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及老人户外活动的增加,老年人骨折渐增多,尤以下肢骨折常见,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易并发各种疾病,因此并发症的防治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1993~2003年我院共收治65岁以上老年骨折542例,其中并发反流性食管炎30例,占5.5%,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 下肢骨折 并发症 反流性食管炎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HBVM)与HBVDNA的关系.方法对257例乙型肝炎患者同时检测HBVM与HBVDNA.HBVM检测用ELISA法,HBVDNA检测用PCR法.根据不同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HBsAg+HBeAg+HBcAb阳性的血清中HBVDNA阳性率和含量最高,血清HBeAg与HBVDNA含量密切相关,但部分HBeAg阴性或抗-HBe阳性患者也有较高的HBVDNA阳性率及含量.结论PCR定量检测HBVDNA含量更有助于判断体内HBV复制的情况及传染性强弱,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患者 血清HBV标志物 相关性分析 HBCAB阳性 HBeAg阴性 PCR定量检测
  • 简介:目的:探究肝硬化合并早期肝性脑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加强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科室2017年4月-2018年4月入院治疗的58例肝硬化合并早期肝性脑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分组统计58例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后6个月遵医行为以及疾病复发情况,进行组间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生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按规用药、合理饮食、规律生活以及定时复检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且疾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统计学计算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早期肝性脑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医嘱的遵守情况,促进患者预后质量的提升,降低疾病复发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 肝硬化 肝性脑病
  • 简介:目的食管癌术前临床分期对选择合理治疗方案非常重要,本研究对食管癌超声内镜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以评价超声内镜检查在食管癌术前临床分期中应用价值。方法37例食管癌患者术前行EUS检查和术后病理检查,检查结果按2009年修改的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联合制定的TNM分期法分期,最后对EUS分期结果和手术病理分期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食管癌术前EUS检查T、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8%和78.4%,其中T1为100%、T2为83.3%、T3为82.4%、T4为80.0%,N1为70.6%、N2为85.0%。结论EUS对食管癌术前T、N分期诊断准确率较高,正确区分T2、T3及转移性淋巴结和炎性淋巴结是提高EUS准确率的重点和难点。

  • 标签: 食管癌 超声内镜检查术(EUS) 临床分期 病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肝功能指标间的内在联系,为临床诊断病毒性肝炎提供依据.方法从指标间的数量关系出发,运用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在20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对10项常用肝功能诊断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球(A/G)、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谷丙比值(AST/ALT)进行聚类分析和类别回归分析.结果10项指标分为5类:胆红素类(TBIL,DBIL,IBIL)、白、球蛋白类(ALB,GLB,A/G)、转氨酶类(ALT,AST)、转氨酶比值类(AST/ALT)、总蛋白(TP).各类指标预示病情程度的作用大小为:胆红素类>白、球蛋白类>转氨酶类>总蛋白类>转氨酶化值类.在胆红素类中,TBIL的作用最大;在白、球白类中,A/G的作用最大.结论胆红素和白、球蛋白类是判断病情的灵敏指标,其中又以TBIL和A/G比值更为重要.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肝功能指标 聚类 回归分析
  • 简介: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机制不明,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失调可能在其中发挥一定作用。目的:研究IBS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8、IL-13的表达。方法:选取42例IBS患者和20名对照者,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浆IL-6、IL-18、IL-13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腹泻型IBS组血浆IL-6和IL-18水平、便秘型IBS组血浆IL-18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腹泻型和便秘型IBS组血浆IL-13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感染后IBS(pIBS)组血浆IL-6、IL-1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IBS组和非pIBS组血浆IL-13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IBS患者血浆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感染因素影响了腹泻型IBS血浆细胞因子的变化,促炎细胞因子可作为IBS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细胞因子类 白细胞介素类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简介: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致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精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口服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精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出血量及护理后再出血情况、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髙于对照组的82.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尸<0.01);实验组护理后出血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实验组护理后并发症及半年内再出血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为97.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对阿司匹林致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出血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冠心病 阿司匹林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治疗急诊脑外伤中的应用作用。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90例急诊脑外伤患者,信封法分组,对照组予简单护理,实验组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急诊脑外伤患者满意率;住院天数、护理服务质量;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分数、功能独立评分FIM;脑疝、脑水肿等急诊脑外伤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急诊脑外伤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天数、护理服务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分数、功能独立评分FIM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分数、功能独立评分FIM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脑疝、脑水肿等急诊脑外伤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急诊脑外伤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改善心理症状,提高功能独立性,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急诊脑外伤 应用作用
  • 简介: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PLC)住院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及诊疗现况,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在南方医院诊疗的PLC患者5390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HBeAg定性、HBVDNA定量、AFP定量、Child-Pugh分级、BCLC分期、治疗方式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PLC患者以男性为主(87.4%),中位年龄为53岁,HBV感染率为84.15%,AFP阳性(≥20μg/L)率为65.63%;HBeAg阳性患者AFP阳性率为76.95%(671/872),高于HBeAg阴性患者的54.11%(685/1266)或HBVDNA阳性(≥1.0×103IU/ml)患者的70.73(1022/1445,P〈0.01);患者年龄越小、肝功能越差、BCLC分期越晚,AFP阳性率越高(P〈0.01);PLC病理学分型以肝细胞癌(HCC)为主(84.7%);BCLC分期以C期(41.0%)和B期(31.0%)为主;仅10%PLC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在1051例PLC患者中,初治即接受MDT诊疗的56例(5.3%),而28例(2.7%)非初治患者接受了MDT诊疗;在常规治疗情况下,单次平均住院费用为28234元,而MDT治疗的平均住院费用为26307元,费用减少了6.83%。结论PLC患者多并有慢性HBV感染,且发病住院时多为中晚期,MDT诊疗模式可以减少住院费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巴塞罗那分期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甲胎蛋白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E-cadherin和VEGF在慢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及胃癌中表达变化的趋势,探讨二者在几种胃黏膜病变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cadherin和VEGF在慢性胃炎组、肠上皮化生组、非典型增生及胃癌中的表达情况,胃黏膜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与胃癌组比较,并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在慢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中VEGF表达的阳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而E-cadherin的表达逐渐下调,分别与胃癌组作对照分析,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比较提示二者表达存在负相关。结论E-cadherin与VEGF的表达呈负相关,二者均参与胃黏膜逐渐演变过程,对于E-cadherin和VEGF表达异常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患者,两者的联合监测对胃癌癌前病变的诊治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E-钙黏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胃肿瘤 癌前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性。方法分析32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接受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治疗,随访3个月的疗效。结果超滤回输后患者体重下降,腹围缩小,尿量增加,血尿素氮、肌酐水平下降,总蛋白、白蛋白上升(P〈0.05)。结论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是治疗顽固性腹水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

