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胃虚寒证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脾胃虚寒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护理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脾胃虚寒证的相关并发症发病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病率为16.28%,远低于对照组的发病率65.12%,有效降低了脾胃虚寒证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观察组脾胃虚寒证患者的满意度为90.70%,远高于对照组的53.49%。P>0.05,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脾胃虚寒证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并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值得医护人员进行推广和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心理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的患者2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后显示出的结果均比对照组好,组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中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4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2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银杏达莫与神经内科常规护理配合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开展中医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临床疗效、心理状态、日常生活能力(ADD)评分及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降低(P<0.05),ADL评分均升高(P<0.05);且组间改善幅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评分较之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HAMA、HAMD相比于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较之对照组(69.05%),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风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可改善其心理状态、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提升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在运能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70例,将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分别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运动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运用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对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有显著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运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MTD平衡仪训练在步行及ADL能力的作用分析。方法于2016年1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52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另外联合MTD平衡仪训练。结果在实施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衡、行走能力评分未见统计学意义,研究可行(P>0.05)。治疗实施4周后,实验组和常规组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及Bathel三组指标均有可喜的改善(P<0.05);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三组观察指标改善情况更佳,差异可观(P<0.05)。结论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开展MTD平衡仪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更有利于锻炼患者的步行及ADL能力,从而改善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等,值得临床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对留守儿童新兵心理健康状况以及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某部入伍的622例留守儿童新兵分为A、B两组各311例,其中A组不特殊处理,B组入伍后进行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新兵入伍后2个月内心理健康状况以及适应能力。结果对比干预前,两组自制症状评估量表(SCL-90)评分无差异,P>0.05;对比干预后,B组自制症状评估量表(SCL-90)评分结果优于A组,有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新兵在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方面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新兵在以上各方面均存在差异,B组优于A组,P<0.05。结论对留守儿童新兵进行心理干预可以较好促进其心理健康,且可以帮助其更好适应军营生活。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自护能力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以及出院后6个月的自护能力;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两组出院6个月时护理依从性。结果出院后6个月延续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以及总分等均显著高于出院时以及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SAS以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出院时和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组患者出院6个月时,正确用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以及定期复查等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个月措施可以明显的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自护能力以及护理依从性,改善其心理状态,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分析不同的麻醉方式对患者的精神状况及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实施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88人,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人,对照组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进行椎管内麻醉,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清醒时间、手术时间、语言表达时间、麻醉剂量及认知能力。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认知能力评分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能够有效缩短语言表达时间,且术后短时间内认知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对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降低对老年患者的精神状况及认知能力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中心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管理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病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t=3.93,P<0.05);护理前,两组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无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t=3.84,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健康教育对新物临床试验受试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药物临床试验的160例受试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微信健康教育,实验组均为自愿加入微信平台,通过成立微信健康教育管理团队,制定微信健康教育计划及对受试者进行严格按照试验方案配合试验的管理,观察两组受试者自我管理能力、满意度的变化。结果160例受试者完成用药,仅出现2例轻微不良事件(adverseevent,AE),实验组未发生AE,达到预期的试验目的,保证了试验研究的质量。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对照组,实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新药I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微信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受试者自我管理能力,保障实验的顺利完成,亦有利于提高受试者对试验研究单位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慢性病患者5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3年2月至2014年9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连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知识掌握率和自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后的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老年慢性病患者,观察组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后的自理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老年慢性病患者(P<0.05)。结论给予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连续护理,不仅能使患者有效掌握健康知识,还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6例,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精神分裂症的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还实施针对自我管理的个体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8周后精神症状(PANSS)、自我管理能力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病人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个体化护理,可明显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控制精神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