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大出血的影响因素及实施高质抢救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产后大出血产妇7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未发生大出血产妇70例为对照组。观察研究组产妇产后临床资料,分析产妇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观察研究组产妇止血率、产妇及其家属对抢救和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胎盘前置及胎盘粘连残留、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严重损失及宫颈裂伤、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凝血功能障碍、妊娠合并急性肝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经高质抢救及护理后均有效止血,有效止血率为100.0%(70/70),产妇恢复良好,满意度调查发现,产妇及其家属均十分满意,满意率为95.7%(67/70)。结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前置,胎盘粘连残留、软产道严重损失及宫颈裂伤、产妇凝血功能障碍、妊娠期高血压、妊娠合并急性肝炎为产后大出血的影响因素,对相关影响因素采取有效预防,可降低产妇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保证母婴安全。给予产后大出血产妇高质抢救及护理可有效止血,保证产妇及胎儿安全。
简介:摘要 目的:对于产妇产后大出血的影响因素及实施高质抢救及护理的应用效果实施研究。方法:以本院妇产科收治的3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为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组有15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高质抢救及护理,统计产后出血因素,对比护理满意度与出血量。结果:在产后出血因素中,子宫收缩乏力为常见因素,占比为46.67%,最为少见的是妊娠高血压,占比是3.33%;观察组产后2h以及24h出血量显著少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产后出血的因素中,子宫收缩乏力是造成产后出血的常见因素,通过开展有效的抢救与护理,可减少出血量,有利于产妇满意度的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II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患者创面恢复的相关因素,并针对性总结护理对策。方法:以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II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两组患者损伤程度相关评分进行分组,低于34分为参照组(50例)、超过或等于34分在研究组(50例),回顾性分析影响患者创面恢复的相关因素,并针对性总结护理对策。结果:经统计,单因素中BIM指数、生活习惯、糖尿病、心理状态、炎性因子水平两组数据对比(P0.05)。多因素分析中BIM、吸烟、糖尿病、心理状态、IL-6、TNF-α两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影响II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患者创面恢复的与BIM、吸烟、糖尿病、心理状态、IL-6、TNF-α等存在直接关系,建议临床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创面更好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在胆结石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护理措施相关内容。方法:抽选出本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范围:2019年5月~2020年5月),采用信封法将本院8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一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对临床护理,对比2组胆结石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评分(VAS),比较2组胆结石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在胆结石围术期具有积极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Galectin-3及PD-1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016年1月~2020年7月确诊为UC的患者63例作为UC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行肠镜检查正常者4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alectin-3及PD-1在两组肠粘膜中的表达,探讨两个指标在两组中的表达情况、在不同 UC分级中的表达情况及两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Galectin-3在对照组中高表达(P<0.05);PD-1在UC组中高表达(P<0.05)。Galectin-3在UCⅠ级与Ⅱ级、Ⅲ级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在UCⅠ级与Ⅲ级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组中Galectin-3和PD-1的表达具有关联性(P<0.05)。结论:Galectin-3、PD-1通过对炎症的双向调节及负性调节作用共同参与了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发展的过程。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临床妇科护理安全的因素以及防范措施分析。方法:从;来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当中随机选取98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来进行小组划分,其中实验组49位患者,对照组49位患者。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和相应的干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故已经护理效果。结果:通过两组内容的分析能够了解到实施相应干预护理的措施的实验组成员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目前的妇科护理过程中,实施相应的干预性护理效果明显高于传统的护理方式,同时也降低了或者出现各种意外的概率,提升了患者住院的安全性,是值得临床进行推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