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肿瘤术后口腔颌面部缺损发生并发症主要因素及减少其发生措施.方法:对2010-2015年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78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患者出现与胸大肌肌皮瓣有关并发症(20.51%),其中感染14(17.65%),皮瓣不同程度坏死9(11.54%),形成瘘管6(7.69%).结论:并发症发生主要与患者性别、年龄、全身状况(糖尿病、高血压)、皮瓣损伤、引流不畅有关,严格适应证选择、精细手术操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胸大肌肌皮瓣 并发症 口腔颌面部缺损
  • 简介:前牙散隙矫治报告张群慧上:矫治前中:集中间隙下:矫治后附图矫治前后模型比较一、病例报告向×,女,24岁,先在缺失及之间间隙分别为3mm,4mm及2.5mm,是扁园锥畸形牙。二、矫治设计牙面上粘方托槽,上颌弓丝为0.35mm澳丝,剪除远中多余末端...

  • 标签: 矫治后 前牙 病例报告 卫生学校 橡皮圈牵引 邵阳市
  • 简介:56正锁合矫治经验介绍徐如生,何明宜,林珠,苗红志锁是后牙一种错,多见于恒牙,对咀嚼功能影响较大,因此在矫治错时必须重视锁矫治。一、临床资料正锁56,男19.女37,年龄12-25岁,平均年龄15.2岁。疗程最短二个月,最长八个月,其余...

  • 标签: 锁合 后牙 活动矫治器 交互牵引 双曲舌簧 林珠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颌面部带状疱疹临床特点、诊断,旨在对老年人颌面部带状疱疹患者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方法:复习2000-062011-06我院口腔科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颌面部带状疱疹30临床资料。结果:30中皮疹首发2,28以疼痛为首发,误诊12,误诊率40.00%。疼痛后1-3天出现皮疹8,4-6天16,〉1周4。被误诊疼痛有三叉神经痛、头部肿瘤、牙髓炎、偏头痛等4种疼痛。以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等治疗后一般于2周治愈,遗留神经痛3。结论:老年人颌面部带状疱疹临床表现早期复杂、多样,正确诊断,有赖于提高认识,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检,对于发生在颌面部单侧沿神经放射痛又缺乏阳性体征者,应想到带状疱疹可能。

  • 标签: 老年人 颌面部 带状疱疹
  • 简介:目的这项研究目的包括:(1)阐明有经验修复医师对于无牙颌患者义齿支持组织综合评价影响因素;(2)发展一种方法对支持组织予以定量评价。材料和方法采用7个因素对317名无牙颌患者进行临床评价,每个因素分为三到四个等级,对于支持组织总体评价采用10分制。7个因素中,每个因素对总体评价作用由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确定。结果基于7个因素作用,产生了定量评价支持组织方法,计算这些因素分类分数,而分类分数总和又被转换成0~100之间整数。定量分析分数结果与有经验修复医师对支持组织总体评价紧密相关。结论阐明了临床上影响有经验修复医师评价无牙颌患者义齿支持组织因素。在这项研究中所采用定量研究方法简单而且可以应用于操作前诊断及治疗计划制定

  • 标签: 影响因素 义齿 支持组织 综合评价 无牙颌
  • 简介:本文通过对10单侧完全唇腭裂术后反患者上颌前牵引前后颅面硬组织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研究,发现:上颌骨长度明显增加,上颌相对于颅底位置明显前移,上颌后缘位置在治疗中相对稳定;上下颌骨间矢状关系明显改善;上前牙及上磨牙明显前移,下前牙明显后移,前牙反基本改正;颅底、下颌基骨无明显改变。研究结果显示上颌前牵引是改正唇腭裂患者上下颌骨发育不调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腭裂 上颌前牵引 头影测量
  • 简介:目的:应用下颌运动轨迹仪评价骨Ⅲ类错He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下颌运动变化。方法:对15Ⅲ类错He畸形需正颌手术病例和20正常He对照组,采用ARCUSDigma下颌运动轨迹仪测定受试者最大开口运动,前伸及左右侧边缘运动距离,记录由计算机通过切牙运动模拟双侧髁突运动轨迹间最大差数(MRC)。通过自身比较以及与对照组比较,评价患者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下颌运动变化以及髁突运动对称。采用团体t检验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前患者除开口度外,其他运动距离均小于对照组,前伸运动差异显著(P<0.05);开口时MRC值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开口度及左侧运动距离下降,前伸和右侧运动略有增加:MRC呈上升趋势。术后6个月时,下颌运动距离均有所增加,除开口度外其余均超过术前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MRC小于术前水平且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结论:骨Ⅲ类错He畸形患者下颌运动水平与正常He存在差异.髁突运动对称较差。正颌手术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下颌运动功能。

