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护理干预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护理组跟常规组,护理组实施自我管理行为干预,主要包括很多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构建随访档案,同时完成复诊计划的制定等;常规组不实施自我管理行为。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完成效果对比。结果参照组干预之后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相比护理组干预之后改善程度较低,两组患者的人生存质量平均评分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完成分析之后,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措施,促使起搏治疗实现进一步规范化,进而促使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已知危险因素,探讨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43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考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临床病案资料,对所有住院期间出现暴力行为的精神病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并综合分析出现暴力行为精神病患者的详细资料。结果本次研究的143例精神病患者中,共计41例出现暴力行为,发生率为28.67%,其发生原因与既往暴力行为史、非自愿入院、未婚或离异、无业且有幻觉、被害妄想症等因素有关(P<0.05)。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出现暴力行为的患者较多,且影响因素较多,院内在开展对精神病患者治疗时,需根据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精神科住院病人病情康复的促进。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病人350例,按照进行干预行为训练具体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175例。把参照组病人给予日常的行为干预,实验组组在日常的行为干预的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行为干预。查看两组住院病人的住院病人满意度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频次。结果实验组住院病人发离院出走、弃药、生暴力行为、跌倒/坠床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住院病人的住院满意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精神科住院病人行为训练中的实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及住院病人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孕期运动和静坐行为对初产妇血糖、血脂代谢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定期产检、孕后期在我院住院的180名初产妇,其中110名运动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70名静坐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脂、血糖代谢与新生儿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孕期体重增加较对照组低,经阴道分娩新生儿较对照组多,新生儿Apgar评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新生体重3.24±0.41g,对照组新生体重3.48±0.44g;观察组患者血糖、血脂各项检测指标结果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静坐的初产妇的血脂、血糖代谢检测指标均偏高,不利于新生儿的生理健康。因此血脂、血糖代谢检测指标偏高的初产妇一旦发现应进行及时的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少新生儿不健康的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医嘱饮食遵循较差的糖尿病患者22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所有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干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不遵医嘱饮食原因及护理干预后的遵嘱改善效果。结果根据调查表结果显示,调查患者不遵医嘱饮食的原因并采用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遵医嘱人数较对照组人数显著提高(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大多缺少疾病的相关认知,不能掌握相应的护理饮食,以及患者自身因素造成的不遵医饮食,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普及相关知识,让糖尿病患者掌握适合自身的饮食,才能有效的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条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我院于2013年对我院416名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的行为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性变化。结果干预前,手卫生依从率仅为29.81%,而干预后手卫生依从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821,P<0.001)。干预前,医师对于手卫生指征知晓率仅为54.49%,护士为66.92%。而干预后手卫生指征知晓率分别显着升高至92.95%和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55,P<0.001和χ2=66.486,P<0.001)。干预前,总体六步洗手法正确率仅为70.67%,而干预后则显着升高至9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053,P<0.001)。结论行为干预可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连续性护理措施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对其健康行为的依从性产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01月-2016年10月间在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100例,根据住院号尾数奇偶数之分分为两组,对照组内50例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内50例则加以实施连续性护理方案,两组患者在接受定期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高于观察组,观察组依从的患者45例(占90%)高于对照组25例(占50%),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在予以有效治疗的同时,通过实施连续性的护理措施,不仅能对患者疗效有效提升,而且还能改善其预后,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安康市汉滨区老年人对健康知识认识、行为情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老年人健康服务提供依据。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安康市汉滨区抽取已加入家庭医生健康管理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老年人的一般情况、对健康的认知、生活行为等内容。采用一般统计分析方法对老年人健康知识认识和行为方式现状分析;利用分类树模型对影响健康相关认知及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安康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知识平均得分为13.5±1.4分(共15分);总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0.0%,“献血对健康是否有害”及“保健食品是否可以代替药品治病”两个问题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70.8%和74.2%;健康行为平均得分为8.8±1.3分(共10分);部分老年人存在不健康生活行为,如与家人合用毛巾(24.2%)、抽烟(11.0%)、饮酒(13.0%)等。分类树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健康相关认知的可能影响因素有首选就诊机构、性别、文化程度和年龄;健康相关行为的可能影响因素有性别、婚姻状况、个人月平均收入和首选就诊机构。结论安康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健康行为持有情况尚可,但仍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应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不同特征的老年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服务。