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妇女占全球人口一半以上,但以往的科学研究集中于男性,临床试验中女性人选比例小,接受治疗少。美国FDAl995年至2000年批准上市的300种药中,163种涉及性别代谢差异,其中提到药代动力学方面存在性别差异的仅11种。显然对女性的用药特点研究重视不够。研究发现,女性由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多于男性;妇女生理方面的某些特殊性,如月经来潮、绝经、妊娠等明显影响着心血管疾病发病与药物疗效的评定,因此女性具有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应给予重视。为此,我们收集了有限的有关心血管病药物临床应用性别差异方面的资料,作一综述,以期引起对妇女药物临床应用特点的充分关注。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诊断情况分析非心肌疾病患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T(TNT)检测结果升高原因,以便更好指导临床患者的诊治,避免误诊。方法:门诊及住院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检测过CK、CKMB、TNT患者的血清样本中随机选择243例进行研究分析,结合临床诊断分析各指标升高的可能原因。结果:38例TNT假性升高的非心肌疾病患者,其中脑血管疾病及眩晕、意识障碍患者TNT轻微升高,高血压患者中TNT升高较明显;32例 CK-MB假性升高的非心肌疾病患者,其中脑血管疾病及眩晕、意识障碍患者 CK-MB 升高较明显,在胃肠炎、呼吸道疾病和中毒患者中轻微升高。结论:在非心肌疾病情况下,患者出现急性脑血管病、高血压、内脏损伤、脑缺血缺氧状态等情况,都可能导致TNT和 CK-MB的假性升高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对脑梗死患者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时间:2023年7月1日-2024年2月20日,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研究方法:均分两组护理,即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中医特色护理),统计相关研究数据,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统计两组研究数据,临床治疗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39(97.50%)VS 33(82.50%)];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生活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研究组均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性显现(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可全面提升护理质量,进而增强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建议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论述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在高血压患者管控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抽取来社区全科门诊的高血压患者60例进行分析,结合患者的诊治和管理方式进行分组,A组和B组均有30例患者。A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门诊诊治模式,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半年后,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管控情况、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没有太大的差别,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血压得到了明显下降,且B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A组患者,管控和治疗效果更好,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由于高血压二次住院治疗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比A组患者更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得出结论:针对社区慢性病患者采用社区健康管理模式,不仅能提升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控情况,还能降低患者由于高血压二次入院治疗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 分析咪唑安定用于辅助区域麻醉的适宜镇静深度及用量,为临床上选择适宜的用药剂量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3 月收治的 区域麻醉患者 135 例, 随机将其 分成 1 组、 2 组、 3 组,每组各有患者 45 例。分别在麻醉后应用咪唑安定使 OAA/S 镇静深度达到Ⅳ、Ⅲ、Ⅱ级,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烦躁发生率、遗忘率以及药物平均用量。结果 与 3 组比较, 1 组患者 SpO 2 下降、完全遗忘、烦躁以及咪唑安定用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 组与 2 组比较, SpO 2 下降、完全遗忘以及烦躁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 组咪唑安定用量明显低于 2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组 MAP 下降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区域麻醉时辅助应用咪唑安定达到的适宜镇静深度应为 OAA/SⅢ级,用量建议为 (0. 055±0. 032)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