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索男性同性恋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共性因子的性别倾向性.方法: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印制的《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对60名男性同性恋者进行个别测验,并与男、女异性恋者各30名进行比较.对所获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果:男性同性恋组与女性对照组都具有3个MMPI共性因子.并在组成上十分相似,而男性对照组则具有4个MMPI共性因子,并在组成上与前两者具有很大差异性.结论:男性同性恋具有和女性相似的MMPI共性因子.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皮肤性病科门诊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随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经聚合酶链反应(PCR)确诊并有治疗后PCR随访结果的103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103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中,男性67例(65.05%),女性36例(34.95%),年龄17~58岁,平均(29.48±6.79)岁。38.83%(40/103)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其中男性患者中29.85%(20/67)无明显临床症状,女性患者中55.56%(20/36)无明显临床症状。56.31%(58/103)患者存在混合感染,45.63%(47/103)合并解脲脲原体感染,10.68%(11/103)合并淋病。92.23%(95/103)患者治疗后PCR复查沙眼衣原体核酸阴性。结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常为混合感染,且临床症状轻微或隐匿,临床应对有不安全性行为史的患者及其性伴做全面性病检查。PCR方法值得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的诊断及随访中推广使用。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治疗慢性荨麻疹提供临床资料和参考。方法:选取我院门诊5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0例。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10mg/d,研究组给予依巴斯汀30mg/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8.8%(222/250),高于对照组的70.0%(175/25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Х^2=12.36,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11.6%(29/250),对照组为13.6%(34/250),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41,P=0.521)。结论:与剂量10mg依巴斯汀比较,30mg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更好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值得在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2例确诊为寻常性银屑病的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及实验室检查,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大、A型性格、不吃早餐、饮酒是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并发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积极调整患者心态,减轻精神压力,改善生活方式,可望降低和预防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简介:目的:探讨男性生育功能障碍患者中性染色体核型异常的特点及表现,解析对临床诊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对X及Y染色体异常核型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2305例受检者中共检出192例性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8.33%.其中,X染色体数目异常89例,主要为46,XXY,占总异常数目的46.35%.Y染色体多态性共101例,占总异常数目的52.6%.X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与Y染色体变异的检出率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X染色体异常多为非嵌合克氏征,临床效应多为表现为小睾丸及无精症,导致男性不育.Y染色体的多态性不仅仅导致少、弱精症及男性不育,更可能与胚胎停育、自然流产等不良妊娠事件关系密切.结论:男性生育功能障碍患者中性染色体异常的主要表现为X染色体数目异常及Y染色体的多态性变异,其中,克氏征(46,XXY)最为常见,可能是导致男性生育力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Y染色体的多态性可能不仅仅是一种遗传变异,与X染色体数目异常直接导致男性性腺功能低下及无精症相比,Y染色体的多态性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更值得关注,具体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宫外孕保守治疗和手术切除输卵管对女性性功能的影响,为宫外孕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18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保守治疗组(56例)和手术治疗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完成治疗2个月、4个月、6个月后雌激素(E_2)、孕酮(P)、睾酮(T)、卵巢功能评分及女性性功能指数(FemaleSexualFunctionIndex,FSFI)变化,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宫外孕患者的性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孕次、就诊时FSF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后2、4、6个月,两组患者E_2、P、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组间上述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个月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评分、FSF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治疗后4个月、6个月逐渐恢复,且保守组患者卵巢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手术组患者,FSFI评分明显高于手术组(P〈0.05)。结论:宫外孕手术切除输卵管对女性卵巢功能和性功能指数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与手术对患者的性心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有关,临床选择宫外孕治疗方案时应酌情考虑此因素。