  • 标签: 骨性Ⅲ类错He畸形 下颌运动轨迹 正颌外科 咀嚼功能
  • 简介:目的:评估冠心病伴有中重度牙周病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Hs-CRP和MMP-9水平变化,分析牙周病对冠心病影响机制。方法:将50确诊冠心病伴中重度牙周病患者分为两组,即牙周基础治疗组与非治疗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法分析在牙周治疗后1个月、3个月血清中TNF-α、和MMP-9水平改变,Hs-CRP使用免疫散射比浊法。结果:TNF-α,Hs-CRP和MMP-9同治疗前相比较,数值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1个月与3个月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牙周基础治疗降低冠心病危险因子水平,有利于冠心病预防。

  • 标签: 牙周病 冠心病 TNF-α HS-CRP MMP-9
  • 简介:单侧完全唇腭裂患者常伴有牙槽嵴裂,而裂隙侧尖牙多发生阻生,即使在适当年龄做了牙槽嵴植骨术,也常会出现尖牙阻生。本文介绍一单侧完全唇腭裂伴牙槽嵴裂患者经过术前扩弓治疗后进行牙槽突裂植骨,植骨术后正畸治疗完成尖牙牵引助萌。

  • 标签: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 牙槽嵴植骨术 唇腭裂患者 尖牙阻生 牙槽嵴裂 牙牵引
  • 简介:目的研究中国东北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自我评价与临床检查指标之间关系,探讨口腔自评作为治疗需要指标的可行。方法抽取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方法对东北三省1084名老年人(65~74岁)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被检查者应用LIKERT三分量表法(好、中、差)分别对自己口腔健康状况,包括牙齿、牙龈和口腔卫生状况进行评价。临床检查指标:龋病情况,包括开放龋牙数、缺失牙数;牙周情况,包括牙龈出血牙数、牙周袋深度≥4mm牙数、附着丧失≥4mm牙数。采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口腔临床检查与老年人自我评价之间关系。结果调整协变量后,口腔中开放龋牙数、缺失牙数与口腔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有关。自评牙龈和口腔卫生状况“好”老年人,临床检查中牙龈出血牙数较少。结论口腔状况自我评价与一临床检查结果显著相关,自我评价是反映口腔健康状况较好指标,可以作为衡量中国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筛查指标。

  • 标签: 自我评价 老年人 口腔健康
  • 简介:为下颌覆盖义齿提供足够支持所需最少数目种植体相关文献很少。目前,有人认为下颌孔间区域最少放置2个种植体。本项研究目的是为了检测老年患者(八旬老人)中单个联合种植体能否为下颌全口义齿提供足够有效支持,以及需要下颌义齿修复患者对这种综合外科、修复,经济简单概念是否感到满意。有9位患者(平均年龄82.2岁)采用了单个联合种植体,并应用球状附着体支持全口义齿方式进行修复。一年半内间隔3-6个月对患者回访,采用标准化检测手段,包括患者反应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和骨组织改变观察。研究发现,单个种植体支持修复方式不仅使患者主观满意度明显改善(P<0.01),而且所述症状也明显减少(P<0.01)。在观察期内,治疗初期种植体周围牙周袋深度和骨吸收增加,但6个月后达到稳定。回访期内义齿使用(戴入与摘除)也得到改善(P<0.01)。研究结果表明,可以认为:对于老年患者(八旬老人)口腔修复来说,单个种植体支持下颌全口义齿是一种可以替代传统下颌全口义齿经济治疗方法。

