水资源受益区与保护区行政区划分隔,上下游水土资源保护得、失不平衡;同时,提出了从落实各地政府水土资源保护责任、建立流域生态协商机制、探索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

  • 标签: 水土保持 生态补偿机制 东江
  • 简介:在经过多年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抚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由1997年治理前4920.73km^2减少至目前4602.79km^2,在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基础上,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角度,提出了维持抚河健康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对策。

  • 标签: 抚河流域 水土保持 和谐共处
  • 简介:为探索文冠果、柿树、花椒在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下生理特性,利用盆栽试验人工浇水后持续自然耗水方法,研究2年生文冠果、柿树、花椒在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15%~98%)下生理响应,并结合大田栽植生长状况和成活率对其抗旱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随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文冠果、柿树、花椒幼树叶片相对含水量都呈下降趋势,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先升高后降低,脯氨酸质量分数、细胞膜相对透逐渐上升,叶绿素逐渐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2)文冠果、柿树、花椒幼树光合作用由气孔限制转为非气孔限制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60%~70%、30%~40%、20%~30%;3)花椒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0%~70%时耐旱能力较强,柿树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20%以下时耐旱能力更强,文冠果耐旱能力较差。结合大田生长表现可知,在山东丘陵区造林时花椒较为适宜。

  • 标签: 文冠果 柿树 花椒 抗旱性评价 生理响应 水分胁迫
  • 简介:根据项目区地理位置、气候情况、土壤条件及其植被现状,综合考虑林场区划、立地条件以及林分特征等因素,选择豆科、木兰科、桃金娘科等7科共13种乔、灌、藤植物按5个分区进行配置,培育常绿阔叶林为主林分,在突出其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与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同时,注重群落外貌、物侯与季相等森林景观效果。

  • 标签: 林分改造 分区设计 绿化美化
  • 简介: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是贯彻水土保持预防为主,全面提高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水平需要。本文就县级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探讨了能力建设重点、内涵,以及县级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存在主要问题。

  • 标签: 水土保持 监督管理 能力建设
  • 简介:香根草系统通过世界银行于1988年由格雷姆肖先生引入中国.自1997年"福州会议"、1999年"南昌会议"和2003年第三届国际香根草会议后迅速传播开来,在中国南方得到广泛研究、应用和推广.本文在汇集了我国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阐述了香根草在中国可能种植区域及与此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课题.

  • 标签: 水土保持 香根草 种植区域 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 种植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