  • 标签: 顽固性腹水 肝硬化 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患者临床特点及脂肪肝对CHB的影响。方法收集118例经肝穿刺活检诊断的患者,其中脂肪肝患者37例,CHB合并脂肪肝患者41例,CHB患者40例,对三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清学、病毒学指标及肝组织学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Alb、ALT、AST、血糖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非酒精性脂肪肝组GGT和CHOL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组TG水平高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和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重度炎症的比例(72.5%)显著重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63.4%)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8.1%)和慢性乙型肝炎组(27.5%)相比,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组肝组织中重度肝纤维化比例更高(39%),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脂肪肝能加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纤维化和肝损伤程度。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脂肪肝 肝脏病理学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40例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85%病人血清总胆红素(SB)升高,SB平均值为454.9±293.2μmol/L重型肝炎发生率为32.5%;病人肝病病情与甲亢病程长短和病情轻重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病前使用抗甲状腺药物者SB显著高于未使用抗甲状腺药物者(P<0.01);在综合护肝治疗同时加用小至中等剂量抗甲状腺药治疗后,82.5%病例肝功能恢复、甲亢症状控制。结论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黄疸程度深,重型肝炎发生率高,但肝病病情轻重与甲亢病程和病情无显著差异,在加强护肝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使用小至中等剂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可使大部分病例病情恢复。

  • 标签: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病毒性肝炎 预后
  • 简介:背景:目前研究发现脂质代谢异常、脂肪肝与结直肠息肉的发生具有相关性,但仍有争议。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在评估肝脏脂肪变程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目的:分析脂质代谢和肝脏CAP与结直肠息肉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根据检查结果分为结直肠息肉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CAP、BMI,并分析脂质代谢指标与CAP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结直肠息肉组TG异常的发生率、CAP、BMI均显著升高(P<0.05);而两组血清TC、HDL、LDL、ApoA1、ApoB、脂蛋白a水平异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直肠息肉患者CAP与TG、LDL、BMI呈正相关(r=0.201,r=0.135,r=0.438;P均<0.05),而与TC、HDL无关(P>0.05)。结论:TG、CAP、BMI可能与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相关。

  • 标签: 肠息肉 脂质代谢 受控衰减参数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CUES)对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诊治的肝局灶性病变患者186例(206个病灶)。所有的受试者均接受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参照欧洲肝脏超声造影指南(2012版)标准进行肝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应用ROC曲线下面积判断指标诊断的效能。结果在186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中,肝左右叶病灶126例,肝左叶病灶29例,肝右叶病灶31例;超声共发现病灶206个,其中良性病灶78个(37.9%),恶性病灶128个(62.1%)。在78个良性病灶中,血管瘤51个,肝脓肿10个,错构瘤4个,结节性增生5个,炎性假瘤8个。在128个恶性病灶中,原发性肝癌124个,转移癌4个;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7,显著优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0.803(P<0.05),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5.6%、98.6%和96.8%,显著优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89.1%、76.8%和84.4%(P<0.05)。结论CUES检查对判断肝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具有协同作用,临床医师可以通过这些检查确定肝内病灶的性质。

  • 标签: 肝脏占位性病变 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诊断效能
  • 简介:背景: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生、发展与饮食关系密切,食物不耐受在IBD中的发生情况及其与IBD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活动期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食物不耐受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确诊的活动期134例CD、67例UC患者和42名正常对照者。以ELISA法检测14种食物的血清特异性IgG,据此评价食物不耐受情况,分析CD和UC患者食物不耐受的差异。结果:CD和UC患者食物不耐受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CD患者又明显高于UC患者(P<0.001)。三组间食物不耐受程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07,P<0.001)。CD患者4种和6种食物不耐受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UC患者(P<0.001)。与UC患者相比,病变累及结肠的CD患者的食物不耐受率无明显差异(P=0.100),而累及小肠的CD患者明显升高(P=0.01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食物不耐受≥4种为病变累及小肠的CD的危险因素(P=0.040)。结论:CD和UC患者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患者食物不耐受发生率高、程度重、种类多,病变累及小肠的CD患者的食物不耐受发生率明显高于结肠型CD和UC患者,食物不耐受≥4种可能为小肠型CD的预测因素。

  • 标签: 食物不耐受 食物特异性IGG 炎症性肠病 CROHN病 结肠炎 溃疡性
  • 简介:二次胆道手术中发生致命性大出血,术前没有发现明显的全身原因和局部因素,如肝硬化、门静脉解剖变异、凝血功能障碍等病变,临床较少见。作者遇到1例手术二次中都发生出血性休克,再次手术及术后血管造影证实为血管瘤。现作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大出血 术中 胆道手术 致命性 解剖变异 凝血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