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胸腰椎骨折病例中施予微创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疗法的效果及对其影像学参数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89例出现胸腰椎骨折后于2014年01月至2017年07月进入本院骨折的患者,以治疗措施的临床差异对其分组甲组45例行微创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疗法,乙组44例行开放椎弓根钉固定疗法,对其疗效、影像学参数、手术指标等综合统计。结果甲组45例优良率95.56%(43/45),高于乙组44例的72.73%(32/44),(P<0.05);甲组2例(4.44%)出现不适症状,比乙组有11例(25.00%)低,(P<0.05)。随访至今,发现甲组后凸Cobbs(6.00±1.79)度,椎体前缘部位高度(88.00±5.36)%,与乙组比较,(P<0.05);甲组VAS(2.26±0.60)分,Oswestry指数(11.00±5.27)%,均优于乙组,(P<0.05)。结论骨科对胸腰椎骨折病例治疗时,施予微创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疗法可提升疗效,并改善机体影像学参数。

  • 标签: 骨科临床 胸腰椎骨折 开放椎弓根钉固定疗法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皮冠脉介入治疗(PCI)联合替罗非班冠脉注射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NSTEMI患者80例,按照其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使用PCI治疗,观察组使用PCI联合替罗非班冠脉注射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CI联合替罗非班冠脉注射治疗NSTEMI的疗效较好,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PCI 替罗非班 NSTEMI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盆腔肿块物使用腹部、阴道部超声诊断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妇科盆腔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段在2014年06月-2018年01月间;均实施腹部+阴部超声诊断,分析诊断情况。结果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97.78%)明显高于腹部超声检查对妇科盆腔肿块的诊断符合率(73.33%),(28.54,P<0.05)。结论妇科肿块患者采取经阴道超声检测与腹部相比,阴道超声检查在诊断符合率方面有腹部超声检查所不可比拟的优点,是妇科盆腔肿物诊断重要方法,能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标签: 经阴道超声 经腹部超声 诊断 盆腔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腹部超声及阴道超声在孕11~14周筛查胎儿畸形中的价值。方法将28例孕期11~14周的孕妇纳入研究,均引产证明有胎儿畸形;对其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统计与实际结果相符情况。结果引产确诊共有42处畸形,腹超声与其相互的共有29处,诊断水平为69.05%;阴超声与实际相符共40处,诊断水平为95.24%。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诊断11~14胎儿畸形诊断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用于孕期11~14周胎儿畸形筛查中均有一定价值,但阴道超声诊断水平更高,适合腹部脂肪厚、高危孕妇和腹部超声可疑异常者,以提高检出率。

  • 标签: 经腹部超声 经阴道超声 胎儿畸形 产前检查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总结分析了肝硬化患者腹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期间的护理措施。导管留置期间的护理主要包括导管自身护理、穿刺点护理、腹水引流时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其他相关护理。文献中有关导管留置期间的精细化护理研究较少,肝硬化患者腹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细节护理需要进一步探讨。

  • 标签: 肝硬化 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 腹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6例儿科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以随机盲选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加强静脉留置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为4.65%,和对照组的44.19%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35%,和对照组的74.42%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加强静脉留置针护理,能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儿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90例需要大量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观察组患者采用颈静脉留置。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80.00%)明显低于观察组(97.78%),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颈外静脉留置,能明显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颈外静脉留置 普外科手术 留置时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呼吸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呼吸内科患者24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呼吸内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内科患者家属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呼吸内科患者家属(P<0.05);观察组呼吸内科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留置针不良事件,提高呼吸内科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风险管理 呼吸内科患者 静脉留置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法消毒与护理预防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出82例留置尿管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将其列入传统组与新法组,两组都是41例,传统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新法组实施新法消毒与护理预防性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传统组的尿路感染率是4.9%,新法组是0.0%,新法组低于传统组,差异显著(P<0.05);传统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5.4%,新法组是97.6%,新法组高于传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法消毒与护理预防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可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行。

  • 标签: 新法消毒 护理 预防 留置尿管患者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用于中西医结合中心的肝病患者,由于患者多数都是反复住院,食欲差,血管条件很差,在临床应用上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掌握了正确的穿刺技术,严格无菌操作,做好静脉留置针的固定、维护及患者的宣教,运用正确的冲封管技术,延长留置针的使用寿命,减轻患者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肝病患者 临床应用及护理
  • 简介: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急性期常因昏迷、球麻痹不能自行进食,为保证足够的热能和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素及药物定时供给,通常在发病后24~72h留置胃管。放松疗法具有良好的抗应激效果,可调整操作时所导致的心理及生理功能紊乱,以顺利置管。我科自2007年应用以来,已有25位患者受益,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做到了人性化。现总结如下。

