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低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应用于治疗白血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间收入的所有白血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88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双盲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纳入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CAG化疗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0(90.91%)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27(61.36%)例,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CAG化疗联合低剂量地西他滨应用于白血病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含环丝氨酸联合胸腺肽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所于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5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6LZPtoKP/18LZPtoP治疗(胸腺肽方案),观察组基于此,加用胸腺肽肠溶片治疗,并在治疗期间加用环丝氨酸(Cs)胶囊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治疗转归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2.86%)高于对照组(60.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7.9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X2=1.06,P>0.05)。结论针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Cs联合胸腺肽方案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无严重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营养护理方案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营养炎性状态的影响。方法于本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病人中,随机选取72例病人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病人的人数为36人。护理组采用精细化营养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护理组病人的各项营养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对照组病人的各项营养指标显著高于护理组病人,护理组病人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结论在护理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过程中,采用精细化的营养护理方法,能够显著改善病人的炎性状态,提升病人的营养指标,促进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提升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被广泛应用和推广。
简介: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长期血透治疗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以达到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血透患者感染HBV和HCV.方法:收集2003年5月在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半年以上者共99例,调查其血透史及输血史,检查其血清HBV标志物(HBV-M)和HCV抗体(抗-HCV)情况,并与患者初始血透治疗前该指标比较,分析血透中HBV、HCV感染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①初始血透治疗前99例患者中抗-HBs阳性51例,HBV-M全阴性者48例;2003年5月51例抗-HBs阳性者仍保持不变,但48例HBV-M全阴性者中13例各HBV相关抗体出现,占27.1%,其余35例HBV-M仍为全阴性;13例出现HBV抗体的患者接受血透治疗平均为3.5年,9例有输血史,与35例仍为HBV-M全阴性者相比无显著差异.②初始血透治疗前99例患者中抗-HCV阳性2例,抗-HCV阴性者97例;2003年5月上述患者中新增抗-HCV阳性51例,新增感染者与未感染者相比,血透治疗的时间显著较长(P<0.01),有输血史的患者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与普通人群相比血透患者感染HBV的危险性相当大;血透患者中存在着较高的HCV感染率,可能与HCV有较大的变异性导致对传染源的诊断遗漏以及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多样性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外科术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应对策略。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普外科患者120例,按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n=40)和非并发组(n=80),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普外科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结果120例普外科术后患者中,40例(33.33%)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为切口感染、裂开(20.00%)。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患者的年龄、合并其他疾病、吸烟史、手术持续时间、手术方式、手术分类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手术持续时间≥3h、急诊手术及术中出血量≥800mL为普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普外科术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很多,尤其是高龄、手术时间长、急诊手术、术中出血量多的患者应该高度警惕,术后应给予多种预防措施以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选取我院中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行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的患者为实验组,实行丙托溴胺混合液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与实验组相比,两组之间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对照组患者的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以及体征缓解的时间多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以及食物过敏等。在治疗中使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更快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以及一些相关的预防措施。结果在本次抽取的80例病症中,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是药物不合理、运动过量以及饮食不当等。其中药物不合理的病例有37例,占这次抽样调查总样本数的46.25%,饮食不当的病例有22例,占这次抽样调查总样本数的27.50%,运动过量的病例有17例,占这次抽样调查总样本数的21.25%。结论药物应用不恰当、饮食不合理、运动过量这三种原因为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生活规律,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在使用药物时要征询医生的建议,不要擅自用药,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鞍旁海绵状血管瘤MR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选取时间2013年12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检查治疗的26例鞍旁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病历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n=13)和实验组(n=13),对照组给予常规MR扫描检查,实验组则给予手术病理组织活检,对比临床诊断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颈动脉内侧以及颈动脉外侧病变部位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其中对照组误诊脑膜瘤2例以及垂体腺瘤4例,P<0.05,并且对MR扫描检查的影像特点进行分析。结论针对鞍旁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应用MR检查对典型影像学特征的敏感性较高,但对于不典型疾病特征的诊断准确度较差,需辅助进行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因此,在临床诊断中需严格掌握血管瘤的影像学特点,以便进行疾病鉴别诊断,降低误诊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无创通气治疗中出现腹胀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行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合并有腹胀的患者70例,以数字随机分组形式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分别给予一般护理、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结果无创通气治疗各项指标观察比较,治疗前各指标PaO2、PaCO2、呼吸频率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无创通气治疗方法出现腹胀的可能性较高,需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保证无创通气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ABO血型抗原减弱的原因及制定相应的输血对策。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40例ABO血型抗原减弱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其ABO血型抗原减弱的原因,并选择同期血型抗原正常表达患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情况,探讨相应的输血对策,以便提醒临床能够予以重视,指导临床合理安全的输血治疗。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的血型抗原鉴定主要为患者红细胞与抗血清反应中出现与反定型不符14例,A型9例,B型5例;正定型3例,均为O型。观察组患者在溶血性情况中出现3例非溶血性,对照组出现5例,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增加程度接近,无明显差异。结论患者的血液疾病主要集中在急慢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给每位患者输入同型血可有效恢复抗原的功能,减轻患者痛苦,恢复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及血小板减少及优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血液标本900份,对其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并且分析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结果不合格的血液样本有113份,占总数量的12.6%。依据血液标本检验过程中记录的内容可以得出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有容器不当(9份)、样本量不足(12份)、凝血(46份)、溶血(33份),其他原因(13份)。对出现凝血的血液标本进行了复查,并对比了复查前后的结果,分析结果发现血液标本凝血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测定值偏低,白细胞测定值偏高,血小板明显降低。两组数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标本检验的工作人员应仔细、认真、负责,认真做好血液检验工作中的任何一处细节,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进而提升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居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本文选取肾内科2016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62例接受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相关检查分析发生腹膜炎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本文探究62例发生腹膜炎患者中,有32例患者因缺乏无菌观念和操作不当,有16例患者因便秘、腹泻导致肠道感染,引发腹膜炎。10例患者为因隧道和腹膜导管出口处感染,有4例患者为营养不良。所有患者经科学合理治疗后全部出院,后期也正常接受腹膜透析治疗,有1例患者治疗效果欠佳而转为难治性腹膜炎,从腹膜透析管转为血液透析治疗。结论导致居家腹膜透析出现腹膜炎有多种因素,需要临床医护人员强化操作技术,积极遵守规章制度,同时也要对患者以及家属开展相关饮食和健康教育,最大限度降低腹膜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促使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