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别采用人性化和常规护理方法对行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同步治疗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差异,为优化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行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同步治疗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14年1~12月进行基础护理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变化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Kamofsky功能状态评分和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6.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同步治疗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
简介:目的探讨针灸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将8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2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4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等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内科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针灸治疗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简介: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临床特点,探讨与死亡相关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及远洋分院1年内所有住院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资料,包括常规生化检查、器官功能检查和治疗情况.根据病情进行Wagner溃疡严重性分级和感染严重性分级.比较死亡与非死亡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评估这些指标对死亡的风险差异。结果: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住院病死率为8.6%,死亡原因中心功能衰竭占31.5%,心源性猝死占21.1%。死亡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钠离子较低,肾功能、心功能等均较差(P<0.05),足溃疡病情较重(P〈0.05),感染较重(P〈0.05),除神经病变和高血压外的其他相关并发症的患病率均较非死亡患者更高且病情更严重(P〈0.05)。糖尿病和足溃疡病程、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指标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住院期间死亡的足溃疡患者全身状态,特别是心血管功能较差,提示在诊疗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控并及时干预。
简介:目的探讨精细化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化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心理护理。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采用生命质量量表(SF-36)、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SEMCD)、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SEMC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SEMC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PSSS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与常规心理干预比较,精细化心理干预能更有效提高MHD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度,从而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在限制性心肌病(RCM)患者中血浆B型利尿肽(BNP)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例经过组织活检确诊为RCM的患者。将临床、超声心动图和右心导管指标与血浆BN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CM患者血浆BNP水平为(792.3±1045.9)ng/L。相关性分析显示BNP与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和药物治疗无显著相关;而与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即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E/A比值(r=0.46)、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r=-0.59)、等容舒张时间(r=-0.45)、组织多普勒成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E′)峰值(r=-0.45)和E/E′比值(r=0.86)有显著相关性(P〈0.05)。BNP与右心导管测定的右心房压力(r=0.45)、右心室舒张末压力(r=0.56)和肺动脉楔压(r=0.46)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二尖瓣E/E′是BNP唯一的独立相关因素(β=0.69,P〈0.05)。结论RCM患者血浆BNP水平升高,而且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以及右心导管测定的右心室舒张压力显著相关。
简介:目的探讨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患者巨细胞病毒肺炎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2004—2006年我院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患者14例,其中肾移植11例、骨髓移植1例、肝移植1例、肾病综合征长期服免疫抑制剂1例,基础免疫抑制剂为环孢素、晓悉、FKS06、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治疗,14例患者于术后平均90天发病,均有发热(38.5℃以上)、咳嗽、痰少,呼吸困难、呼吸急促(〉35次/min)、发绀;胸部X线呈“磨玻璃”样弥漫性间质性肺炎改变。实验室检查:所有病例淋巴细胞分类〈20%;8例巨细胞病毒IgM抗体阳性和(或)外周血巨细胞病毒抗原PCR——(CMV-Ag)阳性;10例患者血气分析为PaO2〈60mmHg,PaO2/FiO2〈200,符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治疗主要为抗病毒治疗,丙氧鸟苷10mg/(kg·d),分2次静滴;加用甲基强的松龙40mg,ivgtt,bid短期冲击治疗,直至胸部X线(或CT)病灶减少后减量,同时调整免疫抑制剂:泼尼松减量至10mg/d,环孢素剂量减至发病前的1/3—1/4,或停用环孢素;合并ARDS者,均给予无创呼吸机双水平正压通气给氧治疗;2例肾移植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连续静脉血滤治疗。结果14例患者总存活率50%(7/14),10例合并ARDS者7例死亡,死亡率(70%),10例肾移植病人减少免疫抑制剂后肾功能正常,仅1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连续静脉血滤治疗及调整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好转。结论免疫抑制患者(肾移植术、肝移植、骨髓移植后等及长期口服免疫抑制剂)易并发巨细胞病毒肺炎,治疗应给予抗病毒、短期激素冲击、调整免疫抑制剂、呼吸机辅助呼吸等综合治疗。免疫抑制患者合并巨细胞病毒肺炎预后不佳,合并ARDS者预后更差。
简介:激活诱导细胞死亡(activationinducedcelldeath,AICD)也称细胞凋亡,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bloodlymphocytes,PBL)在抗原、丝裂原等刺激下可引起AICD。为了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PBL的AICD水平,作者采用丝裂原PHA-P分别与正常人及COPD患者PBL体外培养,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PBL凋亡率,了解COPD患者PBL凋亡变化,探讨COPD患者的免疫损伤机制。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男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年龄≥60岁的老年男性,根据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制定的标准判断是否存在NAFLD.依据病史排除酒精性脂肪肝及病毒性肝炎。人选NAFLD组52例,年龄、体质量指数与NAFLD组匹配的肥胖非NAFLD组70例(配对组),非肥胖非NAFLD组62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及生化指标。结果:NAFLD组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配对组、对照组(P〈0.05)。NAFLD组空腹血胎球蛋白A水平高于配对组及对照组(P〈O.05)。空腹血胎球蛋白A水平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正相关(r=0.168,r=0.161;均P〈0.05)。结论:老年男性NAFLD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升高。其可能的机制与血清胎球蛋白A所致胰岛素抵抗有关。
简介:目的评估不同维持剂量氯吡格雷对择期PCI的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探讨高维持剂量氯吡格雷对ACS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药物冶疗、择期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各75例),2组均服用300mg负荷量氯吡格雷,然后分别给予氯吡格雷150mg/d、75mg/d治疗14d,14d后所有患者接受75mg/d氯吡格雷治疗直至PCI术后1年。分别1二服药前、服药后第14天采2组患者静脉血,采用光学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同时计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PAl)。观察住院14天内2组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服药前血小板聚集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89.63±4.89VS.90.27±4.84,p〉0.05);试验组服药第14天的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41.36±5.13vs.51.69±3.98,p〈0.05),血小板聚集抑制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48.27±629vs3858±5.48,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住院14天内,两组均无心血管死亡、严菊的颅内出血和严羲血小板减少,亚急性血栓形成发生率(1.3%VS4.0%,P〉0.05)相近,轻微出血发生率(2.7%VS4.0%,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高危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l50mg/日高氯吡格雷维持最可以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从而降低血栓事件,且不增加短期出血风险,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垒性。
简介:目的观察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91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止咳化痰、解痉平喘、抗感染、对症治疗等,同时给予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7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PEF明显改善(P〈0.05),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