  • 标签: 脑血管意外/治疗 导管 留置 插管法 胃肠 身心放松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超声镜用于早期胃癌的诊断效果并评价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中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间收入的所有早期胃癌患者43例,分别应用超声镜和CT诊断方案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诊断,评价两种诊断方案的准确性。在明确患者病症后,采用镜下微创手术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评价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均完全康复,未见复发患者;并且实验结果中,超声镜诊断方案较CT诊断方案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超声镜用于早期胃癌的诊断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单纯应用CT诊断方案的效果更好。而镜下微创手术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是一种微创手术,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胃癌 超声内镜 内镜下微创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外固定、有限固定及完全固定在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三组,各20例。分别为外固定组、有限固定组及完全固定组,比较三组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腕关节活动度。结果完全固定组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腕关节活动度均优于有限固定组及外固定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固定在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中效果最为显著,保证了桡骨远端的长度,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外固定 有限内固定 完全固定 C型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黏蛋白结合CD10评价白光镜、染色镜、NBI镜筛查早期胃癌阳性率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我院收入的60例胃癌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检测黏蛋白、NBI-ME、术后病理共3种方法进行评估。结果黏蛋白诊断早期胃癌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6%(53/56)、94.12%(16/17)、95.0%(38/40),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5.0%(2/40)、6.3%(1/16);CD10诊断早期胃癌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1.1%(51/56)、87.5%(14/16)、92.5%(37/40),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7.5%(3/40)、12.5%(2/16)。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三种镜检测方法前瞻性研究胃肿瘤性病变粘膜表面及微血管结构,以黏蛋白(MUC2、MUC5AC、MUC6)结合CD10阳性率为参考指标,可以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效率。

  • 标签: 黏蛋白 CD10 白光内镜 染色内镜 NBI内镜 早期胃癌 阳性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真菌性鼻窦炎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对其临床特征。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耳鼻喉科患有鼻窦炎患者12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患者闭眼类型分为观察组(真菌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对照组每组64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发病的相关因素和临床特征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病程、头痛、斑钙化、涕血、鼻腔侧面病变是导致患者真菌性鼻窦炎发病的主要因素。观察组鼻塞、流涕、脓性引流物、下鼻甲肿大明显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涕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性鼻窦炎在上颌窦发生钙化斑均显著高于蝶窦患者。钙化斑在上颌窦的发生率与在蝶窦及颌窦的发生部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菌性鼻窦炎发病的临床特征明显且CT诊断特异性强,可作为真菌性鼻窦炎发病的重要诊断依据。

  • 标签: 真菌性鼻鼻窦炎 临床特征 慢性鼻鼻窦炎
  • 简介:骨因居上面较为突出的位置,容易受外力面引起骨骨折,常规骨侧位片,由于软组织肿胀、裂伤,影响片子质量,常规CT扫描层面厚,重建伪影大,常漏诊、误诊,尤其是细微的骨折误诊率更高,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精确的检查方法。笔者遇到72例确诊骨骨折患者,现将CT表现分析如下。

  • 标签: 鼻骨/损伤 鼻骨/放射摄影术 骨折/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息肉鼻窦炎采用内窥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抽取我科自2015年的3月~2016年的5月所诊治且接受内窥镜手术治疗的80例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做为研究组;另外抽取我科同时期所诊治但接受传统手术治疗的80例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做为传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与传统组比较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复发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不仅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且治疗安全性满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者术后的恢复效率。

  • 标签: 鼻息肉 鼻窦炎 鼻内窥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综合整形术中监护麻醉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SA分级Ⅰ、Ⅱ级综合整形术患者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芬太尼、咪达唑仑行监护麻醉管理,镇静深度维持改良OAA/S评分2-4分,对其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进行监测,并对其术中体动反应、SPO2<90%超过30s、RR<8次/min超过60s的发生率,以及术后患者恶心、呕吐、麻醉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行监护麻醉管理中,50例患者HR、MAP均稳定,且SPO2<90%超过30s者3例,发生率为6.0%(3/50);RR<8次/min超过60s者5例,发生率为10.0%(5/50);术后发生恶心呕吐者4例,发生率8.0%(4/50),术中发生体动反应者7例,发生率为14.0%(7/50);术后满意度为92.0%(46/50),其中满意32例、一般满意14例、不满意4例。结论综合整形术中采用丙泊酚、芬太尼、咪达唑仑等行监护麻醉管理具有较高效果,即能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且能减少术后各种不良反应,并能促使患者达到较高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鼻综合整形术 监护麻醉管理 临床应用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X线技术与CT技术诊断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诊治的骨外伤患者85例,对患者分别采取X线技术、CT技术检查,比较患者诊断结果。结果CT对骨骨折诊断符合率100%显著高于X线符合率71.76%,CT对单纯骨骨折、骨及鼻中隔骨折检出阳性率100%、100%明显高于X线67.39%、64.52%,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部复合骨折检出阳性率均为100%,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X线诊断结果相比,CT诊断骨骨折更具效果,准确率高,临床价值高。

  • 标签: 鼻骨骨折 X线技术 CT技术
  • 作者: 邓兰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1-24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21期
  • 机构:重庆市永川区妇幼保健院,重庆402160
  • 简介: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未在子宫内着床发育的现象,是妇科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状,根据不同的着床位置可分为输卵管妊娠、宫颈妊娠、卵巢妊娠和腹腔妊娠。输卵管妊娠是最为常见的一类,临床上又将其称之为宫外孕。该病具有病情进展速度快、起病急速等诸多特点。临床大量资料显示,宫外孕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我国妊娠妇女中发生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这主要与女性的性生活年龄趋于低龄化、人工流产次数增加有关。该疾病对广大女性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降低其对患者的影响,必须早发现、早干预。彩超由于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灵敏性与特异性等优点而在临床被广泛应用。本人根据自身实际的工作经验,结合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就附件包块、子宫内膜、滋养层血流以及子宫及输卵管动脉这几个方面的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应用价值展开讨论。

  • 标签: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