  • 标签: 老年 单个种植体 下颌全口义齿
  • 简介:目的:采用口腔全景X线片,对上颌牙槽骨高度区域差异及其特点进行测量分析,为牙弓牙槽弓新分区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提供支持。方法:随机选取200正常成年上颌骨X线全景片,根据笔者团队提出牙弓牙槽弓分区,分别对弓顶区、弓肩区和弓体区各牙位牙槽骨高度进行测量,弓顶区测量牙槽嵴顶至骨鼻底高度,弓肩区测量牙槽嵴顶至骨鼻底与骨上颌窦底高度,弓体区测量牙槽嵴顶至骨上颌窦底高度(h),统计各牙位牙槽骨平均高度与各区域牙槽骨平均高度最低牙位,同时以h≤6mm,6mm〈h≤8mm,8mm〈h≤10mm,10mm〈h≤12m,12mm〈h≤14mm,h〉14mm为参考区间,分别统计不同牙位牙槽骨高度在各高度区间百分比。结果:正常成年人弓顶区中切牙牙槽骨高度最低,平均为24.8mm,弓肩区第二前磨牙牙槽骨高度最低,平均为16.8mm,其牙槽骨高度在不同区间百分比分别为1.75%,4.25%,9.25%,12.75%,14%与58%,弓体区第一磨牙牙槽骨高度最低,平均为12.7mm,其牙槽骨高度在不同区间百分比分别为9.5%,20.25%,14%,12%,11.75%与32.5%。结论:上颌牙槽骨高度区域差异明显,新牙弓牙槽弓分区既能较好地体现这种差异,也能很方便地将这种差异转化为临床实际应用。

  • 标签: 牙槽骨高度 分区 牙种植 X线测量
  • 简介:目的:评估边缘形态与粘接剂两种因素对全冠边缘适合影响,并探讨两种因素对全冠边缘适合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制作预备体长6mm、直径10mm、聚合度12°树脂模型60个,按不同边缘形态随机平均分为2组,每组模型进而被随机平均分为3个小组。每一模型进行四点标记,常规制作钴铬金属全冠,按标记点就位。边缘形态(因素A)选取2种:A1为凹面肩台,A2为直角肩台;粘接剂(因素B)选取3种:B1为聚羧酸锌水门汀粘接剂(ZPCC),B2为CX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剂(GIC),B3为RelyXUnicem树脂水门汀粘接剂(RC)。按照A1B1、A1B2、A1B3、A2B1、A2B2、A2B3分别对6组金属全冠进行粘接处理,每个金属全冠均采用10kg载荷加压至粘接剂完全固化。每个金属全冠在代型上粘接前后分别用SMZ745T体视显微镜于四个标志点处对边缘终止线到冠边缘外侧之间垂直边缘缝隙进行拍照,用Image-ProPlus6.0软件系统进行测量,计算粘接前后冠边缘缝隙浮升量,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粘接后A1B1、A1B2、A1B3、A2B1、A2B2、A2B3六组边缘浮升量分别为(64.84±35.62)、(47.47±28.27)、(107.78±56.91)、(69.68±39.44)、(58.44±38.39)、(131.90±66.18)μm。A1B2组边缘浮升量变化最小,A2B3组最大。边缘形态不变时,应用不同粘接剂粘接时样本浮升量两两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同一种粘接剂时,不同边缘形态样本浮升量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边缘形态和粘接剂两种因素同时作用时对边缘适合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考虑到边缘适合,边缘形态与粘接剂相互之间对边缘适合影响存在交互作用。临床上铸造金属全冠修复时,建议选择凹面肩台并选用CX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剂粘接。

  • 标签: 边缘适合性 边缘形态 粘接剂 全冠
  • 简介:目的探讨IPSEmpress2可铸玻璃陶瓷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临床疗效。方法对沈阳市和平区牙病防治所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接受治疗后牙牙体缺损患者30(48颗患牙),采用IPSEmpress2可铸玻璃陶瓷嵌体修复,随访观察6个月至2年,参照改良美国公共卫生服务(USPHS)评价标准对修复体边缘适合、外形、颜色匹配、继发龋发生以及磨损与折裂情况进行评价。结果IPSEmpress可铸玻璃陶瓷嵌体具有良好边缘适应及外形,色泽稳定,强度较高,未发现继发龋。结论IPSEmpress2可铸玻璃陶瓷嵌体是一种修复后牙牙体缺损效果较好修复体。