简介:目的随访和观察29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后的疗效及复发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患儿29例,年龄52d~11个月。普萘洛尔2.0mg(/kg·d),分3次餐后口服,服药4~6个月后停药。结果口服普萘洛尔后平均1周,瘤体颜色开始变淡、萎缩变软。治疗3个月后,大部分瘤体明显萎缩。治疗6个月时,瘤体基本消退,表面遗留毛细血管扩张。停药后1个月,6例患儿出现血管瘤复发,且年龄均〈11个月。继续给予原方案治疗约3个月,瘤体显著萎缩,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具有良好疗效。患儿血管瘤复发现象可能与停药后血管瘤仍处于增生期有关,停药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继续增生,异常血管再次形成,血管瘤复发。
简介:目的:分析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于我院进行保健筛查的645例已婚女性患者进行TCT检查,对细胞学检查筛查出的ASC-US及以上病变患者进行HPV-DNA检测和在阴道镜下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各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比率及阴性比率,比较TCT检查方法和HPV-DNA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情况。结果:TCT检查中ASC-US及以上病变201例,其中阴性139例,阳性62例。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TCT阴性139例,其中组织学阴性129例,阴性率92.8%;组织学阳性10例,阳性率7.2%;TCT阳性62例,其中组织学阴性31例,阴性率50.0%;组织学阳性31例,阳性率50.0%。而HPV-DNA检测阴性97例,阳性104例。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HPV-DNA阴性97例中,组织学阴性94例,阴性率96.9%,阳性3例,阳性率3.1%;HPV-DNA阳性104例,其中组织学阴性68例,阴性率65.4%,阳性36例,阳性率34.6%。两种检测方法比较结果为TCT特异度和准确度远高于HPV-DNA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PV-DNA检测敏感度高于TCT。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是一种简单且准确率较高的宫颈癌和前期病变筛查方法,特异性比较强,且可以降低漏诊率,对早期检查和预防宫颈病变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观察保留卵巢与切除卵巢对宫颈鳞癌患者术后卵巢功能、骨质丢失以及性生活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宫颈鳞癌手术患者72例,根据术中卵巢的保留情况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保留单侧或双侧卵巢,对照组切除双侧卵巢。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激素水平(雌二醇、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等)、骨质丢失情况、性生活情况、精神心理状态等。结果:研究组术后3个月雌二醇、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为(97.0±16.1)pmol/L、(8.3±0.9)IU/L、(7.1±0.7)IU/L,对照组分别为(34.7±5.2)pmol/L、(86.3±7.2)IU/L、(51.1±3.0)IU/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雌二醇、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为(114.2±20.2)pmol/L、(9.3±0.6)IU/L、(8.5±0.2)IU/L,对照组分别为(41.3±3.9)pmol/L、(76.5±8.0)IU/L、(46.7±2.5)IU/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骨质丢失率为0.46%、0.72%,对照组分别为4.08%、5.23%,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性生活恢复率分别为16.67%、38.89%,对照组分别为2.78%、16.67%,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6个月抑郁量表总分分别为(49.5±13.9)、(39.2±15.5),对照组分别为(57.4±15.4)、(51.4±13.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中保留卵巢能够有效避免宫颈鳞癌患者术后雌激素水平的降低,从而防止骨质丢失以及性激素缺乏。此外,还能够改善患者的性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皮肤血管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近1年来于本单位皮肤科就诊的过敏性紫癜、变应性皮肤血管炎、荨麻疹性血管炎患者共84例的临床资料,同时收集40例健康人为对照,比较不同皮肤血管炎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结果:(1)84例皮肤血管炎患者中D-二聚体水平升高者占53.6%。(2)各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人群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荨麻疹性血管炎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其余各组皮肤血管炎患者(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意义。(4)所有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患者出现临床观察指标阳性比例高于血浆D-二聚体水平正常者,而血浆D-二聚体水平正常且仅出现皮损的患者比例高于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且仅出现皮损的患者(P〈0.05)。(5)临床观察指标阳性的患者中D-二聚体水平升高者占67.7%,A组(发热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D组(ESR水平升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用于辅助诊断皮肤血管炎,尤其是荨麻疹性血管炎,且在合并系统损害的皮肤血管炎患者中血浆D-二聚体水平更高。
简介:目的:探讨他达那非应用于慢性前列腺炎(CP)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CP合并ED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ɑ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前列疏通以及抗生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他达那非10mg,隔天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CPSI评分以及IIEF-5评分,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PSI评分以及IIEF-5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73%(51/55),对照组为72.73%(40/5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DS和SAS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和SA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达那非联合传统治疗方法应用于CP合并ED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勃起功能,提高自信,改善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采用"W"形切口(A组)及"1"字形腋窝皱襞切口(B组)的顶泌汗腺修剪术治疗腋臭,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2013年12月采用两种切口的顶泌汗腺修剪术治疗腋臭163例,其中A组84例,B组79例,对其术后的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术后发生血肿5例、皮瓣坏死3例,切口裂开11例,局部瘢痕增生13例,异味残留3例;B组术后发生血肿4例,皮瓣坏死2例,切口裂开3例,局部瘢痕增生4例,异味残留4例。A、B组在切口裂开、局部瘢痕增生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字形腋窝皱襞切口较"W"形切口的顶泌汗腺修剪术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腋臭术后并发症。