  • 标签: 可铸玻璃陶瓷 嵌体 修复体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治疗结果(住院天数和并发症)转归因素,并比较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临床特征。方法:对2007—2010年间收治117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研究变量包括一般资料、病因学、临床指标(症状发作到入院治疗时间、受累间隙种类和数量)和实验室检查(细菌学、入院时血糖水平、入院时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结果变量为患者住院天数和并发症。采用SAS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前者受累间隙更多,住院时间更长,全身各种并发症情况更多见,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糖尿病存在与否与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转归(住院时日和并发症)直接相关。入院时血糖水平是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并发症严重程度主要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临床特征和转归不同,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糖尿病 口腔颌面部 多间隙感染
  • 简介:目的研究拔牙矫治对青少年高角双颌前突患者硬组织生长发育影响。方法对沈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2002年7月至2004年8月收治31青少年高角双颌前突患者,在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后,采用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然后以矫治前头影测量图为模板绘制2年后生长预测图,用Ricketts分析法对矫治后与生长预测图上测量项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矫治后各测量项目的结果与根据生长预测图得到结果比较:(1)面轴角、面平面角、突度距、上颌深度角和下颌体弧度角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上下中切牙轴倾角、下切牙高度距、下切牙突度距及唇突度距减小(P<0.05)。(3)下面高度角减小(P<0.05)。结论拔牙矫治可改变青少年双颌前突患者上下切牙轴倾度和突度,不能改变颌骨生长发育方向和生长速度。

  • 标签: 青少年 双颌前突 拔牙
  • 简介:目的应用种植同期结合引导骨再生(guidedboneregeneration,GBR)技术及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修复缺失单颗上颌中切牙,评价其软硬组织增量效果。方法纳入于2013—2014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因单颗上颌中切牙缺失而接受种植治疗患者6。所有患者在种植同期行GBR,并接受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最终修复7~24个月后,记录患者上颌前牙区牙周状况,通过影像学检查定量测量种植体唇侧骨高度及骨壁厚度,利用标准化临床照片,定量测量种植体与对照牙牙龈顶点位置关系,以及种植体近远中龈乳头高度和充满程度,并应用粉色美学评分(pinkestheticscore,PES)评价美学效果。结果所有种植体在复查时均处于健康稳定牙周状态。5颗种植体在复查时可观察到垂直向及水平向骨增量,种植体唇侧中央肩台根方2、4、6mm处平均骨壁厚度分别为(1.7±1.1)mm、(2.3±1.1)mm、(2.2±1.3)mm。种植体牙龈顶点相比对照牙(同颌对侧中切牙)平均更偏向远中(1.0±0.6)mm,偏向根方(0.4±0.8)mm;远中龈乳头平均高度(2.8±0.5)mm和充满程度(76.9±19.2)%低于近中龈乳头[(4.2±0.7)mm,(89.8±11.1)%],平均PES为(11.5±1.4)分。结论对于缺牙区存在软硬组织缺损患者,上颌中切牙种植同期结合GBR及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可获得较为充足骨增量效果及与对照牙相对协调软组织形态,一定程度上改善美学效果。

  • 标签: 种植 美学 引导性骨再生 软组织增量
  • 简介:目的研究正畸患者曲面体层片上切牙影像失真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方法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放射科影像数据库中选取500正畸患者曲面体层片和头影测量侧位片,所有曲面体层片均采用咬合杆投照,分别从切牙牙体影像放大、缩小、牙根变短、根尖模糊等评价指标分析上下颌切牙影像失真的发生情况,在头影测量侧位片上测量中切牙根尖-对颌切牙切缘距离,探讨切牙影像失真发生原因。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500患者中,切牙牙体影像正常者共417,切牙牙体影像失真者共83,影像失真发生率16.6%,其中切牙牙体影像放大17、牙体影像缩小0、牙根变短30,牙根影像变短伴模糊36。影像失真患者根尖-切缘距离大于影像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87.18,P=0);影像失真患者覆盖值大于影像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7,P=0)。结论严重牙颌面畸形如反、深覆盖是导致曲面体层片切牙影像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

  • 标签: 放射摄影术 全景 错 影像失真 体层域
  • 简介:目的:观察修复前正畸治疗牙周炎疗效.方法:对42伴错、牙移位、牙缺失牙周炎患者.用Tip-Edge技术矫治,结合修复及牙周治疗手段,消除创伤,建立正常咬合关系,随访1年观察其疗效.结果:有效率为90.48%,无效4,占9.52%,均于治疗过程中出现牙松动加重或被拔除.结论:通过正畸、修复和牙周治疗综合作用,能有效控制炎症、消除创伤,以利牙周组织恢复健康.

  • 标签: 牙周炎患者 正畸治疗 修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