简介:目的:了解生殖器部位念珠菌感染的菌型、分布及其对三唑类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9月培养出的126株念珠菌,用ATBID32C酵母菌鉴定反应板鉴定菌种,用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检测,比较不同菌型念珠菌的药敏趋势。结果:126例生殖器部位念珠菌感染者中,白念珠菌93例(73.81%)、近平滑念珠菌13例(10.32%)、平滑念珠菌9例(7.14%)、无名念珠菌4例(3.17%)、其他念珠菌7例(5.56%);念珠菌检出构成比以30~39岁最多;女性多于男性。药敏结果分析发现,白念珠菌中74.19%对氟康唑敏感,而仅有45.16%对伊曲康唑敏感,敏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16.29,P〈0.01);非白念株菌中60.61%对氟康唑敏感,51.52%对伊曲康唑敏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55,P=0.457)。结论:生殖器部位念珠菌感染以白念珠菌为主,其次为近平滑念珠菌。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率较伊曲康唑高,非白念珠菌对两种药物的敏感率无明显差别。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人工流产女青年的精神心理压力及对性知识的了解情况,为降低这一人群的人工流产发生率提供建议与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自愿进行人工流产术的464例25岁以下女青年为观察对象,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0名女青年作为对照组.采用自拟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比两组在焦虑抑郁心理、男女生殖系统知识、性病防护知识、性行为态度与避孕习惯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接受人工流产术的女青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44.16±6.04)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45.48±8.39)分;对照组分别为(39.24±7.18)分和(40.67±9.04)分,二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流组女青年与对照组在对生殖系统知识及性病防护相关知识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流组与对照组女青年性行为态度与避孕习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流产女青年普遍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心理,生殖健康知识缺乏、性行为态度与避孕习惯差异是导致意外妊娠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因素给予生殖健康教育有助于降低这一人群的人工流产发生率.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和腹腔镜两种方法用于良性卵巢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分析2011年8月至2014年9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83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经阴道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分别81例、102例,对两组患者手术结束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种治疗方法术后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时间显著长于经阴道手术方法,两组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和腹腔镜手术在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各有利弊,具体选择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选择,针对患者进行经济有效的治疗。
简介:目的:了解2013年广东省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实验室孕前筛查梅毒血清学检测能力总体情况,分析影响计生服务网络实验室梅毒血清学检测能力的相关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方法:发放梅毒血清质控样本,各实验室按要求做梅毒血清学定性试验,统计分析各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2013年分4次发放质控样本,共计有464家实验室参评了2320项梅毒血清学试验,全省总体符合率96.64%。梅毒螺旋体和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定性试验的总体符合率分别为98.44%和93.08%,两者的假阴性率分别为3.89%和0,假阳性率分别为6.63%和7.01%。结论:全省孕前筛查实验室梅毒血清学总体检测能力较好,但仍需加强室内质量控制,以促进梅毒血清学孕前筛查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简介:目的:调查银屑病患者中代谢性疾病所占比例,并评估银屑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方法:收集银屑病患者180例和正常人200例,比较两组伴发代谢性疾病的比例。同时在上述人群中随机选取银屑病患者70例和正常对照40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及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并应用稳态模型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两组间水平。结果:银屑病患者伴发高血压(OR=2.39)、2型糖尿病(OR=4.27)、高血脂(OR=2.21)、肥胖(OR=3.04)及代谢综合征(OR=5.21)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两组间心脏疾病的比例未见明显差异(OR=1.11,P〉0.05)。银屑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54(0.62~28.71)、2.01(0.56—6.39),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伴发代谢性疾病比例高于正常人。银屑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且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正常人。
简介:目的:了解湖北地区铁路职工浅部真菌病的流行状况及病原菌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132例湖北地区铁路职工浅部真菌病患者的标本共1293例,对真菌涂片阳性的浅部真菌病标本进行分离培养、菌种鉴定.结果:共分离培养出红色毛癣菌685株(53.00%)、须癣毛癣菌333株(25.75%)、犬小孢子菌31株(2.40%)、铁锈色小孢子菌37株(2.86%)、絮状表皮癣菌8株(0.62%)、石膏样小孢子菌8株(0.62%)、紫色毛癣菌6株(0.46%)、玫瑰毛癣菌6株(0.46%)、断发毛癣菌11株(0.85%)、念珠菌168株(12.99%).结论:1132例湖北地区铁路职工浅部真菌病患者中,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念珠菌为检出比例最高的前三种菌种,念珠菌所占比例有增高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